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苏州市光电产业商会综合赋能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人才强业 产业科协
人才强业
产业科协
“科”望之约 “协”手春天丨2023年吴江区科协春季交友活动开始报名了!2023-03-15

让科技工作者感受到“家”的温暖,增强青年的幸福感、稳定感、获得感,3月25日,吴江区科协策划推出《“科”望之约 “协”手春天》春季交友活动,现在活动正式开始报名! ​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让我们一起相约平望村上长漾里 结交几位朋友 邂逅一位知己 拥抱美好春光

苏州发布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发展的十条措施2023-03-14

现代快报讯(记者 高达)为女性科技人才成长进步、施展才华、发挥作用创造更好环境,“三八”国际妇女节之际,苏州市委人才办、市教育局、科技局、住建局、卫健委、总工会、妇联、科协结合实际,联合制定了《苏州市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发展的十条措施》。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十条措施涵盖了培养资助、创新创业、合作交流等方面。 一、实施女性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 拓展培养举荐女性青年科技人才渠道,扶持有学术技术优势、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女性青年科技人才,每年评选确定一定数量的女性青年科技工作者,支持参加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开展重大课题研究等,鼓励其所在单位和推荐单位分别给予相应配套资助。 二、建立高层次学术活动联合机制 围绕推进苏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聚焦市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大工程、重要科技攻关项目等,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及其领衔的团队参与高层次学术活动的引进、策划和组织,搭建苏州与国际前沿科学技术交流合作平台,高端专业学术会议最高给予100万元资助,其他学术交流活动最高给予20万元资助。 三、支持女性科技人才承担科技项目 在苏州市科技计划立项项目中保证一定女性项目负责人比例。鼓励科研院所、高校设立女性科研人员科研专项。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女性科技人才参与国家、省科技计划项目,落实相关人才项目中放宽女性科研人员申请年龄,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培养造就更多高层次女性科技人才。 四、鼓励女性科技人才投身科技创新创业

世界首例!我国科学家发现光阴极“量子”材料2023-03-13

科技日报记者刘园园 记者从西湖大学获悉,西湖大学理学院何睿华课题组连同研究合作者一起,发现了世界首例具有本征相干性的光阴极量子材料,其性能远超传统的光阴极材料,且无法为现有理论所解释,为光阴极研发、应用与基础理论发展打开了新的天地。 北京时间3月9日凌晨,相关论文《一种钙钛矿氧化物上的反常强烈相干二次光电子发射》,已提前在线发表于《自然》期刊。西湖大学博士研究生洪彩云、邹文俊和冉鹏旭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西湖大学理学院终身副教授何睿华为通讯作者。

首创!祝贺中国科学家2023-03-10

我国科学家首创开放式新架构实现615公里光纤量子通信 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袁之良团队首创量子密钥分发开放式新架构,采用光频梳技术,成功实现615公里光纤量子通信。该架构在确保量子通信安全性的同时,能大幅降低系统建设成本,为我国建设多节点广域量子网络奠定基础。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 安全是量子通信的最大特征。作为量子通信的主要方式之一,量子密钥分发基于量子的不可测量性、不可克隆性,借助“一次一密”的加密方式,为量子通信上了一把“安全锁”。“双场”是目前所有量子密钥分发协议中,最适合远距离传输的一种。 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袁之良介绍,双场架构下量子通信,需要相距遥远的两个独立激光源各自发出“信号”。如果激光源发射的“信号”频率不同,就会出现传输中的“信号”失误。想要避免“信号”失误,就需要一个能实现两端“信号”频率相同的“工具”:服务光纤。这意味着通信两端之间还需额外架设“一条路”,这也就构成了由“两条路”构成的传统架构。

《光电产业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与管理指南》团体标准对外发布实施2023-03-07

今天(3月7日),苏州市吴江区光电科学技术协会(吴江光电产业科协)、苏州市光电产业商会主办的《光电产业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与管理指南》团体标准发布活动在亨通集团顺利举行,标志着《光电产业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与管理指南》团体标准(编号:T/OEST 001-2023  T/SOECC 009-2023)正式对外发布和实施。 活动上,举行了《光电产业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与管理指南》团体标准“起草单位”授牌仪式和“起草人”颁证仪式。吴江区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陶蓉芳、吴江光电产业科协常务副主席宋继恩进行了现场授牌和颁证,部分在苏的起草单位和起草人参加了活动。

欢迎申报 | 第二届(2021~2022年度)吴江光电产业优秀科学技术论文评选2023-03-06

欢迎申报 | 第二届(2021~2022年度)吴江光电产业优秀科学技术论文评选

89岁院士坚持给学生上课,站着上!2023-02-24

近日 一张照片在大连理工大学 师生的朋友圈刷屏了 照片里 89岁高龄的钟万勰院士 将拐杖放在一边 用手撑着讲台 坚持站着为研究生上课 钟万勰是 工程力学与计算力学专家 中国计算力学发展的奠基人之一 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离散辛数学”是他对世界计算力学的贡献 更是中国计算力学跻身世界的“国之重器”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切实加强基础研究 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2023-02-24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1日下午就加强基础研究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强基础研究纳入科技工作重要日程,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政策支持,推动基础研究实现高质量发展。 北京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龚旗煌教授就这个问题作了讲解,提出工作建议。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认真听取了讲解,并进行了讨论。 习近平在听取讲解和讨论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基础研究工作。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研究取得了重大成就。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基础研究转化周期明显缩短,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缪峰——学以报国是最大动力2023-02-23

缪峰:1982年生,江苏海安人,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南京大学类脑智能科技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纳米电子学领域研究,具体方向包括二维材料量子调控研究、二维材料信息器件研究等。先后获得过江苏省双创计划、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资助。2021年获中国物理学会“黄昆物理奖”。 搭积木并不稀奇,但在原子世界里“搭积木”却令人难以想象。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一间实验室里,在一台改装过的显微镜下,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缪峰将石墨烯、氮化硼、硫化钼等透明的原子片层一层一层叠加在一起,如同一本薄薄的书。 “原子积木”有什么用?这是一个从原子世界出发,研发新材料,实现新属性和新功能的前沿领域。“单个原子太小,看不见也摸不着,将其组成一个片层就能看到。”缪峰说,把金属、半导体、绝缘体等不同类型的原子片层叠加起来,会形成新材料,拥有新属性,好比把苹果切片和芒果切片叠加起来,会得到一种全新的口味。 2022年9月,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缪峰团队在量子模拟前沿的最新突破——把两个石墨烯双原子层以旋转180度+0.75度的角度叠加,施加一个垂直电场后,得到了一种全新的量子材料,并首次观测到量子“中间态”。这一创新成果,未来有望应用于人工智能硬件技术开发领域,改变人们的生活。 从小立志学习物理,大学毕业后瞄准二维材料领域前沿

中国科协2022“科创中国”系列榜单揭晓,苏州7项入选2023-02-22

中国科协2022“科协中国”系列榜单中国科协2022“科协中国”系列榜单 2月20日,中国科协2023“科创中国”年度会议在京召开,会上公布了2022年“科创中国”系列榜单,苏州长光华芯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高亮度长寿命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关键技术”等7个项目上榜,2022年“科创中国”系列榜单分为先导技术榜、新锐企业榜、融通创新组织榜、创业就业先锋榜、技术经理人先锋榜、技术经理人先锋榜、国际创新合作、开源创新榜等7类,共410项上榜项目,此次江苏省入选榜单项目共3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