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省两会上,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备受瞩目的关键词,围绕如何点燃创新“强引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代表委员们进行了广泛热议。 从科技到教育再到人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围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明确了一系列新部署,代表委员们一致认为这些新部署路径明晰、可操作性强,为江苏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明确了新的路线图和施工图。
日前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 “2023年省级劳务品牌”名单 七都镇“七都光电缆工匠”成功获评 2023年度中高端技能类省级劳务品牌 成为苏州8个上榜品牌之一 七都镇始终重视光电缆产业发展需求,努力推动“七都光电缆工匠”劳务品牌建设工作,在促就业、惠民生、助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七都镇积极利用人力资源市场、“乐业七都”公众号、直播带岗等渠道,多形式、全方位拓宽人才招引渠道。2023年,七都镇人力资源市场累计开展各类招聘21场次,提供就业岗位1800余个。七都镇先后与多个地区和院校达成深化人力资源合作框架协议。在赴外沟通交流过程中,立足特色,以协作拓展品牌领域,放大“七都光电缆工匠”劳务品牌影响,推动劳务品牌“走出去”,打响“质量认证”,提高协作水平,发挥带动作用,吸引更多外来务工人员来七就业。
工匠名片: 肖仁贵,男,1973年2月出生, 通鼎互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质量部质量工程师、电线电缆制造工、高级技师。他是企业的首席质量官,他以卓越质量铸就企业品牌,以言传身教传承工匠精神—— 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障,是市场开拓的生命线。 品质管理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的必修内功。在通鼎互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质量官肖仁贵就是这一内功“修炼者”。 从无到有建立企业检测中心、牵头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培养众多质量检测领域优秀人才,肖仁贵的“首席”魅力,在一项项荣誉和突破中体现,也在一代代工匠精神传承中彰显。
吴江自古崇文重教、人才辈出。尊重人才、厚遇人才已然升华成为这座城市的精神品质,镌刻进吴江的文化基因中。 作为党委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吴江科协在服务科技工作者上始终坚持着力营造重才爱才、尊崇创新的城市氛围。2024年1月24-25日,区科协开展走访活动,向优秀科技工作者代表送上新春祝福,求服务之计,问创新之策。区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孟庆利,党组成员、副主席陶蓉芳以及相关部室负责人参加走访。
1月20日,由共青团江苏省委、南通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省青年企业家助力高质量发展行动(南通行)暨长江口青年企业家协会联盟成立活动在南通举行。南通市委书记吴新明会前会见了青年企业家代表一行。共青团江苏省委副书记李晓明出席并讲话,南通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封春晴,南通市政协副主席单晓鸣,南通市副市长李玲,及南通市发改委、商务局、口岸办、团市委负责人出席活动。上海市青年企业家代表团,江苏省青年商会会员、新动力企业家代表等200余名长三角青年企业家参加活动。吴江光电产业科协主席、亨通光电董事长崔巍出席活动并参与访谈交流。
在“国家工程师奖”首次评选表彰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作出重要指示,向受表彰的“国家卓越工程师”和“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致以热烈祝贺。 总书记对全国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提出哪些希望?获奖者和获奖团队因何上榜?“国家工程师奖”奖章细节中藏着哪些奥秘?央视网《联播观察》带您读懂国家最高规格表彰工程技术领域先进典型背后的深意。
工程师是推动工程科技发展的创新主体,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基础性、战略性人才支撑。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卓越工程师,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工程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四个面向”,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韧不拔的定力,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铸造精品工程、“大国重器”,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了突出贡献。 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打造新时代卓越工程师队伍,强化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激励动员广大工程师奋进新时代、建功新征程,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丁文红等81名个人“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授予5G标准与产业创新团队等50个团队“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 这次受表彰的工程师个人和团队,是新时代工程师队伍的优秀代表。他们牢记初心使命、胸怀“国之大者”,在重大工程建设、重大装备制造、“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发明创造等工作中,矢志爱国奋斗、锐意开拓创新,取得一批先进工程技术成果,不断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生动体现了工程师群体爱党报国、服务人民、敬业奉献、严谨笃实、精益求精、臻于卓越、团结协作、自立自强的崇高追求和宝贵精神。希望受表彰的工程师个人和团队,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充分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 党中央号召,广大工程师要以受表彰的个人和团队为榜样,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弘扬优良传统,勇攀科技高峰,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附件:国家卓越工程师和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名单
近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了《关于公布2024年江苏省高技能人才重点项目评审结果的通知》,苏州富纳艾尔科技有限公司、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入选江苏省高技能人才专项公共实训基地,江苏亨通华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冯富、昆山科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永领办的工作室入选江苏省技能大师工作室,苏州基地获评数位列全省第一。
工程师是推动工程科技造福人类、创造未来的重要力量,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1月19日,“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在京召开。这些受到表彰的工程技术领域的先进典型有着怎样的拼搏故事?站上荣誉台,又有哪些心里话想说?面向未来,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他们有什么新打算? 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 讲述人:港珠澳大桥工程总工程师 苏权科 我叫苏权科,主持了港珠澳大桥的技术论证和工程方案研究。从获奖至今,我的心情都非常激动、难以平静。我深知,这一崇高荣誉,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港珠澳大桥建设工程的充分肯定、对广大工程师的关心重视。而我,只是港珠澳大桥建设者中的普通一员。 2018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宣布大桥正式开通并巡览大桥,总书记称赞说:“这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 此时此刻,伶仃洋上栉风沐雨、战天斗地的5000多个日日夜夜历历在目。作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通道,其工程规模、建设条件及技术难度均为世界罕见。我们直面困难,向未知挑战,首次实现了“大型化、工厂化、标准化、装配化”的工程建设理念,桥墩、桥梁、桥塔均工厂化制造,海上整体组装,并首创深插钢圆筒快速成岛等技术,促进了产业链升级换代;我们提出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新方法,首次建立了基于近似概率的质量与寿命定量关系模型,被国际同行称为“港珠澳模型”,彻底解决了海洋环境下120年耐久性设计施工难题。 类似这样的世界之最,在港珠澳大桥建设的过程中还有很多很多。
在2024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 苏州市科协情系科技工作者 持续开展科技工作者走访活动 向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的祝福 传递党委政府礼遇人才的关心关爱 共话科技创新,共谋高质量发展 1月17日下午,苏州市科协主席、苏州大学教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路建美一行赴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分别走访了中国科学院李述汤院士、迟力峰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廖良生及苏州大学特聘教授、首届江苏省青年女科学家周芳芳,对科技工作者们长期以来为科技创新和科协事业发展所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谢,并送上美好的新春祝福。苏州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庞振陪同走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