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苏州市光电产业商会综合赋能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人才强业 产业科协
人才强业

陈敬熊院士,走好!

发布日期:2022-03-16      来源:光电产业网      作者:吴江光电产业科协      阅读:472 次
中国工程院院士、电磁场理论和天线设计专家陈敬熊,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3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截图20220323092723.png


陈敬熊,1921年10月出生于浙江省镇海县,1947年6月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电机系,1950年6月在上海交大电信研究生毕业。曾担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二研究院研究员,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二研究院23所副所长,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微信图片_20220323092728.png


陈敬熊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起,一直从事电磁波地面波传播、电磁场理论、天线与微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他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麦克斯韦尔方程的直接解法理论,解决了大量微波技术和天线工程中的理论问题,为我国国防通信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是我国制导雷达天线设计早期开拓代表人物之一

微信图片_20220323092732.png


陈敬熊是我国第一代航天人,曾为我国第一枚国产地地导弹研制导弹天线,让“1059”导弹成为“有的之矢”;带头攻克了我国第一枚地空导弹“543”制导站的研制难题,该制导站应用在红旗一号、红旗二号、红旗二号甲武器系统,承担起新中国成立初期保卫祖国领空的神圣职责;在我国空天防御系统研制起步期承担起“101”雷达、“102”雷达、“715”雷达的研制任务,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相控阵雷达等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1954年,陈敬熊第一次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其中写道:“要想中国富强起来,一定要有发达的科学技术为前提……”在与科研相伴的70余年里,他始终秉持着这样的理想而不懈努力。(李苑)


先生千古,一路走好!


微信图片_20220323092736.jpg





送别!又一巨星陨落……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获悉,我国电磁场理论与天线技术专家,原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二研究院二十三所副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敬熊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3月16日3时5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微信图片_20220323092741.jpg

我国电磁场理论与天线技术专家,原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二研究院二十三所副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敬熊。来源:中国航天科工集团

  陈敬熊是我国天线理论和制导雷达天线设计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开创性提出了麦克斯韦方程直接求解法,解决了我国第一代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天线关键技术问题,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国防科技委员会重大成果二等奖、航天工业部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航天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为我国电磁场理论与微波技术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评为“北京市科学技术先进工作者”、航空航天部“有突出贡献专家”“优秀研究生导师”,被授予中国航天事业50年“杰出贡献奖”,获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微信图片_20220323092745.jpg

我国电磁场理论与天线技术专家,原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二研究院二十三所副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敬熊。来源:中国航天科工集团


  据了解,陈敬熊曾为我国第一枚国产地地导弹研制导弹天线,让“1059”导弹成为“有的之矢”;带头攻克了我国第一枚地空导弹“543”制导站的研制难题,该制导站应用在红旗一号、红旗二号、红旗二号甲武器系统,承担起新中国成立初期保卫祖国领空的神圣职责;在我国空天防御系统研制起步期承担起“101”雷达、“102”雷达、“715”雷达的研制任务,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相控阵雷达等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来源:人民日报




送别!又一巨星陨落……


今天,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敬熊逝世,

享年101岁。

陈老是电磁场理论和天线设计专家,

也是中国第一代航天人。


1647999067576815.jpg

图为陈敬熊院士在书架前留影。(航天科工二院23所供图)

年少时,

他曾因抗日战争两度失学,

因此明白科技自立才能自强。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

他解决了坑道战通讯难题,

为传递军情赢得宝贵时间;

中国第一代地地导弹

“东风一号”天线的理论基础由他奠定,

从此为中国导弹安上了锐利的“眼睛”;

在他的带领下,

中国第一代地空导弹武器系统

“红旗一号”制导站天线实现性能飞跃,

扛起保卫祖国领空的职责;

他牵头我国防御系统初期多个雷达的建设,

填补多项技术空白……


1954年,

陈敬熊第一次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

其中写道:

“要想中国富强起来,

一定要有发达的科学技术为前提……”

在与科研相伴的70余年里,

他始终秉持着这样的理想而不懈努力。


90多岁时,

陈敬熊还坚持学习和研究,

用自创的数学算法推导公式。

在为北航讲授“电磁波理论”时,

因没有现成的教材可用,

陈敬熊动手编写了《电磁波理论》。

“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

是他对自己的要求。


历经磨难,

他自立自强为新中国的科研建设贡献力量;

挚爱数学,

他用数学研究攻克复杂难题;

与党同龄,

他一生不懈追随党“为人民服务”

……


巨匠虽陨,精神永存!

致敬,送别!



陈敬熊院士,一路走好!

来源:新华社微信综合,央视新闻微博、光明日报微博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