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苏州市光电产业商会综合赋能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
苏州市级智能工厂开始申报!2021-09-02

通知!通知! 2021年苏州市智能工厂项目 申报开始! 为全面贯彻制造强市战略,落实《苏州市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工作要求,加快实施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现面向全市开展市级智能工厂项目申报。 图片 具体申报要求如下 一、申报范围 本次项目申报面向全市截至2021年6月底前已经建成的智能工厂项目,分为离散型智能工厂与流程型智能工厂两类。已获得国家、省、市支持的项目作为申报工作的重要参考。 二、申报条件 1. 企业在本市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有健全的财务管理机构和制度,信用良好且无违法记录; 2. 项目应在2021年6月底前竣工,且须具有知识产权归属明确的核心技术; 3. 2019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期间项目智能制造装备、系统与软件投入不低于5000万元; 4. 项目单位可牵头组织系统集成商、软件开发商、核心智能制造装备供应商等单位按照市场化原则建立项目联合体,联合体须突出需求牵引和问题导向,通过签署合作协议书,明确组织方式和责任权利,形成推进智能制造发展的长效机制; 5. 每个项目单位限报1个项目; 6. 智能工厂项目建设具体要求参考《苏州市智能工厂建设指南》(附件1)。 三、扶持政策 图片 市工信局将组织专家评审,对符合条件的苏州市智能工厂进行认定和授牌,并依据《市政府印发关于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若干措施的通知》给予奖励。 请联系当地工信部门进行申报,其它要求详见附件。 附件: 关于开展2021年苏州市智能工厂项目申报的通知 1. 苏州市智能工厂建设指南(2021.08修订版) 2. 苏州市智能工厂项目申报书 3. 苏州市智能工厂项目申报汇总表

外交部:始终坚持开放共赢 欢迎各国企业参与中国5G建设2021-09-02

在今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2021年世界5G大会日前在北京举行,来自多国的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家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参会,发言人能否介绍有关情况? 对此,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介绍,8月31日至9月2日,2021年世界5G大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以“5G深耕,共融共生”为主题,围绕“产业”“经济”“创新”等关键词,全面聚焦共建数字基础设施,共创融合生态,共建良好环境,助力打造5G与其他产业共融共生、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受到世界广泛关注。这也是北京市疫情防控常态化后举办的第一个国际性大型展示活动。

工业生产智能化背景下,工业机器人用线缆如何选型?2021-09-01

导读 随着工业生产智能化的要求,工业机器人正逐步从单元化向复杂的多功能发展。作为传递动力和信号的载体,工业机器人用线缆同时也需满足更高的性能要求,需具有更高的耐弯曲性、耐扭转性、耐移动性。 本文在综合分析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机器人线缆的定义、行业标准、基本结构和性能要求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供线缆企业参考。

新技术让激光束在真空中变得“清晰可见”2021-08-29

为了进行量子实验,需要将单个原子精确地输送到正确的位置。波恩大学应用物理研究所的研究负责人 AndreaAlberti说:“我们利用激光束——光传送带,来实现这一目标的”。 这条光传送带包含无数个“口袋”,每个口袋可以容纳一个原子。这些口袋可以随意前后移动,允许原子被运送到空间的特定位置。为了将原子向不同的方向移动,通常需要许多这样的激光传送带。要使该过程可控,传送带的所有口袋必须具有相同的形状和深度。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 GautamRamola说:“为了确保这种均匀性,激光必须以微米精度重叠,可以把这想象成你不得不从足球场的看台上瞄准一个激光指示器来击中开球点上的一颗豆子,但这还不是最难的,实际上必须蒙着眼睛去做一切。”     量子实验需要在近乎完美的真空中进行,但是在真空中激光束是不可见的。因此,研究小组利用原子本身来测量激光束的传播。Alberti说:“为此,我们以一种特有的方式改变了激光——我们也称之为椭圆偏振(ellipticalpolarization)。当原子被以这种方式制备的激光束照射时,它们会发生反应,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改变自身状态。这些变化可以以非常高的精度测量。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原子都是一个记录光束强度的小传感器。通过检查不同位置的数千个原子,我们可以将光束的位置确定在千分之几毫米以内。通常来说,这样的调整通常需要几个星期才能完成,而且还不能保证达到了最佳状态。但是按照我们的流程,我们只需要一天左右的时间就可以高效完成。”

重磅!2021苏州民营企业100强、十大创业新苏州人公布!2021-08-28

8月27日,“2021苏州民营企业100强”发布暨“2021年度十大创业新苏州人”评选发布会议在苏州新闻大厦举行。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顾万峰,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亚平出席并讲话。苏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姚林荣,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金洁,苏州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李赞参加活动。

全国首家!上海电线电缆博物馆落户奉贤,再现民族工业历史2021-08-25

记者获悉,作为中国首家电线电缆博物馆,上海电线电缆博物馆即将落地奉贤建设。该馆落成后,将通过多媒体与5G技术的结合,打造成以各类电线电缆实物展品为主、电线电缆上下游产业等相关展品为辅的综合性大型博物馆。 上海电线电缆博物馆选址在上海奉城工业园区,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分为电线电缆展示厅和企业展示厅上下两层。该馆是经上海市文物与旅游局、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批准,上海电线电缆行业协会牵头、协会常务副会长单位上海浦东电线电缆集团出资并全权运营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性质的重点工程项目。 电线电缆博物馆建成后,将以时间为轴,自古代人类通过钻木取火寻求光明为序、到爱迪生发明电灯催生世界线缆业的起步与发展,并回顾中国电线电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馆内收集了19世纪以来国内外研发生产的800多种电线电缆产品,从1897年上海第一根地下电力电缆投用,到1939年昆明电缆厂生产的首根国产电缆;从我国第一代纸绝缘、长途通信电缆,到中国近年来开发的各种电线电缆新产品,超导电缆等。同时,还将使用AR增强现实、数字全息、裸眼3D等数字媒体技术进行展现。

一图读懂 | 《江苏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08-24

近期,经省政府同意,《江苏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由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苏政办发〔2021〕51号)。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充分听取了行业专家和企业、省有关部门和地方工信部门的意见,履行了合法性审查等程序。《规划》全面回顾总结“十三五”以来我省制造业发展取得的成绩,系统分析了“十四五”时期我省制造业发展面临形势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十四五”时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相关保障措施,明确了“十四五”要以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培育为总抓手,聚焦自主创新、融合赋能、绿色集约、提质增效,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争当表率。《规划》提出,到2025年,率先建成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基本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跟着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101家!2021年度苏州市“独角兽”培育企业研发后补助拟资助企业公示2021-08-24

各有关单位: 根据《关于开展苏州市“独角兽”培育企业2021年度研发后补助资助的通知》,经企业申报、主管部门审核、专家评审等流程,现对2021年度苏州市“独角兽”培育企业研发后补助拟资助企业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1年8月23日至8月30日,为期7天。 在公示期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异议,均可以书面形式提出,并列举异议理由和相关证明材料。以个人名义提出异议的,需写明自己的真实姓名、单位、联系地址和电话等;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需要加盖单位公章。原则上匿名异议不予受理。 联系地址:苏州市人民路979号苏州市科学技术局,215002 联系电话:市科技局资源配置处,65233149(异议、举报) 市科技局高新处,65227947(业务咨询) 附件:2021年度苏州市“独角兽”培育企业研发后补助拟资助企业名单

六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 制造业优质企业这样培育2021-08-23

8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第三批293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截至目前,我国“小巨人”企业数量已达4762家。作为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小巨人”企业在推动中小企业由小到大、由大到强、由强变优中起着关键的承上启下作用。   前不久,工信部、财政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明确方向举措。“十四五”期间,要培育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0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1000家“单项冠军”企业。力争到2025年,梯度培育格局基本成型,更好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助力实体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记者采访了工信部有关负责人及相关专家。 优质企业快速成长,但总体规模较小 “企业不分大小,只要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高、在制造业基础和产业链中发挥独特作用,都是制造业优质企业。”工信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有关负责人说。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一批优质企业快速成长、脱颖而出。从全球看,2020年我国有133家企业进入《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居于全球首位。从国内看,2020年我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入围门槛提高到100亿元,较2012年的64亿元增长了56%。

中国激光关键技术专利风险预警与产业现状分析2021-08-23

激光技术被认为是人类在智能化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自问世后就快速发展并在实际中得到应用的高新技术,激光切割技术具有使用成本低,加工效率好的优点,并且在加工生产过程中基本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当前,主要科技大国都高度重视激光技术的科研与应用,美、日、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启动激光技术相关研究计划。根据相关公布数据,2020 年我国工业激光及相关产品市场规模为 1065 亿元,首次突破了千亿元大关,同比增长约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