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郑州到新乡,从河南到陕西…… 灾情就是命令,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兴通讯工程师奔赴汛情一线,全力协助当地运营商客户开展通信抢险保障工作。 中兴通讯第一时间向各运营商核心机房、重点通信区域等派遣人员24小时值守,尽最大努力确保人员到位、物资到位,与运营商客户并肩守护网络通信生命线,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护航。截止目前,河南驰援投入超过1000名工程师,通信备件发出近2000套,投入救援车辆超60辆,后续通信备件持续发出中。
市场研究公司Dell'Oro Group刚刚更新了其《光传输网络市场五年期预测报告》。该公司副总裁兼光传输市场首席分析师Jimmy Yu在一篇最新博客文中表示,预计到2025年,全球光传输市场将达到近180亿美元。 这篇博客的主要内容包括: 预计到2025年光传输市场将持续增长 光传输市场(主要由WDM设备驱动)预计在未来五年内将持续增长,到2025年该市场将达到180亿美元。这与该公司此前的预测数据没有变化。但是,Dell'Oro Group调低了对WDM Metro的预期,因为相干400Gbps ZR(400ZR)可插拔光器件现已可用,并且IPoDWDM架构对此的使用兴趣似乎很高。
7月17日以来,河南省多个城市遭遇特大暴雨,多地受灾严重,人们的日常生活遇到巨大困难。 面对汛情,华为公司紧急启动应急保障预案,第一时间派出大量人员奔赴一线,进行通信故障恢复、业务迁移、应急方案筹备等工作,截止目前,已经出动1200+人,来自全国各地的华为工程师共同驰援河南,不分昼夜,7*24小时全力支持当地运营商进行网络修复、维护以及灾后重建工作,力保灾区快速恢复通信网络,目前已经抢通了多个重要局点。 对抗灾害任重道远,华为仍在努力中! 华为全国工程师驰援河南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苏州有24家企业入选,其中多家光电产业链企业。
7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1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会上,工信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表示,5G是大家比较关心和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工信部在大力推进5G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在各部门、各地方和产业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5G产业生态逐步扩大,融合应用日趋活跃,已经形成系统领先优势。 田玉龙介绍,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一是5G网络建设保持领先。目前我们建成全球最大的5G独立组网网络,开通5G基站96.1万个,推动共建共享基站超过40万个,5G终端连接数达到3.65亿。二是5G产业优势不断扩大。我国企业声明的5G标准必要专利占比持续全球领先,华为、中兴5G设备市场份额超过五成。今年1-6月份国内5G手机出货量达到1.28亿部,占比提升至73.4%。三是5G应用赋能融入千行百业态势已经显著。5G商用两年以来,已经融入到工业、能源、医疗等各个行业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发展数字经济开辟了新路径、提供了新引擎。 田玉龙还表示,工业互联网是我们今年重点推动的工作,我们依托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聚焦5G应用产业,在关键系统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上下功夫,特别是在“5G+工业互联网”的应用方面,我们通过召开现场会,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优势区域进行示范推广,以点带面,通过典型案例来推动“5G+工业互联网”应用,加快融合发展,已经取得了一批成果,逐步深化“5G+互联网”发展。目前,建成“5G+工业互联网”的项目接近1600个,覆盖了20余个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和领域,在实体经济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落实数字中国战略部署,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会同有关方面跟踪监测各地区、各部门信息化发展情况,开展信息化发展评价工作,编制完成《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0年)》(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总结了“十三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的主要成就和2020年取得的新进展和新成效,评估了2020年各地区信息化发展情况,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推动数字中国建设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 《报告》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全球领先。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网络和4G网络,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由2015年底的52.6%提升到2020年底的96%,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由2015年底的57.4%提升到2020年底的108%,全国行政村、贫困村通光纤和通4G比例均超过98%。 5G网络建设速度和规模位居全球第一,已建成5G基站达到71.8万个,5G终端连接数超过2亿。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由2015年底的41.9亿GB增长到2020年的1656亿GB。 2020年,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建成全球最大5G网络,独立组网(SA)率先实现规模商用,全国超300个城市规模部署5G SA。
近日,空芯光纤提供商Lumenisity和光通信设备商Ciena在OFC2021期间合作展示了基于空芯光缆的400G超1000公里45波长传输试验。据悉,此次试验在传输环路中使用了Lumenisity公司CoreSmart空芯光缆和Ciena公司WaveLogic 5 Extreme和Nano相干光引擎。双方表示这项工作结果验证了空芯光缆可适用于高带宽、长距离的应用,例如数据中心互联(DCI),以及边缘网络和5G承载网络。 Lumenisity业务拓展总监Tony Pearson表示:“使用Ciena公司商用的WaveLogic 5系统的结果证明,我们正在将世界一流的空芯光缆技术加速推向市场,这类产品适用于多个高容量应用,可以为客户解决现实世界的延迟问题” 。 Ciena公司首席技术官兼副总裁Steve Alexander表示:“在CoreSmart空芯光缆上运作的WaveLogic 5 Extreme可编程800G系统和WaveLogic 5 Nano 400ZR相干可插拔模块的系统表征给出了令人信服的结果,证明空芯光纤可以保障高容量和减少延迟的网络传输,我们很自豪能够站在这一突破性技术成就的前沿,帮助对延迟敏感的数据中心互连的传输范围增加50%”。
根据国际市场研究机构Technavio的数据,预计2021-2025年北美电线电缆市场将增长13.3亿美元。由于2020 年上半年COVID-19大流行的影响,这标志着与2020年增长预期相比,市场显着放缓。 然而,预计在整个预测期内该行业的健康增长将持续,市场预计将增长复合年增长率超过1%。 北美电线电缆市场受到输配电投资增加的推动。推动北美尤其是美国电线电缆市场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增加对输配电网络的投资,以有效地将电力传输到网络不同阶段的各种电气设备。鉴于更换老化变压器的安装基础的需求不断增加,美国的输配电市场有很大的扩张空间。 此外,预计运输业的增长将推动北美电线电缆市场的增长。实现移动性的运输系统使用多种电线,例如刹车线、离合器线、齿轮线、加速器线等。由于技术进步和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者在提供安全、舒适和时尚的车辆上的支出有所增加。这最终导致了许多自动驾驶汽车和智能车联网,例如特斯拉提供的 Model 3。 车辆需要高质量的特殊电缆和安全的布线架构,以便在控制单元、传感器和车辆部件之间高效快速地传输大量数据。公司正在继续构建故障安全布线和布线系统架构,以满足汽车行业的需求,从而帮助北美电线电缆市场的增长。 第三,美国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输配电网络的增长以及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国家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加将在预测期内推动北美的电线电缆市场。 从制造商来看,北美主要电线电缆公司,如通用电缆(已被普睿斯曼收购)、南线电缆(Southwire)、百通公司、康普电缆、康宁公司、Encore电线以及日立等将在预测期内成为市场的主要供应商。
3月两会期间,千兆光网和5G被列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随即我国新一轮的网络建设已经蓄势待发。落实到行动层面,工信部给出具体量化的部署,提出新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给我国的网络建设起到灯塔作用。 3月25日,工信部发布的《“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通知提出目标,用三年时间,基本建成全面覆盖城市地区和有条件乡镇的“双千兆”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固定和移动网络普遍具备“千兆到户”能力。 到2021年底,千兆光纤网络具备覆盖2亿户家庭的能力,万兆无源光网络(10G-PON)及以上端口规模超过500万个,千兆宽带用户突破1000万户。5G网络基本实现县级以上区域、部分重点乡镇覆盖,新增5G基站超过60万个。建成20个以上千兆城市。 到2023年底,千兆光纤网络具备覆盖4亿户家庭的能力,10G-PON及以上端口规模超过1000万个,千兆宽带用户突破3000万户。5G网络基本实现乡镇级以上区域和重点行政村覆盖。实现“双百”目标:建成100个千兆城市,打造100个千兆行业虚拟专网标杆工程。
当前,我国5G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相关应用规模也在持续扩大,5G赋能千行百业的作用逐步显现。最新的数据显示,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光纤网络、4G和5G独立组网网络,目前5G已建成基站91.6万个,占全球70%,5G连接数已经超过3.65亿,占全球80%。 以上一组数字无论是基站数量,用户体量,连接数量无疑都是我国5G建设快速发展的例证,我国已然在全球5G赛道上实现领跑。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层面近日出台重磅政策促进5G应用,给我国的5G建设再添一把火。 据悉,工信部、发改委等十部门7月12日发布《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通知》(简称《通知》)。《通知》提出总体目标,主要包括: 到2023年,我国5G应用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综合实力持续增强。5G应用关键指标大幅提升。5G个人用户普及率超过40%,用户数超过5.6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