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商标在俄罗斯险被一名商人抢注,中国120多家玩具礼品企业在智利遭遇商标批量抢注,“大宝”商标在美国、英国、荷兰、比利时被他人抢注,“大白兔”商标在美国、英国、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遭遇抢注……近年来,中国企业在海外遭遇商标抢注的事件屡见不鲜,引发企业、商标业界乃至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等各方的持续关注。日前,中华商标协会发布2019上半年企业商标国际抢注预警报告,其中显示2019年上半年,企业商标在海外被抢注的现象较2018年出现阶段性缓和,抢注范围亦有所收窄,但被抢注主体和抢注地域存在高度的重叠性和延续性,中国企业商标海外维权的形势依然严峻。
“商标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是现代市场的重要竞争工具,是企业商誉的重要载体,如在海外遭遇商标抢注,将会阻碍国内企业进入海外相关市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武汉大学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所所长宁立志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商标无小事,要做有心人,企业“走出去”,商标宜先行。
海外抢注无小事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加强,国产品牌在国际市场日渐引人注目,随之而来的是,我国企业的商标在海外被频繁抢注。”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表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超过80件中国企业的商标在印度尼西亚被抢注,有近100件中国企业的商标在日本被抢注,有近200件中国企业的商标在澳大利亚被抢注,商标抢注已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拦路虎”。
“商标抢注的目的可能有多种,如阻击竞争对手、谋求转让获得许可费、作为获得独家代理权的谈判筹码等,都可能会给相关企业到海外进行市场布局造成困扰,如竞争带来的市场排斥、高价转让费以及进入法律程序后的举证负担等。”宁立志表示,中国企业的商标在海外被他人抢注,抢注人可能意图用商标抢注的方式谋取直接非法经济利益,建立区域市场商业壁垒,防止其他品牌尤其是与其存在竞争关系的品牌进入其已经建立品牌保护的市场区域;同时,抢注人还可能出于利用被抢注商标的知名度赢得市场进行牟利,或者系以抢注商标作为筹码威胁获取品牌在对应抢注国家或地区的产品经销权,达到垄断当地市场的目的。
“商标的创造和培养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在现代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环境下,这一过程具有很大的风险。如果任由商标抢注者在另一国内无偿获取他人的劳动成果,那么对于原始商标的权利人来说是不公平的。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商标作为品牌的核心要素之一,对于我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能容许他人轻易抢夺。”北京市律师协会商标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部主任汤学丽表示,根据商标权地域性的规定,商标一旦在海外被抢注成功,被抢注商标的中国企业便不得在相关国家或地区使用此商标,否则便会存在商标侵权的风险。
“很多品牌在海外遭遇商标抢注纠纷后,往往会处于较为被动的境地,而且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商标制度存在一定差异,在确权纠纷程序成功追索商标权益的难度较大。”宁立志表示,商标在海外遭遇抢注后,中国企业进入相关海外市场可能需要花重金买回商标,甚至放弃相关市场,不仅会为企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还会影响品牌的国际化进程。
多方合力治“顽疾”
在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和我国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我国企业不断加快“走出去”步伐过程中遭遇的知识产权摩擦与争端也愈加复杂,我国企业商标在海外被抢注、商标权益在海外受侵犯便是其中之一。国家知识产权局曾在答复南存辉提出的关于防范商标在海外被恶意抢注的提案的函中表示,为了帮助我国企业更好地走向世界,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相关部门,加大对“走出去”企业商标等知识产权服务和支持力度,持续提升中国企业的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意识和能力。
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马德里商标注册体系,着力加大对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体系的宣传推广力度,积极推进商标国际注册便利化改革,实现了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的全程电子化,开放了商标审查协作中心及地方商标受理窗口的马德里国际商标收文权限,助力“走出去”企业进行海外市场商标布局。
与此同时,我国还不断完善企业商标海外维权沟通协调机制,大力加强与其他国家商标主管机构的交流合作,对有关企业海外维权提供官方协助,圆满解决了“HUAWEI”在非洲知识产权组织被抢注、“镇江香醋”在韩国被抢注、“孔子学院”商标在哥斯达黎加被抢注、“恒顺”在秘鲁被抢注、大批玩具企业厂名及商标在智利被抢注等多起纠纷。
为完善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进一步提高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对商标等知识产权纠纷防控意识和应对能力,今年7月,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成立。“该中心成立后,可通过建设海外知识产权纠纷指导专家库和公益律师团队等帮助我国企业提高海外遭遇商标等知识产权纠纷的解决效率和质量,还可通过建设海外知识产权纠纷数据库和数据分析机制等向‘走出去’的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纠纷防控和风险预警。”汤学丽表示。
虽有国家“保驾护航”,但在“扬帆出海”时,企业作为经营主体应首先规划好“航线”。“为了避免商标在海外遭遇抢注,我国企业在进军国际市场时,商标全球化注册与保护意识也要跟进,在踏出国门之前针对目标国家或地区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注册方式做好商标布局工作。”汤学丽表示,我国企业还应建立海外商标监测预警系统,以及时发现商标抢注行为,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本报记者王国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