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月21日,美国白宫发表与欧盟的联合声明称,美国与欧盟已就一项贸易协定的框架达成一致。欧盟方面随后也发表了联合声明。 根据白宫公布的声明,美国与欧盟的这项贸易协议的框架内容要点有19项,涵盖农产品、汽车、飞机等工业品、芯片半导体、能源、欧盟对美投资、放宽环境保护法规限制、网络安全协议、数字贸易壁垒等多方面内容。
2025年8月1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布公告称,对特定光伏干线总线电缆部件及其组件(Certain Photovoltaic Trunk Bus Cable Assemblies and Components Thereof,调查编码:337-TA-1438)作出337部分终裁:对本案行政法官于2025年7月21日作出的初裁(No.19)不予复审,即部分批准申请方提出的动议,确定不存在专利不可执行性,因为有争议的隐瞒信息缺少“若非”重要性(but-for materiality),行政法官认为,在不可执行性的其他方面(包括严重的不当行为)和不洁之手方面确实存在重大事实问题,但否决了这些指控。
2014年8月13日,商务部发布2014年第56号公告,决定自2014年8月14日起,对原产于印度的进口单模光纤征收反倾销税,税率为7.4%—30.6%,实施期限为5年。2020年8月13日,商务部发布2020年第29号公告,决定自2020年8月14日起,继续对原产于印度的进口单模光纤征收反倾销税,实施期限为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中国”)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美国”), 忆及2025年5月12日达成的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日内瓦联合声明”);以及 考虑到双方2025年6月9至10日伦敦会谈和2025年7月28至29日斯德哥尔摩会谈; 双方忆及日内瓦联合声明下所作承诺,并同意于2025年8月12日前采取举措。
2025年8月4日,美国Cerence Operating Company根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规定向美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主张对美出口、在美进口及销售的特定智能电视(Certain Smart Televisions)违反了美国337条款。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7月30日,美国白宫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项公告,宣布对几类进口铜产品征收关税。 公告显示,将自8月1日起对进口半成品铜产品(例如铜管、铜线、铜棒、铜板和铜管)及铜密集型衍生产品(例如管件、电缆、连接器和电气元件)普遍征收50%的关税。 白宫表示,铜输入材料(例如铜矿石、精矿、锍铜、阴极铜和阳极铜)和铜废料不受“232条款”或对等关税约束。
2025年7月14日,越南发布第2027⁄QD-BCT号公告,对原产于中国、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作出反倾销日落复审否定性终裁,决定不再继续对上述国家的涉案产品征收反倾销税。涉案产品的越南税号为3920.20.10和3920.20.91。措施自2025年7月23日起生效。
7月16日-20日,为期5天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举办。本届链博会期间,苏州的亨通集团有限公司、杰士德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芸芸物联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亨睿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等27家苏州企业参展,中德(太仓)产业合作示范区、以及在苏设立地区总部的百胜、星巴克、艾杰旭等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也在苏州展区参展。苏州的参展企业数和参展规模较上届增加五成。
2025年7月8日,澳大利亚反倾销委员会发布第2025/061号公告称,应中国出口商东莞市民兴电缆有限公司(Dongguan Minxing Cables Co., Ltd)提交的申请,对其出口至澳大利亚的聚氯乙烯扁平电缆(PVC Flat Electrical Cables)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复审调查,审查与现行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有关的可变因素是否应进行变更。本案的调查期为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涉案产品的澳大利亚海关编码为8544.49.20.41。澳大利亚反倾销委员会预计将不晚于2025年10月26日完成本案调查的基本事实报告,不晚于2025年12月10日向澳大利亚工业与科学部长提交终裁报告。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16日在京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何立峰指出,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开放合作,强调只有开放合作才能带来共赢发展。中国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环节,一直以实际行动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为深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复苏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