欢迎访问  苏州市光电产业商会综合赋能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人才强业 产业科协
人才强业
产业科协
前沿:830公里光纤信道量子密钥分发新纪录2022-01-19

中国科大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在量子密钥分发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实验室的韩正甫教授及其合作者王双、银振强、何德勇、陈巍等实现了830公里光纤信道量子密钥分发,将安全传输距离的世界纪录提升了200余公里,向实现千公里陆基量子保密通信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相关研究成果于1月17日在线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ature Photonics》上。 2018年,英国科学家提出的双场量子密钥分发协议突破了原有的理论极限,但其理论的完善和实验技术的开拓极具挑战性。郭光灿院士、韩正甫研究组在2019年首先提出了免相位后选择的双场类协议(Physical Review Applied, 11, 034053(2019)),并首次在300公里光纤信道中验证了此类协议的可行性(Physical Review X, 9, 021046(2019))。 经过2年多的探索,郭光灿院士、韩正甫团队提出了改进的四相位调制双场协议,并进一步提升了独立光源的锁相稳频技术、高带宽信道相位补偿技术、以及高信噪比的单光子探测信号甄别技术等关键技术,将光纤双场量子密钥分发的安全传输距离延长至830公里以上。相比于国内外其他研究团队的工作,该成果不仅将传输距离从五、六百公里大幅提升至八百余公里,而且将安全码率提升了50~1000倍,为实现千公里量级陆基广域量子保密通信网络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王双教授、银振强教授是该工作的共同第一作者,何德勇高级工程师、陈巍研究员和韩正甫教授是该工作的共同通讯作者。该成果的合作单位还包括亨通光电、上海大学和俄罗斯Scontel公司等。这项工作得到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教育部和安徽省的资助。

一图读懂 |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2-01-18

中国政府网 政策图鉴  这份国家规划 关系你的“未来派” 数字生活! 自动驾驶,无人配送,不出家门也能“云逛展”……这些“未来派”生活,都离不开数字经济! 近日,《“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印发。未来5年,数字经济怎么发展?对你我生活有什么影响?一图看懂

两院院士评选“2021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2022-01-18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2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于2022年1月18日在京揭晓。 此项年度评选活动至今已举办了28次。评选结果经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使公众进一步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的动态,对普及科学技术起到了积极作用 202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2022年,5G消息能否突破瓶颈?2022-01-18

如今,运营商的短信服务已经饱和。所以运营商对于RCS的推出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但市场研究公司Omdia的报告提到电信运营商的RCS推出缓慢,或已经失去先机。因为到目前为止,电信运营商推出的RCS企业即时通讯(RCS Business Messaging,RBM)相当有限,许多已经推出RBM的电信运营商仍在试用阶段,且还没有明确的定价模式。 国内版的RCS就是5G消息,目前来看仅仅中国联通试商用,中国电信表示1月会择机商用,而拥有庞大用户量的中国移动还未有明确商用时间表。 不过,在日前举行的“2021中国增值电信及虚拟运营商高峰论坛——5G消息高峰论坛”上,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会长苗建华表示,5G消息有望成为首批面向公众用户的5G应用。

未来全球科技创新的新趋势2022-01-17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物科技、新型材料、航天科技等等,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重塑世界商业版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是最难掌控但必须面对的不确定性因素之一,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把握好科技变革趋势,抢抓发展机遇,是我国赢得未来的关键。 一、新一轮科技革命成为全世界竞争的焦点 我们回顾既往几次科技革命的历史发现,大概每一百年会爆发一次科技革命,而且每次持续的时间大概是60年。以此类推,2010年到2050年会是第四次科技革命爆发的窗口期,且我们现在正处在这个过程当中。部分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德国、日本、英国,以及俄罗斯,都在科技创新方面有一系列新部署,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或制度变革,试图为未来的科技革命创造条件。 二、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多点式爆发、群体突破态势愈加明显 通过梳理从1900年到2018年的诺奖获奖情况,我们会看到在学科交叉融合方面的获奖项目比例在不断提升。1901年到1920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交叉学科获奖的比例大概在32%;2001年到2018年,这个比例提高到70.80%。即从1901年到2018年,一百多年时间里,交叉学科获奖比例达到了54.30%,呈现出多点爆发、群体突破、交叉融合的特点。 三、科学技术产业化转换周期越来越短

复旦大学发布:2021元宇宙年度报告2022-01-17

首先欢迎各位元宇宙资深玩家来到元宇宙玩家天堂       2021年,如果有什么东西能够吸引全球的目光,那元宇宙一定榜上有名。打开手机,元宇宙的信息便会跃然“屏”上,各行各业对于元宇宙的讨论此起彼伏,乃至于有人笑称“万物皆可元宇宙”,此看法虽难以确证,但丝毫不能掩盖一个事实——元宇宙很火。       刚刚过去的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元年,元年的概念我们并不陌生,微博元年、大数据元年、全面直播元年,元年概念的频现与出现周期的缩短,承载了人们对新事物、新技术的美好期许,但元宇宙元年的到来,似乎多了不一样的含义。元宇宙发展指向下一代互联网,它在技术层面的关键词是颠覆与变革,在社会层面的关键词则是创新与想象,它为我们反思人与媒介、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契机。       各行各业、学界业界对于元宇宙都有着不同想象、不同定义、不同期待,关注元宇宙折射了我们对于“人类往何处去”的底层性思考,但元宇宙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发展历程始终是立足于过去的底层技术及其文化基质上,我们希望发散一束光,为踟躇不前者探照前方的路,为概念不明者解惑答疑,为元宇宙发展进程测定其尺速,因此腾讯新闻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系共同编写了这份元宇宙报告。       以当下的有限认知去限定元宇宙无限发展的可能是不恰当的,我们不期望对元宇宙下定义,但元宇宙总能复刻人类发展的印迹,关注元宇宙演进历史,以元宇宙率这一概念来衡量元宇宙技术在营造“远程在场感|沉浸感”。 沉浸式视频点击下方链接

2021年十大科技关键词2022-01-16

2021年是数字经济深刻变革的一年,也是互联网产业深度调整的一年。 曾经的巨头黯然失色,比如阿里、薇娅迎来天价罚单、滴滴全面整改。但在另一面,元宇宙概念勃然而兴、一飞冲天,第三代半导体受到明星投资人的追捧,成为承载大国崛起的希望寄托。 回顾2021年,这一年发生的每一件事对每个人可能有不同的意义,但将会深刻改变或影响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却是相同的,无论现在,还是未来。基于此,我们选取了和这一年密切相关的十大科技关键词,为这个令人难忘的一年画上句号。 ​1. 强监管:阿里、腾讯、美团相继被罚 自2020年下半年开始,国家相关部门开始加大对互联网平台经济的监管力度。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数据安全成为最关键的纠察点。 过去多年,反垄断的利剑高悬但并未真正落下。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2021年互联网领域共有85件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被处罚案例。2021年2月,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印发的《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开始初露锋芒,4月10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通报,认定阿里巴巴在中国境内网络零售平台服务市场具有支配地位,且自2015年以来滥用该市场支配地位推行“二选一”。根据反垄断法,决定对阿里巴巴处以其2019年销售额4%计182.28亿元罚款。 此外,另一巨头腾讯也遭遇处罚。2021年7月10日,由腾讯主导的虎牙与斗鱼合并被叫停,成为国内互联网领域首例禁止集中案件。这对规范互联网行业的投资并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具有重要意义。据了解,禁止虎牙与斗鱼合并交易给腾讯带来了共计23.62亿美元的损失,折合人民币约152.83亿元。 时隔两周之后的7月24日,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腾讯作出责令解除网络音乐独家版权等处罚。此次处罚的核心措施主要包括:三十日内解除独家音乐版权、停止高额预付金等版权费用支付方式、无正当理由不得要求上游版权方给予其优于竞争对手的条件等。 监管政策的变化,也必然会改变音乐平台的盈利模式。利用独家版权获取收益,同时限制对手发展的路径,以后将无法成立。而纷纷扰扰的外卖平台“二选一”遭遇多年诟病后,也收到了巨额罚单。2021年10月8日,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美团在中国境内网络餐饮外卖平台服务市场实施“二选一”垄断行为作出行政处罚,责令美团停止违法行为,全额退还独家合作保证金12.89亿元,并处以其2020年中国境内销售额1147.48亿元3%的罚款,合计34.42亿元。

倪光南院士:没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信息产业是无根之木2022-01-15

龙芯中科首届LoongArch生态创新大会今日在线上召开,会上龙芯携手众多合作伙伴发布基于LoongArch自主指令集的产品或解决方案,发布龙芯生态白皮书,并同步举行了吸引中小企业参与研发的龙芯创业者支持计划颁奖典礼。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没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信息产业是无根之末。“指令集系统是信息技术最基础的关键的核心技术之一。LoongArch自主指令集系统的发布是中国信息产业界的一个重要成果,充分显示了国产CPU正在取得蓬勃的发展。” “一棵大树历经风雨不倒是因为扎根大地,没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信息产业是无根之末。”倪光南表示,指令集系统和通用处理器存在于整个信息产业这颗大树,是信息技术最基础的关键的核心技术之一。 在倪光南看来,发展国产CPU对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都有着重大的意义。龙芯CPU是目前国产CPU阵营中的重要成员,LoongArch自主指令集系统的发布是中国信息产业界的一个重要成果,充分显示了国产CPU正在取得蓬勃的发展。 龙芯架构还致力于解决指令集系统既完全自主又兼容的问题。倪光南希望这些技术途径能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他希望包括龙芯在内的国产CPU通过协同攻关、开拓创新,能够成为国家网信事业的坚强底座,希望龙芯CPU在龙芯架构发布的基础上,能深度布局产业链配套和应用生态,与生态体系的成员、开发者、用户一起构建自主开放的生态体系。 倪光南,国产软硬件的发展过程一般要经历不可用、到可用再到好用三个阶段,采用自主知识产权龙芯架构的龙芯3A5000/3C5000L等国产CPU已经接近国际主流水平,达到好用的阶段。 最后,倪光南希望龙芯在自主创新的征途中,在加强信息安全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绩,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并祝愿龙芯生态体系枝繁叶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6条支持!“十四五”科技人才发展规划!2022-01-14

江苏省“十四五”科技人才发展规划 为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科技人才,着力夯实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的人才支撑,根据《江苏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江苏省“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迈向科技人才发展现代化新征程 ​ (一)发展基础 科技人才是指具备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在科技行业领域从事研究技术开发、科技服务等多种活动,从事创造性劳动并发挥价值,对科学技术事业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劳动者。“十三五”期间,全省上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科技创新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企业是主体、产业是方向、人才是支撑、环境是保障”的工作理念,把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化体制机制创新,狠抓人才政策落实,努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环境。科技人才队伍量质齐升,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达91万人,约占全国的12%。领军科学家实现新突破,在苏两院院士达105人、占全国的6.1%,新增两院院士14人、占全国的5.24%,王泽山院士、钱七虎院士相继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累计入选国家级重点人才达1300多人、约占全国的10%,创业类入选数占全国的30%以上;累计入选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06人,科技创业领军人才124人、约占全国15%。青年科技人才不断涌现,五年来新增入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名,培养省杰出青年、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550名。高层次人才持续集聚,累计资助引进双创计划科技类团队200个,资助引进外籍人才1610名,2020年底全省持有效工作许可的外国人超过2.4万。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先后出台“科技创新40条”“科技改革30条”等含金量高、突破性强的政策,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持续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优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权和技术路线决定权。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激发人才活力的收入分配政策不断完善。科技人才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就,五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2万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通用项目241项,均居全国省份第一。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3.3万家,居全国第二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6.5%。2020年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突破2300亿元大关,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6.1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1%。

吴江光电产业科协组织集中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2022-01-06

2021年12月30日,根据吴江区科协的工作部署,在吴江光电产业科协会员大会暨科技工作者发展峰会上,苏州市吴江区光电科学技术协会(吴江光电产业科协)组织上了一堂《十九届六中全会微党课》,视频方式集中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