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副部长郭婷婷、综合司司长杨涛、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徐兴锋、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外国投资管理司负责人孟华婷介绍2022年商务工作及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全球光纤行业的反倾销战争已经持续近20年,不仅看不见结束的势头,反而随国际形势的变化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5年是个不短的时间周期,厉害的牛人本硕博士连读可以博士毕业了。4个5年人生职业生涯就过半了。如果再来两个5年,正式的职业生涯就接近画上句号了。故整理记录这些年来的光纤反倾销大事年谱,供行业同仁们分享。
为了确保卫星测量的准确性,研究人员依靠一种海洋光学浮标(MOBY)的海洋颜色传感器来测量太阳光。近日,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莫斯登陆海洋实验室、迈阿密大学和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正在合作升级名为MOBY-Refresh的传感器,以实现更精准的太阳光波长测量,从而进行环境监测。
2023年1月27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投票决定对特定用于移动设备的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和模块及其组件(Certain 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Panels and Modules for Mobile Devices, and Components Thereof)启动337调查(调查编码:337-TA-1351)。
当地时间2023年1月23日,阿根廷经济部贸易秘书处发布2023年第15/2023号决议,应国内企业(ASCENSORES SERVAS S.A., ASCENSORES CÓNDOR S.R.L.和AGRUPACIÓN DE COLABORACIÓN MEDIOS DE ELEVACIÓN GUILLEMI)申请,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升降电梯(西班牙语:Ascensores)发起反倾销调查。
技术性贸易措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遵循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TBT协定)和《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协定)相关原则制定的法规、标准、认证等贸易措施,是企业产品进入一国市场的必须遵循,是“前提条件”。只有当产品经检验、检测、检疫、注册、监管,符合该国的安全、卫生、环保、质量等技术要求,取得相关认证证书,才能进入该国市场销售。 自2001年我国入世以来,随着中国制造不断走向国际市场,以维护国家安全、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环境、保证产品质量、防止欺诈行为为理由,通过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来加以实施的技术性贸易措施,逐渐成为中国企业出口绕不开的一道难题,给我国企业带来不可忽视的伤害。主要体现两方面: 一是直接受损。若不符合进口国技术性贸易措施要求,企业产品将可能遭受进口国扣留、召回、销毁、退货等处罚,造成直接损失。例如,由于不符合进口国农残限量标准,企业产品被扣留退运造成的经济损失。 二是成本提升。为适应技术性贸易措施的要求,企业须进行技术改造、更换标签及包装、新增检验、检疫、认证、处理及各种手续,产生大量新增费用。例如,企业为满足国外环保要求,加强原材料采购管控及检测方面的投入。 据海关总署调查,2019年我国有19.68%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因遭受退货、销毁、产品降级或者丧失订单等所发生的直接损失额达692.08亿元,因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检测认证等新增加成本161.14亿元。 那么,企业在对外贸易中遇到技术性贸易措施问题该怎么办?本文将提供三种解决思路。 1.措施内容不清不实:及时咨询
2023年1月1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投票决定对特定集成电路及其组件和下游产品(Certain Integrated Circuits, Components Thereof, and Products Containing the Same)启动337调查(调查编码:337-TA-1350)。
迈入2023年,关税迎来新调整—— 1月1日起,对1020项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1月2日起,对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的部分商品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协定税率;7月1日起,将对62项信息技术产品的最惠国税率实施第八步降税…… 在这份关税调整时间表中,“降”成为关键字。专家指出,近年来,中国接连降低相关商品进口关税,助推全球好物进入中国市场,不仅满足了国内消费升级和企业生产需求,也为各国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机会,共享中国开放红利。 中国关税总水平将降至7.3% ■ 2023年1月1日起,中国对1020项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这一数量较上年增加了66项,连续4年保持增长。 ■ 1月2日,RCEP对印度尼西亚正式生效。至此,这个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协定已对其15个签署成员国中的14个生效实施。自1月2日起,中国对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的部分进口货物实施RCEP东盟成员国2023年所适用的协定税率。 ■ 2023年,中国降低婴幼儿食用的均化混合食品、冻蓝鳕鱼、腰果等食品以及咖啡机、榨汁器、电吹风等小家电的进口关税。其中,均化混合食品、冻蓝鳕鱼等商品税率降幅不低于50%。 ■ 2023年7月1日起,中国还将对62项信息技术产品的最惠国税率实施第八步降税。调整后中国关税总水平将从7.4%降至7.3%。 按照自贸协定和RCEP进一步降税
2023年1月12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称,欧盟外国政府补贴条例正式生效。 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条例赋予了欧盟委员会审查非欧盟国家对其在欧盟从事经济活动的公司提供补贴的权利。该条例适用于欧盟范围内的所有经济活动,包括并购和收购、政府采购和其他市场行为。 条例规定,被并购或收购的公司在满足以下两种情况的时候有义务向欧盟委员会报告:一是目标公司、合并方之一或其合资企业产生的欧盟营业额至少为5亿欧元;二是涉及的外国政府补贴至少为5000万欧元。 条例规定,参与政府采购的公司在满足以下情况时有义务向欧盟委员会报告:一是合同预估价值至少为2.5亿欧元;二是涉及的外国财政补贴至少为400万欧元。若欧盟委员会认定存在扭曲性补贴,则可以禁止合同签订。 条例规定,对于所有其他市场行为,如果欧盟委员会怀疑可能涉及扭曲性外国补贴,则可以主动展开调查。 公告指出,三年内累计低于400万欧元的补贴被认为“不太可能”是扭曲的,而低于欧盟国家援助“最低限度”门槛的补贴被认为是非扭曲的。
新华社雅加达1月2日电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1月2日对印度尼西亚正式生效。 印尼贸易部长祖尔基弗利·哈桑此前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企业可通过原产地证书或原产地声明申请优惠税率。哈桑表示,RCEP将使地区出口货物流动更加顺畅,让企业从中受益。他说,RCEP有望通过增加商品和服务的出口,促进区域供应链发展,减少或消除贸易壁垒,促进该地区技术转让。 2022年9月,印尼完成了相关核准程序。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2022年1月1日生效实施,是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协定。 信息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