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M最新进展 CBAM的实施分为两个阶段: 2023年至2025年为三年过渡期,明确将钢铁、铝、水泥、化肥、电力和氢等高碳排行业作为首批管制对象,非欧盟制造商将只需履行碳排放报告义务,包括产品所含碳排放以及间接排放、产品在原产国支付的碳价等信息; 自2026年1月起,CBAM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覆盖范围将逐步扩展至所有纳入欧盟碳市场的行业和间接碳排放,所有进口商将有义务购买 CBAM 证书,企业不但要报告每年进口产品的碳排放数据,还要支付对应的碳排放费用。 CBAM通过对出口商品征收基于欧盟碳配额价格的税额,使这些商品的碳成本与欧盟生产的同类商品相同,从而避免欧盟本土碳密集产业因欧盟高昂的碳价而外迁,同时又增加了欧盟财政收入并提高其行业竞争力。相较之下,我国面临巨额碳税,将严重影响我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以及在全球贸易产业链中的地位。 CBAM的多面动机
SMM7月11日讯:据海关数据显示,5月我国电线电缆共出口11.37万吨,环比减少4.9%,同比增长22.56%;1-5月我国电线电缆累计共出口53.15万吨,累计同比增长21.7%。 其中,5月我国铜线缆共出口9.68万吨,占电线电缆出口总量的85.14%,环比减少2.97%,同比增长25.86%,1-5月我国铜线缆共出口44.32万吨,累计同比增长23.05%。
为防止中国通过墨西哥进口钢铁和铝,从而规避美国对中国钢铁和铝征收的关税,美国拜登政府近日宣布将对部分由中国制造的墨西哥金属进口征收关税。 美国官员说,此举将堵住一个贸易漏洞:“使廉价的、国家补贴的中国金属得以规避美国现有的关税”。 现在,美国将对在北美以外地区熔化或浇铸后变成成品的墨西哥钢材征收25%的关税。在此之前,这些钢材进入美国是免税的。 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表示,如果墨西哥铝中含有在中国、白俄罗斯、伊朗或俄罗斯冶炼或铸造的金属,那么进入美国的墨西哥铝将面临10%的关税。
7月11日,德联邦内政部发布消息称,“出于安全考虑”该国主要5G电信运营商将在2026年底前从其核心网络移除华为的组件,并在2029年底前清除网络管理系统中华为、中兴等企业生产及中国制造组件。 据路透社报道,德联邦内政部在与德国电信、沃达丰和Telefonica Deutschland磋商后达成协议,所谓目标是保护德国关键基础设施“不受中国的影响”,“中国的影响”仍被该国视为潜在安全风险。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7月1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华为等中国通信企业在欧洲运营多年,为欧洲建设了高质量的通信基础设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和税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其危害欧洲国家的国家安全,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只会破坏正常的技术交流合作,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希望德方尊重事实、理性决策,独立作出符合自身利益和国际规则的决定,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企业提供公平、透明、开放、非歧视的市场环境。 中国驻德国使馆对德国上述表态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中国驻德国使馆表示,华为、中兴等中国通信企业长期在德依法合规经营,为德国数字化进程作出积极贡献。华为、中兴5G问题说到底是个别国家出于维护自身科技霸权无底线打压竞争对手的行径,所谓网络安全风险只不过是个借口,事实上迄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拿出中方企业设备存在安全隐患的确凿证据。 中国驻德国使馆表示,开放是相互的,中国5G建设对诺基亚、爱立信等欧洲企业始终保持开放,从未将其视为安全威胁。德方此举是赤裸裸的政治歧视,严重损害双方互信,也将影响中欧未来在相关领域的合作。德方在北约华盛顿峰会召开之际宣布相关决定,更令中方严重质疑其决策的独立性。 中国驻德国使馆强调,德方和欧方不能一方面要求公平竞争,另一方面以莫须有的所谓潜在安全风险对他国企业搞歧视性做法。能否公平公正处理相关问题,是检验德国自身营商环境的一块试金石。届时受影响的不仅是两国正常的经贸合作,也将影响外国投资者对德国的投资信心。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方企业的合法利益。 来源:人民邮电报
7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大使馆官网发布消息称,德联邦内政部发布消息以莫须有的所谓潜在安全风险为由宣布将逐步移除5G网络中的华为、中兴等中国通信企业组件,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就此表明严正立场: 华为、中兴等中国通信企业长期在德依法合规经营,为德国数字化进程作出积极贡献。华为、中兴5G问题说到底是个别国家出于维护自身科技霸权无底线打压竞争对手的行径,所谓网络安全风险只不过是个借口,事实上迄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拿出中方企业设备存在安全隐患的确凿证据。 开放是相互的,中国5G建设对诺基亚、爱立信等欧洲企业始终保持开放,从未将其视为安全威胁。德方此举是赤裸裸的政治歧视,严重损害双方互信,也将影响中欧未来在相关领域的合作。德方在北约华盛顿峰会召开之际宣布相关决定,更令中方严重质疑其决策的独立性。 德方和欧方不能一方面要求公平竞争,另一方面以莫须有的所谓潜在安全风险对他国企业搞歧视性做法。能否公平公正处理相关问题,是检验德国自身营商环境的一块试金石。届时受影响的不仅是两国正常的经贸合作,也将影响外国投资者对德国的投资信心。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方企业的合法利益。
2024年7月5日,巴西外贸秘书处在官方日报发布2024年第32号公告,决定应巴西企业FurukawaEletricLatamS.A,FurukawaIndustrialOptoeletronicaLtda,PrysmianCaboseSistemadoBrasilS.A.申请,对进口自中国的光缆(葡萄牙语:cabosdefibrasópticas)启动反倾销调查。涉案产品的南共市税号为85447010。本案倾销调查期为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损害分析期为2018年10月至2023年9月。1、立案公告详见以下链接:https://pesquisa.in.gov.br/imprensa/jsp/visualiza/index.jsp?data=05/07/2024&jornal=515&pagina=772、所有利益相关方需通过巴电子信息系统(SEI)参与本案流程,网址为:https://www.gov.br/economia/pt-br/acesso-a-informacao/sei/usuario-externo-1。更多SEI系统相关信息可通过以下网址查询
【发布单位】贸易救济局【发布文号】商务部公告2024年第27号【发文日期】2024年07月10日2015年8月19日,商务部发布2015年第25号公告,决定对原产于日本和美国的进口光纤预制棒征收反倾销税,实施期限为2年。其中日本公司税率为8.0%-9.1%,美国公司税率为17.4%-41.7%。2018年7月10日,商务部发布2018年第57号公告,决定自2018年7月11日起,对原产于日本和美国的进口光纤预制棒继续征收反倾销税,实施期限为5年。2020年9月25日,商务部发布2020年第39号公告,将日本公司的反倾销税率调整为14.4%-31.2%。2023年7月10日,应中国光纤预制棒产业申请,商务部发布2023年第24号公告,决定自2023年7月11日起,对原产于日本和美国的进口光纤预制棒所适用的反倾销措施进行期终复审调查。商务部对如果终止反倾销措施,原产于日本和美国的进口光纤预制棒的倾销继续或再度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对中国光纤预制棒产业的损害继续或再度发生的可能性进行了调查,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以下称《反倾销条例》)第四十八条作出复审裁定(见附件)。现将有关事项公
2024年6月29日,印度商工部发布公告称,应印度国内协会IndianPrimaryCopperProducers’Association提交的申请,对原产于或进口自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的连铸铜线材(ContinuousCastCopperWireRods)发起第一次反补贴日落复审调查。涉案产品的印度海关编码为7408。本案补贴调查期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12个月),损害调查期为2020年至2021年、2021年至2022年、2022年至2023年以及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12个月)。利益相关方应于立案之日起30天内以电子邮件(发送至:adv11-dgtr@gov.in、adv12-dgtr@gov.in、dd17-dgtr@gov.in和dd19-dgtr@gov.in)的方式向调查机关提交相关信息。2018年9月10日,印度商工部发布公告称,对原产于或进口自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的连铸铜线材启动反补贴调查。2019年11月5日,印度商工部发布公告称,对该案作出反补贴肯定性终裁。2020年1月8日,印度财政部决定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