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苏州不断深化知识产权强市建设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近日,苏州市政府召开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
会上发布了
《苏州市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白皮书》
白皮书包括了
2020年和“十三五”期间
苏州市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
苏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状况
一起来看!
01
知识产权创造量质并举
截至2021年5月底,苏州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72.96件,位居全国第五,万企有效注册商标企业数1111.65家,版权作品登记超45万件,3件地理标志产品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
“十三五”期间,新增专利授权超40万件、发明专利授权超5万件,较“十二五”末分别增长了7%和100%;PCT专利申请超1万件,是“十二五”末的4.4倍。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金奖苏州取得重大突破,共获4项金奖,占全省金奖总数的三分之二,“十三五”期间累计获专利奖163项,居全省第一。
02
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成效凸显
“行政、司法、仲裁、调解”快速协同大保护工作格局初步形成,中国(苏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成功建设运行。市场监管、检察、公安、海关、版权等部门持续开展“护航”“雷霆”“剑网”“龙腾”等专项行动。
“十三五”期间,全市知识产权相关部门累计查处知识产权违法案件8607件,全市法院审结知识产权民事案件18764件,进一步强化了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03
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显著提高
实施知识产权强企培育工程,151家企业成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全省第一。建立6家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有效促进产业健康发展。设立江苏(国际)知识产权运营交易中心。设立首家“企业上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知识产权运营引导基金放大财政资金40余倍。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额超145亿元,惠及中小企业超300家。建设全链条、全生态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入选国务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试点“最佳实践案例”在全国推行。
04
知识产权服务效能持续提升
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资源集聚作用明显,全市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近1200家,形成了完善的知识产权服务产业链,服务领域向高端化、国际化延伸。
05
知识产权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全国首创知识产权引才政策,建立知识产权人才培育体系。开展各类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全社会知识产权氛围日益浓厚。
01
苏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
创新引领优势明显
“十三五”期间,发明专利申请量超15万件,授权量超3.7万件,均占同期总量的近2/3,年均增速均超同期全部产业3个百分点。
截至2021年5月底,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发明专利量共53054件。
02
苏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
创新主体实力增强
2020年,发明专利申请人近2万家、发明人规模超13万人,分别以15%和23%的年均增速稳步增长。
03
苏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
专利密集程度不一
新材料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有效发明专利量之和占总量的近一半,为第一梯队,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和生物产业为第二梯队,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为第三梯队,数字创意产业和相关服务业为第四梯队,呈现了2-3-2-2阵型。
04
苏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
仍需加强布局
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激烈,北京、深圳、上海专利总量居全国前三。苏州新材料和节能环保产业专利规模居全国第三,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居全国第四,新能源产业位居全国第五。
近年来
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
还大力实施知识产权强企培育工程
不断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综合实力
取得明显成效
▼
✔151家企业成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
✔37家企业实施市知识产权登峰行动计划项目;
✔全市企业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和有效专利拥有量占比均超过总量的90%。
为彰显苏州重点企业
创新创造实力,激励创新
现按照有效专利拥有量和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
分别遴选出前100名
形成
“苏州市专利密集型企业百强榜”
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企业吧~
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
即可下载查看
苏州市专利密集型企业百强
呈现出了以下特点
↓ ↓ ↓
❖百强企业专利集聚度高
❖百强企业创新集聚度高
❖百强企业产业集聚度高
❖百强企业地区集聚度高
接下来
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
将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
全面开启苏州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新征程
将苏州建设成为
制度完备、体系健全、环境优越的
知识产权要素集聚和知识产权保护的两大高地
来源:苏州市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