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苏州市光电产业商会综合赋能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人才强业 产业科协
人才强业

人到苏州才有为 | 《党建研究》关注苏州人才工作!

发布日期:2022-05-11      来源:光电产业网      作者:吴江光电产业科协      阅读:630 次

好消息!

近日,《党建研究》2022年第5期

刊发了《努力打造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

为苏州人才工作点赞!

微信图片_20220516093926.png

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

浏览全文吧

努力打造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


江苏省苏州市委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坚定不移落实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将人才资源作为最宝贵的资源,着眼“人到苏州才有为”,努力打造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不断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目前,全市人才总量超过321万,自主申报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创业类数量连续9年位居全国首位。



坚持发展导向,以更大决心用好人才资源,让“人到苏州才有为”的目标更鲜明。



苏州市委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夯实创新发展的人才基础。



突出党管人才抓统领。

充分发挥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作用,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广泛调动各方面参与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用好考核指挥棒,连续13年开展县级市、区人才科技评价监测工作,细化人才生态建设关联指标和宏观绩效指标,既看存量也看增量,既横向比也纵向比,引导全市各地将战略资源摆上战略位置。


围绕国家战略抓布局。

融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沿沪宁创新带和环太湖科创圈建设,培育打造一批人才创新发展带;强化长三角区域人才合作,探索开展外国高端人才互认、创新券通兑等工作,首张“上海市海外人才居住证”花落吴江。


立足优势产业抓推动。

加快形成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依托高效能创新网络,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创新机构,不断开拓人才施展抱负、大展作为的空间;聚焦先进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定向集聚各类紧缺人才和创新团队,纳米新材料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集聚超20个院士团队、7万多名产业创新人才。



坚持全球视野,以更大格局拓宽引才之路,让“人到苏州才有为”的基础更厚实。



苏州市委始终将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位置,抓住全球人才回流契机,结合本地产业规划,积极搭平台、建载体,着力构建高端人才来苏州创新创业的“高速路”。


以高端平台架桥铺路。

连续13年举办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累计吸引4万多名全球高端人才带项目、带资金、带技术来苏对接,引进项目9000多个;主导发起“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创始成员拓展至26个国际组织和国家,吸引冷泉港实验室在苏设立首家海外分支,成功举办200多场高端学术会议。


以优势产业强磁吸附。

以获批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为契机,同步编制产业和人才规划,同步绘制产业图谱和人才地图,助推产业集群与人才集聚耦合发展,仅生物医药领域就集聚104位国家级人才、6万多名产业创新人才。


以优质载体外引内育。

聚焦“卡脖子”技术攻关,大力推动姑苏实验室、太湖科学城、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等重大科创载体建设,建成市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79家;全面深化名城名校、大院大所融合式发展,累计引进各类院所超130家,发挥苏州大学、南京大学苏州校区等作用,深入推进国际人才本土化、本土人才国际化。



坚持开放理念,以更大魄力改革机制之难,让“人到苏州才有为”的动力更强劲。



苏州市委始终坚持遵循市场规律,在人才流动、评价体系、激励机制等方面以更为开放包容的理念寻求突破、“以软治硬”,充分激发来苏州创新创业的人才活力。


破除人才流动壁垒。

研究出台外籍人才出入境和停居留便利措施,探索入境邀请、工作居留、永久居留、入境等全流程一体化技术移民引才制度;创新开展“离岸孵化+飞地引才”,鼓励信达生物等企业“出海”建立研发机构,实现“研发在海外、转化在苏州”。

完善人才评价体系。

向企业、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开放职称评审权限,首推中德专业技术人才职业资格“双向互认”,率先发布344项国际职业资格比照认定目录,157人获得国内职称证书,全面打通海内外人才评价体系对接通道。

改革人才激励机制。

大力推行“揭榜挂帅”“赛马”制度,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由中科院院士等领衔的7个团队成功揭榜;出台优化科研管理若干措施,支持科研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需要自主组建科研团队,探索开展科研经费“包干制”改革,赋予科研人员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更大经费支配权,充分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坚持同心同向,以更大力度涵养“苏式”生态,让“人到苏州才有为”的品牌更优质。



苏州市委始终注重打造更为鲜明的城市气质,以人为本优化服务保障,增强吸引人才、成就人才的城市魅力。


#

营造“苏式”爱才氛围。

制定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遴选建立重点联系专家信息库,实现重点团队、重点人才联系服务全覆盖;首设“苏州科学家日”,建立和完善人才特聘顾问制度,发出尊重人才、致敬科学家的“苏州宣言”。

#

推出“苏式”便捷服务。

创新打造“苏show才”政策服务一点通平台,为人才提供更加贴心的“不见面”服务体验;率先建成全国唯一、中组部挂牌的中国创业人才投资中心,集聚各类创投机构设立基金434支,管理资金规模达4500亿元,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最强金融支撑。

#

打造“苏式”宜居环境。

3年内提供不少于10万套人才公寓;在科创载体、高层次人才集中区,布局建设高品质人才社区,按照国际化、最江南标准打造城市景观,努力形成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生态。


来源:苏州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