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在内生动力显著增强、市场需求改善等多种因素的共同驱动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增长态势稳固。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8%,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14.1个百分点,近两年复合增长率为12.5%。这表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正克服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实现高速增长,并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投资、出口实现“双增长” 今年上半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投资与出口水平稳步提高,在经历2020年的增速放缓后“逆势上扬”,实现“双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大幅提升。相较2020年,今年上半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水平进一步提高。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结构逐步优化,投资质量持续提高。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上半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3%,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8.9个百分点,比工业投资快12.1个百分点。 目前,全国多个地方抓住“十四五”发展机遇,加大电子信息领域的投资力度。山西省前瞻布局电子信息领域关键技术与零部件研发,湖北省则计划在“十四五”期间推进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下一代信息网络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着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此外,河南、江西、湖北、湖南、广东、云南等全国多个地方也已推出在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蓝图,电子信息产业将成为当地数字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
8月19日下午,副区长季恒义带队来七都镇,专题调研光电通信产业链发展情况,并同相关企业座谈交流。镇领导王鹏宇、金庆成参加调研。 季恒义一行来到亨通光电线缆产业园,调研企业智能智造示范车间、智能化集控中心等场所,详细了解企业当前智能化建设和实施效果。在与企业座谈交流过程中,季恒义认真听取了企业在人才引进、土地资源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充分肯定了企业在光通信领域取得的成绩,鼓励企业着力提升工业数据资源管理能力,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步伐,探索打造国家级的光通信行业互联网平台。
“中国电信全年计划自建18万座5G基站,上半年仅自建5万座,下半年应该会加快5G建设进度,确保完成全年的任务。”中国电信副总经理刘桂清近日在公司中期业绩说明会上表示。 进入下半年,三大运营商启动的5G相关设备及服务的集中采购明显增多,5G建设明显提速。上市公司作为5G建设的主要参与者,近期捷报频传,包括中兴通讯、移远通信、广和通等在内的通信设备企业,都是运营商集采中标名单上的常客。 5G建设提速 8月10日,中国电信率先发布中期业绩,据其相关负责人介绍,受全球芯片供应短缺的影响,中国电信上半年资本开支近270亿元,不到全年计划投资870亿元的三分之一。中国电信全年计划自建18万座5G基站,上半年仅自建5万座。 8月1日,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2021年5G SA 建设工程无线主设备(2.1G)联合集中采购项目公示了中标候选人。这个集采规模共约24.2 万站的项目,共5名投标人参与投标,最终华为、中兴通讯、大唐移动、爱立信4家厂商入围。 被誉为“黄金频段”的700MHz频段的基站建设也于上月启动。7月18日,中国移动公布5G 700M无线网主设备集中采购结果,此次采购规模约为48万站的5G 700MHz宏基站集中采购。其中,华为成为最大赢家,拿下六成份额;中兴通讯份额在三成左右;其余被上海诺基亚贝尔、大唐移动、爱立信(中国)拿下。
近日,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陶绪堂教授、贾志泰教授与光学高等研究中心赵显教授,以及中北大学王高教授在单晶光纤高温传感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团队研发人员将抗氧化的MgAl2O4不同型号单晶光纤与超声波导测温技术相结合,弥补了传统贵金属热电偶测温技术的材料短板(强氧化环境中稳定性较差、成本高等)以及红外测温技术的局限性(背景辐射干扰大、难以精准探查物体内部温度等),成功制备出高熔点(>2100 ℃)、大长径比的尖晶石结构MgAl2O4及其格位掺杂的系列单晶光纤,并将其作为超声波导光纤,成功研制出测温极限>2000℃的抗氧化高温传感器,为恶劣环境下超高温探测开辟了崭新的发展思路和技术途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材料科学领域国际著名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中科院一区Top期刊,IF:18.808)。
《中国电力报》是全国电力系统的行业报,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局主管,中国电力报社主办。在其近日期刊中以《稳舵扬帆,以持续战略创新赋能民族品牌》为标题刊登了亨通集团品牌建设成果的专版报道。 “上善若水,道法通变。”这是亨通集团的企业文化精髓,包含了一往无前的追求,刚柔相济的能力,海纳百川的胸怀,滴水穿石的毅力,更有自我革命的魄力。 自1991年成立以来,亨通在一次又一次的战略创新中,破局前行,永葆生机活力,从光通信到电力传输全产业链布局,从填补光纤预制棒空白到绿色光棒的破局,从陆地到海洋的跨越,从产品、服务到全价值链系统集成的转型,每一次飞跃都离不开战略创新与超前的谋篇布局。 围绕通信及能源业务,亨通通过不断拓展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全球通信与能源互联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跻身于全球光纤通信前三强,全球海洋通信与能源互联前四强。
四、行业发展趋势 1.国际发展趋势 国际绕组线产业发展趋势主要有产品的细分和材料技术的进步。 国际上欧美、日本企业逐渐不做传统意义上的单一绕组线产品,而转为专做新能源、光伏绕组导线等产品。 导体加工方面,在大规格扁线、大直径圆线上积极采用精轧技术和挤压技术。 在绝缘漆方面,虽然漆包线漆技术没有全新突破,但在已有品种的改良与提升方面一直没有停歇。一些改良品种不断取代老品种,使漆包线性能得到提升。部分产品实际形成了一种新趋势,如耐电晕漆等,在提高漆包线的可靠性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而自润滑漆的广泛应用,提高了漆包线的适用性。
一束光,能带来信号的飞速传播 在当前 光通信产业 是支撑信息社会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的 战略性、基础性和支撑性产业 依托完善的产业链和创新能力,苏州提出,要做世界光通信之都,打通产业链、拓展供应链、做强人才链、提升创新链,靠着这“四链一体”,一束光,在苏州将冲出更强的加速度。
三、存在的问题与瓶颈 1.节能问题 我国漆包圆线的生产在节能技术上得到了飞速发展,并代表了国际先进水平。漆包线生产是个高耗能过程,能耗成本促进了节能技术的快速推广应用。其主要表现为: (1)漆包生产中,零能耗烘焙技术和低污染环保技术的使用,使我国漆包线吨能耗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立式漆包机低能耗技术、微细线热风循环技术、多头机零能耗烘焙技术等更是代表国际领先水平。 (2)在拉丝生产上,低滑动分电拉丝技术及多头拉丝技术的应用,不但显著提高了产品质量,而且使吨产品能耗降低了约20%。 (3)在漆包线生产的节能工作上,我们仍然有进一步的发展空间:
日前,光通信市场调研机构LightCounting指出,到2025年,800G以太网光模块将主导这一细分市场。 LightCounting指出,全球TOP 5的云厂商,阿里巴巴、亚马逊、Facebook、谷歌和微软2020年在以太网光模块上的支出为 14 亿美元,到 2026 年他们的支出将增加到超过30亿美元。 800G光模块将从2025年底开始主导这一细分市场,如下图所示。另外,谷歌计划在4-5年后开始部署1.6T模块。Co-Packaged 光学器件将在2024-2026年开始取代云数据中心中的可插拔光模块。
绕组线由金属导体和绝缘层组成,用于绕制电磁线圈,实现电磁能转化为机械能或机械能转化为电磁能的功能型材料,主要品种有漆包线、绕包线、换位导线、特种绕组线等。 漆包线通常制成圆形或方形(通常称为扁形),高频电流的输送会产生集肤效应以及大电流的临近效应,会将大截面漆包线替换为小截面的多股绞合漆包线。绕包线有纸包线、丝包线、薄膜绕包线等几类。纸包线通常应用于油浸式变压器的高压线圈、牵引变压器的高压线圈、调压线圈等。丝包线和薄膜绕包线通常以绝缘结构分为各种温度指数的纯玻璃丝包线、涤纶玻璃丝绕包线、薄膜绕包线、混合绝缘绕包线。换位导线通常应用于油浸式变压器的中低压线圈、牵引变压器的中压线圈、低压线圈等,应用领域主要有输变电和轨道交通。特种绕组线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核电、大型科研和医疗设备等特殊的使用场合。其导体或绝缘不同于常规绕组线,例如耐高温无机绝缘绕组线、超导卢瑟福电缆等。 中国是绕组线产品加工的主力军,由于积极进行设备引进和改善提高,积极研发加工工艺,产品质量水平快速提升。尤其是目前中国不仅是绕组线生产大国,而且产量和质量都有引领全球绕组线行业的趋势。但在特种产品、特殊规格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在新产品技术研发方面缺乏持续动力,在环保问题的解决上仍在不断探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