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将跟进各领域2021年上半年世界科技发展态势,敬请关注全球技术地图,获取前沿资讯。
导读 2021年上半年,全球科技发展大环境较2020年更加复杂动荡。中美博弈升级演进,美对华呈现全面精准的科技打压态势;疫情在部分国家持续肆虐,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心某些产业带来了“断链”冲击,动摇了单纯从成本角度构建全球化供应链体系的根基;各国加强对气候治理及减碳的承诺,加速绿色和数字化转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全球气候变暖成为当今世界重大而紧迫的挑战问题。同时,各国强化对信息、生物、能源和先进制造等领域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部署,人工智能、量子、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持续深入发展,若干前沿科技领域出现重大突破。 美对华科技竞争全方位体系化展开,欧盟态度摇摆,全球科技发展环境日趋动荡恶化 美国拜登政府延续对华强硬态度,视中国为最重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将科技领域视为未来中美竞争博弈主战场,积极联合盟友,构筑孤立中国的科技环境,全方位、体系化遏制中国科技发展。 一是将推动对华战略竞争和科技博弈的核心思想落实到若干法案和政策中。 拜登政府“临时国家安全战略方针”“2022美国政府财年预算”等政策突出印太战略和对华竞争。今年1月至6月初,美国国会提出的涉华法案多达153项,如《2021年中国技术转让控制法案》《迎接中国挑战法案》《阻止中国共产党参与电网法案》《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等,尤其是美参议院已表决通过《2021美国创新与竞争法案》,一旦签署,美对华遏制思路举措将全面落实。 二是美国联合盟友围堵制衡中国,欲将中国排除在国际规则制定之外。 拜登利用G7峰会制定新的国际贸易体系和规则,意图将国际事务垄断至美西方集团。5月5日,七国集团成员国同意把全球最低企业税率设为15%,并将在改革国际税收规则、取消数字服务税等领域进行协调,就营造低税收、低成本的引资环境与中国展开竞争。 三是美国加速推动关键技术领域多边出口管制和供应链转移重构,以便精准打压中国。 例如,上半年,拜登政府接连出台系列政策,分别与日韩及中国台湾签署了一系列协议和备忘录,主导成立美国半导体联盟,以把控半导体行业未来发展方向,打造去中国化的半导体供应链。 欧盟在中美之间战略选边态度虽有摇摆,但在高新技术领域对我正采取更多的抑制政策。2020年最后一天,欧盟宣布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表现出与中国合作的意愿。2020年初成立了促进芯片业自主发展的欧洲芯片联盟,以降低对美依赖。但是,3月17日,欧盟又积极参与“新疆人权”议题,对华实施30年来的首次制裁,冻结《中欧投资协定》议案,并宣称将其作为促使中国“改善人权保护”的杠杆。此外,欧盟多国虽然与美国间存有分歧,在贸易、气候谈判等领域对我有着利益诉求,但在高新技术领域对华政策收紧。随着美欧成立贸易和技术委员会(TTC)等一系列针对中国措施的陆续出台,欧盟在高科技领域配合美对华战略遏制意图凸显。 新冠疫情治理效果成为影响各国经济产能复苏的关键因素,并深入作用于国际供应链、市场和地缘政治关系 大国持续布局发力重要前沿技术领域,部分技术实现重要突破 气候治理压力下各国加速绿色转型,大力发展绿色技术并推动产业升级 国际“碳中和”共识范围扩大。美国重返《巴黎协定》,承诺“2035年实现无碳发电、2050年实现碳中和”。欧盟理事会、欧洲议会及各成员国就《欧洲气候法》达成协议,确立其“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日本通过《全球变暖对策推进法》,明确提出“2050年实现碳中和”。据统计,已有超过130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零碳”或“碳中和”目标,10余个国家已立法或处于立法状态中。 各国积极推动国家绿色转型,提出减排目标和战略并推进立法,加强顶层设计,出台刺激性政策。 一是大力投资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技术。美国能源部投资1.28亿美元支持生物能源技术、氢和燃料电池技术、先进发动机技术、能源储存技术;拜登政府2022财年预算中12亿美元用于气候和清洁能源研究;欧盟2022财年预算中19亿欧元用于环境和气候行动;英国核工业委员会发布《氢能路线图》并推出“英国氢能计划”,计划大规模生产绿氢、建成全球首个纯氢气供应管道。德国投资逾80.5亿欧元于70余个氢能项目,推进氢能基础研究等。 二是加强能源基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美国投资超过200亿美元用于能源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升级电网、发展清洁电力;欧盟提出于2030年前建立1万处碳中和设备,宣布投资220亿欧元以推动欧盟数字化和绿色化双轨转型。 三是在全球气候谈判、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中争夺主导权。美国拜登政府发布《2021年贸易议程》及《2022财年政府预算提案》,称美国将设立边境碳调整税、加强可持续可再生能源供应链、增收外国化石燃料收入税。欧洲议会通过“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议案,拟于2023年起对进口商品征收碳关税;美欧发起设立欧美贸易与技术委员会(TTC)并内设气候科技与绿色科技工作小组,合作开发国际化兼容标准。作为全球目前最大碳排放国,我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我应认真研究应对美欧发达国家形成基于碳定价的“气候俱乐部”后,与西方国家合作和博弈的立场及方式,防止话语权、规则权缺失,带来产业竞争力下降。
文源:全球技术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