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苏州市光电产业商会综合赋能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人才强业 产业科协
人才强业
产业科协
新版《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公布,经济师上榜2021-12-19

近期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布 《国家职业资格目录(2021年版)》 2021年版国家职业资格目录 共计72项职业资格 其中就包括了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经济师) 新版《国家职业资格目录》 2021年版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共计72项职业资格。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59项,含准入类33项,水平评价类26项;技能人员职业资格13项。

直上重霄!“赛先生说”苏州科学文化讲坛第10期即将上线2021-12-19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 转眼已是岁末年关 大家期盼已久的“赛先生说” 也迎来了年度压轴大戏 “赛先生说”苏州科学文化讲坛 第10期 苏州青少年科技馆 2021年12月22日13:30  本期讲坛将有哪些大咖坐镇 为啥说“直上重霄”跟吴江的气质很配呢 怎么才能获得内场嘉宾入场券 到不了现场的亲,怎么看直播 …… 预报 + 指南来啦 ↓↓↓ 01. 本期大咖揭秘 “赛先生说”苏州科学文化讲坛

创历史新高!吴江31个项目入选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2021-12-18

近日,2021年第二批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结果出炉,吴江31个项目入选,创历史新高! 今年以来,吴江区坚持创新驱动和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构建富有活力的人才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着力打造创新发展新高地。 推动政策扩面提标

关于对江苏省2021年认定的第四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备案公示的通知2021-12-16

各有关单位: 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16〕32号)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国科发火〔2016〕195号)有关规定,现将江苏省认定管理机构2021年认定的第四批891家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名单详见附件)进行备案公示,公示期为10个工作日。

F5G全光网赋能苏州光通信产业发展论坛顺利举办2021-12-10

12月9日,由苏州市光通信产业联盟、吴江光电科学技术协会、华为苏州研究所主办的“F5G全光网赋能苏州光通信产业发展论坛”在华为苏州研究所(华为桑田岛基地)顺利举办。 会上,华为苏州政企合作伙伴拓展经理杨中正作了《深耕苏州,助力发展》演讲,介绍了华为全国领先的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供应商所聚焦ICT技术、面向三类客户群、提供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

关于“科技创新”,总书记这样妙喻!2021-12-06

编者按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1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时强调,开展科技体制改革攻坚,加快建立保障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制度体系,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一起来学习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精彩比喻!

封面人物 | 崔巍:守正出新 笃行致远2021-12-06

崔巍:守正出新  笃行致远 文 | 周静    摄影│林雳        转自 | 《风流一代》2021年           12月(下) 民营经济向来是江苏经济最亮的底色,尤其是苏南民营企业的发展更是风生水起。 吴江,这座位于苏州南部的历史文化名城,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乡镇工业振兴农村经济,到1997年乡镇企业大规模改制,这里形成了丝绸纺织、光电通信、电梯制造等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涌现出了一大批敢想敢闯、敢为天下先的企业家,一个个响当当的头部民营企业也应运而生,亨通集团正是其中之一。 吴江七都镇心田湾工业区是亨通集团的发祥地。1991年建厂的亨通集团,如今已经成长为全球光通信与能源互联系统领域的创新型企业,并位列全球光纤通信前三强、全球海洋通信前四强、全球海洋(能源)最具竞争力前四强,连续多年跻身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百强。 亨通集团副总裁、亨通光电董事长崔巍,一个受过西方高等教育及文化熏陶的80后海归,他从海外回来后如何融入到本土企业的发展与文化中?如何将自己在西方教育及文化中汲取的知识与中国民企发展相结合?“沉下心来,顺应时势谋发展。”崔巍传承老一辈企业家敢攀高峰、敢创大业、敢为人先、敢争一流的“四敢精神”,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勇于奋斗、上下求索,在不断前行的过程中,用实际行动向全世界彰显“中国制造”的新生力量。

光电产业科协及19篇优秀论文荣获吴江区政府表彰2021-12-05

日前,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公布2019-2020年度吴江区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的通知》(吴政发[2021]94号),对91篇优秀论文和7家优秀组织单位予以公布表彰。吴江光电产业取得了优异成绩,共有19篇优秀论文入选,其中,一等奖2篇、二等奖6篇、三等奖11篇。苏州市吴江区光电科学技术协会(吴江光电产业科协)也获优秀组织单位称号。

2021年十大新兴技术是哪些?2021-12-05

作者:Mariette DiChristina 传播学院院长,波士顿大学 Bernard Meyerson 首席创新官,IBM 世界经济论坛《十大新兴技术报告》十周年版列出了蓄势待发、将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影响世界的新技术; 来自世界经济论坛和《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的专家们指出了可能彻底改变农业、健康和空间面貌的技术进步; 自我施肥的作物、按需生产的药物、呼吸感应诊断和3D打印的房屋都在该技术名单之列。 在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各国承诺在本十年内实现远大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新目标。这些承诺的履行将有赖于绿色技术的发展和其应用规模的扩大。 两项这样的技术——“绿色”氨的生产和能自己生产肥料的工程作物——都旨在帮助农业实现更加可持续的发展,入选了今年的新兴技术名单。 十大新兴技术 从可以诊断疾病的呼吸传感器到低功率设备的无线充电,今年的顶级新兴技术名单里充满了与环境、健康、基础设施和连接性有关的振奋人心的技术发展。专家们从几十项提名中筛选出了一组有可能颠覆现状,刺激真正进步的新技术发展。 以下是2021年的十大新兴技术。 1. 去碳化的兴起 自科学家们提出地球大气层中过量的二氧化碳会导致热量滞留并造成地球变暖以来,一个世纪已经过去,期间,全球正在努力推动日常生活各方面的去碳化。各国政府和行业做出了减少碳排放的开创性承诺。 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履行这些承诺将需要前所未有的技术创新,并将新兴技术的应用规模扩大至工业生产水平,如:大规模能源储存、低/无碳化学来源、振兴铁路运输、碳封存、低碳农业、零排放车辆和动力源,以及在全球范围内商定的达标性监测。 2. 自己制造肥料的作物 今天,全世界每年使用超过1.1亿吨的氮肥来提高作物产量。如果作物能够像大豆和黄豆等豆科植物那样,自己捕获氮,以氨的形式将其“固定”在自己身上,会怎么样?作为最重要的新兴技术之一,研究人员现在的目标是让其他作物,如玉米和其他谷物也能实现自我施肥。 比如说,研究人员正努力模拟豆类和细菌之间的共生分子交流,以创造根瘤——豆类的天然肥料工厂。另一种方法是,使通常定植于谷物根部的土壤细菌(但通常不产生根瘤)学会产生氮化酶,氮化酶是一种将大气中的氮转化为与植物兼容的氨的关键成分。 3. 吹气以诊断疾病 很快,对病人来说,测试疾病可能就会像呼气一样简单。新的呼吸传感器可以通过对人类呼吸中包含的800多种化合物的浓度进行采样来诊断疾病。例如,人体呼吸中的丙酮含量升高表明病人患有糖尿病。在呼吸化合物流过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时,这些传感器会感知到电阻的变化。然后算法会分析传感器的数据。 虽然这项新兴技术在得到普及之前还需完善,但于2020年3月在中国武汉进行的一项研究中,传感器在新冠肺炎病毒检测方面达到了惊人的95%的准确率,在鉴别患者方面呈现了100%的灵敏度。

吴江光电产业科协当选江苏省海外人才创新创业联盟首届理事单位2021-12-04

12月3日,江苏省海外人才创新创业联盟首届理事大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江苏省科协院士之家成功举办。江苏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孙春雷,中国科协国际合作部副部长王庆林发表视频致辞,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千目出席。根据会议安排,苏州市吴江区光电科学技术协会(吴江光电产业科协)应邀参加线上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