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31日下午就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会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解决外国“卡脖子”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一些基础研究领域和前沿科技领域,我国还存在亟待突破的短板弱项,芯片、新材料、数控机床等关键核心技术面临外国“卡脖子”的威胁。美国对我国的高科技打压遏制不断升级,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近日拟联合日本、荷兰全面禁止光刻机对中国的出口,并全面禁止对华为公司的供货。 关键时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再次强调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为我国科技创新突破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必须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作用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无论是当年的“两弹一星”,还是移动通信实现3G突破、4G同步、5G引领,我国的科技创新举国体制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新型举国体制以社会主义制度为依托,具备集中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制度禀赋优势,能够助力推动具有自立自强性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如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开通,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世界最强流深地核天体物理加速器成功出束,“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首次实现千万核心并行第一性原理计算模拟,“墨子号”实现无中继千公里级量子密钥分发……这些重大项目成果、战略高技术成果正是来自新型举国体制下跨学科、大协作和高强度支持开展协同创新的研究基地及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战略科技力量。 新型举国体制通过突出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引入市场机制、高效配置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科技力量,提高了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效率。特别是在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中,新型举国体制能够协调不同的创新主体参与研发,既能够合力解决跨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又能够在资源的开放共享中汲取先进经验,可以大大加快科技攻关的进程。 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 当前,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而教育、科技、人才是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实现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高质量的教育,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必须依靠拔尖创新人才。在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中,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三者有机统筹一体推进,才能系统地、最大限度支撑现代化国家建设。 信息通信行业处于新一代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6G等正成为新一轮大国竞争的焦点,及时统筹这些尖端领域的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将有利于科技自立自强的推进。 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一体设计 改革开放40多年来,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中国迅速缩短了同发达国家在信息通信领域的差距,甚至在5G、量子计算、光通信等很多领域已经呈现出后来居上的态势。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实行科技创新,需要借鉴国外的创新经验,但更重要的是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要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其中,更加注重技术成果的商业实现,开放企业传统封闭式的创新模式,引入外部创新能力的开放创新就走到了前台,成为和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一体设计、协同推进的创新模式之一。 当前,全球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竞赛已全面展开,谁能前瞻谋划和重点部署,谁就很可能在新一轮全球竞争中抢占先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这就激励我们必须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一体设计,加快向源头创新、引领式创新跃升,向全球科技创新高地迈进。 坚持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 创新驱动本质是人才驱动,高质量发展需要一大批顶尖科学家、骨干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和大量的高素质产业技术人员,需要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能力,加快引进高端人才。同时,人才和产业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围绕产业链部署人才链,打造引才聚才“强磁场”,充分发挥以产引才的乘数效应,才能形成以才兴产的良好局面。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角的全球创新版图正在重构,前沿科技领域竞争更加激烈,各国围绕信息、生物、量子等前沿领域加速研发布局,加强技术、人才和产业等要素资源的争夺,技术保卫战、人才争夺战和贸易战此起彼伏。我们必须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协同发力,走出一条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来源:徐勇 人民邮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