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苏州市光电产业商会综合赋能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人才强业 产业科协
人才强业

“两弹一星”元勋王大珩,永远的追光者!

发布日期:2022-02-13      来源:光电产业网      作者:苏州市光电产业商会      阅读:1119 次

1644815345775577.jpg

王大珩(1915.2.26——2011.7.21),祖籍江苏苏州,生于日本东京。应用光学专家、教育家,中国光学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8年赴英国留学。历任大连大学教授、中科院仪器馆馆长、长春光机所所长、国防科委十五院副院长、中科院技术科学部主任、中科院空间科学技术中心主任、国防科委副主任等职。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院士),1985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曾任中国科协副主席,北京市科协主席,中国光学学会、中国计量测试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国际计量委员会委员。是中共十二大代表,第三至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1979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名列首位;1994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0年获首都首届精神文明建设奖;2001年获“‘863’计划特殊贡献先进个人”称号。
自2020年7月10日,苏州科学家日设立以来,苏州以一座城市的名义,礼敬各路英才。今天,“科普苏州”将继续给大家带来苏州院士系列。从苏州院士故事,读懂苏州。


01.


王大珩祖居苏州齐门,父亲王应为留学日本,回国后任职青岛观象台,是我国早期的地球物理和气象学家。母亲也极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幼年时,父亲用筷子斜插入水杯中,告诉他,这就是折光现象。在他小学时就带去参观地磁观测,在初中时进行气象观测实习。在父亲的辅导下,他提前学完了中学数学和微积分。1932年毕业于青岛礼贤中学,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在叶企孙等名师的教育熏陶下,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而且学会了从事科学工作的思想方法。1936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微信图片_20220214130931.jpg

1936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生合影(前排左一王大珩)


1938年,王大珩考取公费留学生,进入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应用光学系,不久便发表《在有球差存在下的最佳焦点》,提出了以优化概念进行光学设计,以低级球差平衡残余高级球差并适当离焦的论点,至今为大孔径小像差光系统像差校正和质量评价的最佳依据。获硕士学位后,进入谢菲尔德大学攻读光学玻璃理论,这时恰有机会去昌斯玻璃公司工作,他放弃攻读博士学位,进入该公司。他看到稀土光学玻璃色散率小、折射率高等优越性,发展出了稀土光学玻璃系列,成果很快被昌斯公司纳入生产计划。王大珩成为英国研制稀土光学玻璃第一人,设计的V棱镜精密折射仪获英国科学仪器协会青年仪器发明奖。


1948年回国后,王大珩先在上海耀华玻璃公司任研究室主任,随即赴解放区,在大连大学任应用物理系主任。1952年,调往长春筹备中科院仪器馆(后改组为长春光机所),出任仪器馆馆长。他团结、组织来自全国各地的技术人员,建立光学物理、光学玻璃和光学机械三个实验室和两个实验工厂。领导并参与研制出“八大件一个汤”(指角秒高精度经纬仪、万能工具显微镜、多臂投影仪、中型电子显微镜、大型石英光谱仪、红外望远镜、高温金相显微镜、中子晶体谱仪和在第一炉光学玻璃的基础上研制出的20余种系列的颜色光学玻璃),建立起全套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并完善了该所从事光学工程的设计及工艺基础,使我国光学仪器从仿制走上自行设计制造的道路。中国第一台激光器诞生于长春光机所,王大珩在解决晶体与氙灯的结构设计中起了重要作用。


微信图片_20220214130937.jpg

光学“八大件”:大型电子显微镜、高温金相显微镜、万能工具显微镜、多倍投影仪、大型光谱仪、晶体谱仪、高精度经纬仪、第一台光电测距仪


王大珩主持长春光机所业务30多年,从该所中分出人员先后组建上海光学仪器厂、西安光机所、上海光机所、成都光电所、安微光机所。这些机构都已成长壮大,并以不同专业特色,构成中国光学的骨架,使中国应用光学、光学机械及光电技术和光学工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形成了可跻身于世界之林的研究制造队伍。2008年,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由长春光机所负责筹建和管理运行。

微信图片_20220214131022.jpg

1980年5月,时任哈尔滨科技大学校长王大珩(左三)受到邓小平同志接见


02.


1956年,国务院组织编制《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王大珩任仪器仪表项目和计量技术项目组长。此后,指导光度、温度、长度、电学等计量基础研究,为计量院的成立建立了基础。在彩电攻关中,为了解决彩色复现问题,他撰写《彩色电视中的色度学问题》,并培养彩电专业人员。还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米制公约组织,出任国际计量委员会委员。


1960年后,王大珩领导并参与建立国防工程光学,包括空间光学、激光技术、光学计量等。主编我国第一个遥感科学规划;研制出靶场及测量船上用光学设备、空间环境太阳模拟器、核爆火球观测高速摄影机、空间侦察设备等;研制成功精密跟踪电影经纬仪,开创我国自主设计制造大型精密光测设备的先河。此外,还独立解决了测量船远洋平稳跟踪、抗干扰变形等难题。


1986年,王大珩与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联名向中央提出国家发展高技术计划的倡议,得到中央领导的批准,形成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即“863”计划)。

微信图片_20220214131101.jpg

“863 计划”四 位倡议者合影

左起: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


王大珩关心、指导我国所有的大型光学项目,如2.16米望远镜和1.56米望远镜的鉴定会都是他主持的。我国自主创新研制的世界上最大口径的大视场光学望远镜——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是又一项国家大科学工程项目,王大珩也一直关注着,并担任项目科技委委员。


作为中科院技术科学部主任,王大珩倡导并组织院士主动开展科技咨询。他自己的目光也超越光学,和王淦昌院士共同向国家建议开展激光核聚变研究,和张光斗等五位院士一起倡议成立中国工程院,建议我国尽早发展大飞机,高度重视纳米技术,还和吴文俊院士共同建议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


1644815532400568.jpg


03.


王大珩还是杰出的教育家。他在大连创建应用物理系,在长春亲自领导组建光学设计组,举办全国光学设计训练班,培养出不少卓有成就的光学科学家。他创办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今长春理工大学),担任首任院长;组建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今哈尔滨理工大学),担任首任校长;建议设立光学工程专业;创建了中国光学学会、中国计量测试学会,担任理事长;出资设立中国光学学会科技奖,经中国光学学会改名为王大珩光学奖。他被誉为“中国光学之父”。


王大珩的夫人顾又芬教授是长春白求恩医科大学的儿科专家。他们深爱着祖国,在儿女王兢、王森、王赫相继获得博士学位后,王大珩作诗《喜看子女学有所成》:“异国风光好,莫忘民族心。须当爱国者,志把中华兴。”


2010年2月26日,国家天文台发现的1997CP28小行星被命名为“王大珩星”。



END

文章来源:《苏州院士》
编辑:文刀

科普苏州


原创 苏州院士系列 科普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