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南版图上
“可敌千浦”的吴淞江
一头牵起太湖的浩淼,一头连着浦江的繁华
是长三角一脉相通、
山水相依的天然见证
在苏州版图上
“丝绸之府”吴江,坐拥千河百湖
生态基底是一块世界级的料子
是长三角萃精聚华、
共书锦绣的最美卷轴
东南形胜,今更不同。
从35.8万平方公里规划宏图到22.5万平方公里核心承载,从2300平方公里生态示范到660平方公里启动先行,时代召唤、万众期待,要让吴江这块丰沃土地,成为播种制度创新的试验田、绿色创新发展的引领者、人与自然和谐的宜居地;国之重托、千载难逢,要把吴江这方奇迹之地,推向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最前沿,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
托付的目光,必然落在坚韧的肩膀。
2022年,面对非同寻常的艰难开局,吴江顶住了周边地区疫情外溢的巨大压力,牢牢守住全省全市疫情防控“南大门”,经济运行彰显韧劲,呈现稳中有进良好态势。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74亿元,同比增长0.7%,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幅、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均高于苏州全市。
2022年,面对特殊年份的特别担当,吴江站在构筑“双循环”、打造“双链条”的高度,自觉担负起服务长三角的责任,推动汽车零部件关键配套企业的协力同步复产,有效激活长三角地区汽车制造产业的整体复苏,力保供应链稳定、产业链安全。
能挑千斤担,不挑九百九。吴江作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重要片区,承担着战略先行、示范引领的重要职责。寒暑相推,而岁成焉。近三年来,在这片静美水乡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成果显著,吴江入选一体化示范区制度创新和项目建设典型案例数连续两年位列“青吴嘉”三地首位,英诺赛科、恒力长三角国际新材料产业基地、鼋荡生态岸线贯通工程等一批标志性重大项目落地。一体化“新动能”落子如飞,一体化“新优势”加速集聚。
期待的目光,必定落在腾飞的翅膀。
吴江拥有电子信息、丝绸纺织和装备制造三个千亿级产业,电梯和纺织两大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这里有9万家民企扎根,诞生了2家世界500 强、6家中国民企500 强,有22 家在境内外上市,这样的规模和质量放在全国都是令人羡慕的。
吴江湖荡水网纵横,水域面积占比近四分之一,列入省级保护湖泊数占全省的 63%,太湖岸线47公里,水质好、空气好。东太湖百里风光带、太浦河沪湖蓝带、环鼋荡美丽湖泊群交织辉映;大运河吴江段岸线绵长、遗产丰富,与古镇古村共同勾勒出江南水乡迷人风貌,这样的颜值和本底放在全世界都是令人向往的。
这是“力与美”的珠联,“刚与柔”的璧合。
这是吴江担负重托、迎接挑战的最强底气,行稳致远、腾飞跃升的最深底蕴。
今年恰逢吴江撤市设区十周年。十年,吴江GDP 接近翻倍,推动主城GDP占全市的比重从原来的三分之一提升到近一半。 十年,吴江融入主城的步子越迈越大,融入长三角的进程越来越快,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意识越来越强。下一个十年,这样的势头如何更猛一点,这样的格局如何更大一点?下一个十年,如何在市内全域一体化中找到协同发展的新路径?如何以生态示范的“先手棋”,下好长三角一体化的“一盘棋”?
在现代化建设开局之年的关键时刻,7月27日,苏州市委常委会专题调研吴江区工作时,为吴江下一步发展锚定了新目标、提出了新路径:要切实担负起重大使命,按照省委“高标准建设一体化示范区,不断增强引领示范效应”的要求,彰显特色、做强优势,在一体化示范区建设中走在最前列。全力推动太湖新城建设和汾湖高新区发展,推动民营经济在产业创新集群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率先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高品质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不断擦亮“乐居吴江”品牌。
这为吴江发展确立更高目标、明确了主攻方向,也是吴江“再出发”的强大动力、“再起跳”的强大支撑。苏州也将举全市之力支持推动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助力吴江打造“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
手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副“好牌”、一体化示范区这张“王牌”,吴江区已谋定而动,瞄准“世界级水乡人居文明典范”愿景,紧抓示范区建设国家战略和“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建设重大部署交汇叠加的重要机遇,全力融入市域一体化,全面推进空间重构、资源重组、品质重塑,示范引领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当好江苏窗口、苏州窗口。主动对标世界级湖区定位,抓机遇、扬优势、补短板,打造生态绿色是底色、创新引领是亮色、文化底蕴是彩色、高质量发展是成色的“创新湖区”“乐居之城”。
今天
站在汾湖高新区管委会顶楼平台眺望
青浦、吴江、嘉善三地交汇
绿意盎然、碧水泓澄
吴江如同一枚镶嵌在长三角的美玉
绿色发展理念的天然雕饰
让这块江南美玉的底色更加纯净、
轮廓更富韵味、内涵充满遐想
我们坚信
在不远的将来
这片苏州的“诗与远方”
一定会成为长三角一体化的
“流量担当”
来源:苏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