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金耀初,1966年生,江苏吴江人,欧洲科学院院士、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IEEE Fellow)、国家特聘专家、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曾任芬兰科学院与芬兰国家创新局“芬兰杰出教授”、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洪堡人工智能教席教授”。分别于1988年、1991年、1996年获浙江大学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并于2001年获德国波鸿鲁尔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91年至1997年在浙江大学电机系任助教、讲师和副教授,1998年至1999年在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工业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1年至2010年在德国本田(欧洲)研究院任资深科学家、主任科学家,2010年加入英国萨里大学计算机系任计算智能讲席教授,2019年升任“萨里杰出教授”,2021至2023年担任德国比勒菲尔德大学工学院洪堡人工智能教席教授。曾任《IEEE认知与发育系统汇刊》主编,现任IEEE计算智能学会候任主席。2023年10月全职加入西湖大学工学院,受聘人工智能讲席教授,并创立“可信及通用人工智能实验室”。(来源:西湖大学官网)
从“乡村做题家”到全球知名人工智能专家
——记吴江籍西湖大学工学院人工智能讲席教授金耀初
今年10月19日,西湖大学宣布,欧洲科学院院士、洪堡人工智能教席教授、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计算智能学会候任主席金耀初已全职加入该校工学院,任人工智能讲席教授。
这一消息传出,多少令关注金耀初的人感到有些意外和惊喜。自2021年4月入选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洪堡人工智能教席教授”,在比勒菲尔德大学从事教学、研究工作以来,金耀初很乐于在朋友圈分享他在德国的工作与生活。
“一个是目前国内对人工智能产业非常重视,相关的研究也很深入;第二个,是因为在考察西湖大学后,感受到这里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12月17日,金耀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在杭州求学、工作多年,杭州是他非常熟悉的地方,回到这里“是一个很快的决定,也是一种冲动”。
“乡村做题家”做成工学双博士
金耀初1966年出生于平望镇胜墩村,家中兄妹五人。“透支”,这个具有年代感的词汇,是金耀初童年记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这种状况,直到改革开放后才有所好转。
金耀初的小学是在村小上的,初中的前两年也在村里度过。村里的老师主要是来插队的知青,或者复员军人,很多老师兼任不同的课,不同年级的学生会坐在一个大教室里。所以,“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对他来说并不是一句笑话。
1980年,他考上了初三,转到镇上的平望中学读书了。“那时候想法很简单,就要中考要考上中专,早点把户口迁出去。”金耀初说,成为“街上人”是那个时候很多农村孩子的愿望,因此他从那时候开始刻苦学习,并笑称自己成了“乡村做题家”。但能够实现“跳农门”的学生其实并不多,那时的中考录取率很低,升学的“赛道”很狭窄。
然而天不遂人愿,中考失利的金耀初在平望中学升入高中。在高中时,金耀初更加刻苦用功,并且逐步掌握学习方法。比如,他会建立“学习病历”,尤其是导致他中考失利的数学,将错题逐步整理出来,防止再出错。此外,金耀初还领悟到“主动学习”的重要性,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
主动和被动,境界两重天,后果也两重天。到高三时,金耀初已经稳居平望中学理科班成绩第一,高考时以该校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浙江大学电机系,并于1988年、1991年和1996年分别获得工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我或许应该学文科。”金耀初坦言,中学时期因为语文成绩不好、物理化学成绩不错,升学压力又大,所以最终还是选了理科。但他进入大学后,很大一部分时间花在阅读美国当代小说、外国文学欣赏和学习二外上,“从事工科非常需要文学和美学修养,而人文精神是做任何研究一个必不可少的基础。”在英国工作期间,金耀初经常在上下班步行期间进行诗歌创作。
金耀初人生的前18年在吴江度过。“我个人的成长当然离不开在中小学时期打下的基础。”金耀初说,父母给了他读书的机会,而有幸在中小学碰到许多对他特别照顾的老师,也是他一生的幸运,“我感觉,作为家长要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机会,作为老师对学生要负责,因材施教,一个都不能拉下。”
在浙大获得硕士学位后,金耀初留校任教,并在职读博。博士毕业后,他获得去德国访学一年的机会。在德国,金耀初发现在德国大学的理论和实际结合得比较好,因此他希望有机会能够深入学习。
1996年,金耀初决定赴德留学。已经30岁的他,在德国举目无亲,对科研领域的热爱,对物质生活的淡泊,让他的博士学习生涯变得充满乐趣。因为在德读博期间曾中断学习,去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做了一年博士后研究,2001年获得波鸿鲁尔大学工学博士学位时,金耀初已经35岁。
在梦开始的地方继续追寻人生梦想
2001年,金耀初进入德国本田(欧洲)研究院工作。在本田(欧洲)研究院,金耀初感觉如鱼得水。
“一方面研究院既贴近应用又重视基础理论,这比在高校做科研要更具有优势。”金耀初说,另一方面,本田(欧洲)研究院也有着灵活的机制,他和他的团队如有一些新的研究思路,就能获得科研经费支持,同包括欧洲、美国和新加坡在内的高校进行合作。
到了研究院工作后期,金耀初感觉到了对于个人发展的“天花板”。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由于不能自由地参加学术交流,也由于合作项目的指向性太强,虽然在研究院已经做到了资深科学家和主任科学家,他还是决定离开,回归大学。
2010年,金耀初加入英国萨里大学计算机系任计算智能讲席教授。萨里大学拥有世界著名的人工智能、移动通信和卫星空间技术等研究中心。在萨里大学,金耀初教书育人,培养了不少博士生,同时也做着自己感兴趣的研究。2019年,金耀初升任“萨里杰出教授”。
金耀初在萨里大学的博士生朱航宇告诉记者,“在学业上,金老师对我非常严格,基本上一个月需要提交一次报告。”朱航宇博士毕业后在江南大学任教。
2021年6月,金耀初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也是在同一年,金耀初获德国联邦教研部的“洪堡人工智能教席奖”,回到德国担任比勒菲尔德大学工学院洪堡人工智能教席教授。疫情期间,由于国际旅行受到限制,让金耀初有了更多的时间静心工作,把以往二十年的研究成果整理出版了三本专著。
2022年底,金耀初通过朋友介绍,结识了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教授。在电话里聊了几次后,今年3月,金耀初到访西湖大学,跟西湖大学的管理层和工学院的同事进行了深入交流,很快就作出了全职加入西湖大学的决定。
在西湖大学官网金耀初博士的页面上,醒目地写着几句话:“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加入西湖大学,在我梦开始的地方继续追寻人生的梦想。”
加入西湖大学后,金耀初成立了“可信及通用人工智能实验室”。金耀初说,“可信及通用人工智能实验室”将在两个方向发力:一是人工智能在过程工业和制造业中的应用,特别关注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及隐私保护能力;二是从生物自然演化和发育过程获取灵感,研究新型的通用人工智能技术。
“我会在西湖大学建造一个‘伊甸园’(EDEN,Evolutionary Developmental Neural Systems),结合机器人技术、脑-体协同演化发育模型和大模型技术,模拟生物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演化,探索自主学习和类脑智能的产生机制。”金耀初说。
“各种工作只是分工不同,没有高下之分”
在国外学习、工作的27年,金耀初一直在演化计算、神经网络、计算生物学、计算神经科学、机器人等交叉领域从事算法及应用研究。
“我的主要研究方向简单地说是研究特定的人工智能技术,解决不同领域中复杂的优化、决策和控制等问题。”金耀初举例说,设计一架飞机的发动机时,既要求能耗最低、又要排放最少,这些要求往往相互矛盾,无法同时满足,评估发动机的上述性能需要借助于很耗时的计算机仿真,或者花费很高的物理实验,“我和我的团队的工作就是开发一系列算法,花最小的代价、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最为合理的设计。这需要有机地结合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各种技术。”
金耀初认为,我国在这一轮的人工智能竞争中的优势,是政府对各个产业进行了充分的布局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数量与质量、对人才的吸引力还不及美国,对人工智能发展非常重要的计算资源依然受制于美国。”金耀初说,除此之外,我国中小企业对人工智能的研发投入的积极性依然不高,科研环境也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
产业竞争归根到底也是人才的竞争。如何营造优厚的环境,让更多人才脱颖而出?“首先,大学、企业及政府部门不应该公开设置针对‘第一学历’的条条框框和人为障碍。”金耀初认为,高校招聘教师时,应该主要看候选人在博士及博士后期间的研究成果,而不再是“第一学历”,因为研究成果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的研究能力和潜力。
“此外,社会应该提供多样性的成才途径,即让不同的人才有不同的成长环境和不同的成长时机。”金耀初说,“社会共识”也非常重要,需要形成一种文化和社会认知,各种工作只是分工不同,没有高下之分。政府和企业应该给不同的岗位、职业都提供基本的医疗、社会保障。
吴江全域纳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处于国家战略前沿,民营经济发达,产生了丝绸纺织、电子资讯、电缆光缆和新材料四大千亿级产业,智能制造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长期关注家乡媒体的金耀初,说起吴江发展现状,如数家珍。
“智能制造,顾名思义是人工智能在制造业的深入应用,所以在信息化、数字化的基础上,深入结合、应用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十分重要。”金耀初说,他的研究领域一直跟制造业、流程工业有着很紧密的结合,相信这些研究成果,也将会有助于家乡相关产业和企业的发展。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