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苏州市光电产业商会综合赋能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赋能服务 公平贸易
赋能服务
公平贸易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2021-07-15

第一章 初始条款和一般定义 本章主要阐明RCEP缔约方的目标是共同建立一个现代、全面、高质量以及互惠共赢的经济伙伴关系合作框架,以促进区域贸易和投资增长,并为全球经济发展作出贡献。该章节还对协定中的通用术语进行定义。 第二章 货物贸易 本章旨在推动实现区域内高水平的贸易自由化,并对与货物贸易相关的承诺作出规定。规定包括:承诺根据《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三条给予其他缔约方的货物国民待遇;通过逐步实施关税自由化给予优惠的市场准入;特定货物的临时免税入境;取消农业出口补贴;以及全面取消数量限制、进口许可程序管理,以及与进出口相关的费用和手续等非关税措施方面的约束。 第三章 原产地规则 本章确定了RCEP项下有资格享受优惠关税待遇的原产货物的认定规则。在确保适用实质性改变原则的同时,突出了技术可行性、贸易便利性和商业友好性,以使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易于理解和使用RCEP协定。在本章节第一节中,第二条(原产货物)和第三条(完全获得或者完全生产的货物)以及附件一《产品特定原产地规则》(PSR)列明了授予货物“原产地位”的标准。协定还允许在确定货物是否适用RCEP关税优惠时,将来自RCEP任何缔约方的价值成分都考虑在内,实行原产成分累积规则。在第二节中,规定了相关操作认证程序,包括申请RCEP原产地证明、申请优惠关税待遇以及核实货物“原产地位”的详细程序。本章节有两个附件:(1)产品特定原产地规则,涵盖约5,205条6位税目产品;(2)最低信息要求,列明了原产地证书或原产地声明所要求的信息。

RCEP对我国产业发展影响几何2021-07-15

4月15日,我国向东盟正式交存《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核准书,标志着中国正式完成RCEP核准程序,成为非东盟国家中第一个正式完成核准程序的成员国。目前,我国正大力推进RCEP实施相关技术准备工作,以确保在协定生效时能够全面履行协定义务。 RCEP生效给我国产业发展、对外贸易格局带来哪些影响?有关专家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RCEP正式生效实施将使国内产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但从长期看有助于在更高水平上形成新的产业发展优势。 助力疏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2020年11月,15个RCEP成员国正式签署协定。此后,协定将给成员国之间贸易、投资和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联合国贸发会议对RCEP的研究表明,到2025年,RCEP将会给15个成员国带来10%以上的出口增长。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有关测算则显示,到2030年RCEP成员国国民收入合计将增长1860亿美元,年出口总额预计额外增长5190亿美元。

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美国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2021-07-14

美国商务部发布消息称,工业和安全局 (BIS) 将 34 家实体添加到实体名单中,因为它们参与或有可能参与违反美国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利益的活动。其中有23家中国实体被列入名单中,包括14家因涉新疆人权问题而被美国列入名单的中国企业。实体清单禁止美国公司在未获得美国政府许可的情况下与所列出的特定企业开展业务。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对此回应称,美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措施,罔顾事实,再次以所谓“人权”等为由,将23家中国实体列入“实体清单”。这是对中国企业的无理打压,是对国际经贸规则的严重破坏,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应立即纠正错误做法。我们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方合法权益。 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列入其中。

欧盟启动“连接全球”基础设施计划,与中国“一带一路”抗衡2021-07-14

据路透社官网7月12日消息,欧盟外长同意启动一项自2022年开始的连接欧洲和世界的全球基础设施计划与中国的“一带一路”进行抗衡,以抵御中国影响力。对此,德国外交部长马斯表示,欧盟看到中国利用经济和金融手段在世界各地提高政治影响力,希望为各国提供其他选项并与美国开展密切合作。据悉,这是继欧盟与印度和日本达成协议以及七国集团(G7)做出类似承诺后的最新举措,此前欧盟已经与日本和印度签署伙伴关系协定,以协调连接欧洲和亚洲的运输、能源和数字建设项目。 来源:搜狐网 英媒:欧盟推基础设施连接计划 参考消息网7月13日报道 据路透社布鲁塞尔7月12日报道,欧盟各国外长当地时间周一同意启动一项连接欧洲与世界的全球基础设施计划,这是欧盟继与印度和日本达成合作协议后采取的最新举措,七国集团此前也作出了类似承诺。   报道称,该倡议旨在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将欧洲与亚洲连接起来,以争取更大的影响力。为此,欧盟决定自2022年起,正式启动一项雄心勃勃的“连通”计划。   德国外长海科·马斯在布鲁塞尔出席欧盟外长会议时对记者说:“重要的是,欧盟……要就这些计划与美国密切协调。”

海关解读:RCEP协定下的关税减让2021-07-14

RCEP政策解读--关税篇 1 2020年11月15日,东盟10国以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15个亚太国家,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标志着当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 协定生效后,区域内90%以上的货物贸易最终实现零关税,且主要是立刻降税到零和逐步降税到零。进出口企业实现降税及零关税的前提是产品符合RCEP原产地规则,并且按进口缔约方海关要求申报享受相关协定税率。

苏州市光通信产品公平贸易工作站应邀参加苏州市贸促服务助企行宣讲会2021-07-13

7月13日,苏州市“商务贸促服务助企行”宣讲会顺利召开。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江苏省分会主办,苏州市商务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苏州市委员会承办。邀请了苏州市各区商务局分管领导及相关业务处室负责人,60多家苏州市出证认证企业。苏州市光电产业商会、苏州市光通信产品公平贸易工作站应邀积极组织会员企业共同参加。

商务部回应美国将23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2021-07-13

据商务部网站7月11日消息,针对美国商务部近日将23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商务部新闻发言人11日答记者问表示,美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措施,罔顾事实,再次以所谓“人权”等为由,将23家中国实体列入“实体清单”。这是对中国企业的无理打压,是对国际经贸规则的严重破坏,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应立即纠正错误做法。我们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方合法权益。(记者于佳欣)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2021-07-12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于2020年11月15日正式签署。 附件一:RCEP贸易救济章节_CH http://images.mofcom.gov.cn/trb/202103/20210305094215418.pdf 附件二:RCEP贸易救济章节_EN http://images.mofcom.gov.cn/trb/202103/20210305094215653.pdf 附件三:RCEP第七章附件一 与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相关的做法_CH http://images.mofcom.gov.cn/trb/202103/20210305094215803.pdf 附件四:RCEP第七章附件一 与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相关的做法_EN http://images.mofcom.gov.cn/trb/202103/20210305094215606.pdf 来源:商务部 贸易救济调查局

美国企业对特定光学外壳和组件及其下游产品提起337调查申请2021-07-08

2021年7月2日,美国Criterion Technology, Inc.根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规定向美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主张对美出口、在美进口及销售的特定光学外壳和组件及其下游产品(Certain Optical Enclosures, Components Thereof, and Products Containing the Same)侵犯了其专利权。 美国Velodyne Lidar USA, Inc., San Jose, CA、中国福建Fujian Fran Optics Co., Ltd., China福建富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为列名被告。

“蓝点网络”计划:美版“一带一路”?2021-07-05

6月7日,在美日澳三国政府的支持下,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主持的“蓝点网络”(Blue Dot Network)认证咨询会议在巴黎召开,共有来自96个国家的超过150家机构参会。这场会议标志着“蓝点网络”计划在沉寂了超过一年后的重新启动。“蓝点网络”是美国在2019年11月4日举行的东盟“印太商业论坛”(Indo-Pacific Business Forum)上与其盟友日本和澳大利亚联合发起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旨在“统筹政府、私营部门和民间社会,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将全球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提至高质量、可信赖的程度”。由于和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一样,都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关,因此该计划在提出时便被视为美国用于遏制中国的“印太战略”的一部分,并将成为美国版的“一带一路”。 拜登上台后,美国政府对于基础设施建设表现出了高度的重视,不仅提出了高达2000亿美元的国内基础设施修建计划,还号召西方世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基建援助以对抗中国,而“蓝点网络”计划的重启正印证了后者。本文认为,虽然“蓝点网络”因为资金、标准等制约因素很难成为美国版的“一带一路”,但其体现出美国正在试图通过拥护多边基建援助标准的方式,来强化与其盟友之间的同盟关系并削弱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力。因此,这项基建计划值得深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