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苏州市光电产业商会综合赋能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党建引领 理想信念
党建引领

【城市商报】一颗质朴心书写大爱无疆

发布日期:2016-03-02      来源:光电产业网      作者:苏州市光电产业商会      阅读:435 次

【城市商报】一颗质朴心书写大爱无疆------记江苏“时代楷模”亨通集团掌舵人崔根良


 

  “没有一家企业肯冒险,中国光通信产业永远只能看外国人脸色,仰别人鼻息。亨通要做拓荒者!”“企业做到一定规模,企业的财富就是社会的财富,而不是个人的。”……

  在崔根良的个人语录中,有关责任意识的言论多次提及。在这位亨通集团掌舵者的眼中,一个企业的存在价值,并不是追名逐利,而是承载着党和国家的经济重托、关系着企业万千员工家庭的生存发展。与此同时,亨通还主动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将希望的橄榄枝伸向社会更广范围的弱势群体。

  崔根良,肩挑企业和国家双重责任,怀揣社会大爱之心,正履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使命和职责。

  □商报记者 崔阳阳


  A

  产业报国的“中国心”

  几十年的摸爬滚打,崔根良带领下的亨通集团,已实现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乡镇企业向国际光电缆行业翘楚的迅速腾飞。

  如今的亨通,员工从原先的38人扩大到1.2万人,年纳税额从87万元增长到超过10亿元,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完成商标注册,相继通过美国UL、FCC以及挪威、英国、法国等20多个国家的质量体系、环境体系、健康体系等各类国际认证。在全球30多个国家设立海外营销技术服务公司,在南美、南亚、东南亚、南非、欧洲等地拥有研发生产基地,产品及服务覆盖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亨通光电缆产品不仅在国内,即使在国际上都有着强大竞争力。2010年底,一条来自巴西的好消息响彻全国,全长1100公里、输送能力4000MW的500kV亚马孙河大跨越输电线路技术难题被亨通解决了。原来,该工程自启动以来就遭遇了大跨越、重雷区技术问题,曾多方寻求欧美日世界著名公司为其解决,却迟迟得不到承诺性答复。亨通人却通过几十次理论验算和模拟试验,凭借全球最长跨度、最大截面的亨通造OPGW完全解决了世界工程的难题。

  “外国人干不成的事,我们中国人干成了!”这个声音震撼了无数中国的心,这也正是中国民营企业家崔根良的拳拳“中国心”。在他看来,企业追求利润是眼前的问题,但把事业做大、打响民族品牌为国争光才是大事。自主开发国际领先水平的最大容量、最快速率、最低损耗光纤;自主研发成功光纤预制棒;自主研发中国航空航天、军工装备特种光纤、光纤导航系统等等,崔根良带领下的亨通人一次次打破国外技术封锁,破解国外企业垄断局面。据了解,亨通集团在神舟九号、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任务中,两次受到解放军总装备部的嘉奖;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科技项目190多项;拿到了2000多项国家专利、主持或参与150多项国家行业标准制定……这一切让亨通及崔根良声名远播。

  江苏省省长石泰峰曾经如此评价崔根良领导下的企业,“亨通作为一家民企,能把国家战略转变成企业战略,是民企中的第一家。”把企业的命运与国家战略紧密相连,这不仅是一名企业家的正确抉择,也是崔根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向党和国家的最高献礼。在创办企业的30多年中,他最为看重自己的共产党员身份,他的企业是在当地第一个成立党委、纪委、党校的民营企业。有人问,“一个民营企业,只要依法经营、按章纳税,把经营做好了,何必搞党建那套呢?”崔根良说:“黄沙、石子、水泥、钢筋,没有水,粘合不到一起,只有用水的力量,才能把它们变成坚固的混凝土。党建在企业里就像水,能够增强凝聚力,党建就是生产力!”

  在亨通集团,崔根良至今仍然担任着集团党委书记。针对企业不断壮大,员工越来越多,很难了解到一线员工的生活、工作、思想状况,崔根良首创了党员干部结对联系职工制度,规定从普通党员到支部支委,从车间主任到集团高管,每人都要结对联系一定数量的员工,确保联系结对全覆盖。多年来,亨通把党的队伍建设与岗位竞聘制度双向融合,推行人才双向培养,目前公司管理层80%以上是党员。亨通党建已形成党委是核心、支部是堡垒、小组是阵地、党员是旗帜,党委与基层支部党建工作推进两级体系。

  正是卓有成效的党建工作,使得集团内1000多名党员就像1000多面旗帜,高高飘扬在集团各子公司内,成为各条战线上的先锋,“为集团奋斗,为党争光,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奉献”的信念牢牢扎根在每一个亨通人心中。


  B

  兴企富工的“责任心”

  “我们做企业的,要努力回报客户,报答员工,回馈社会。”这是崔根良曾对下属们说过的一句话。

  在他的眼里,亨通集团内部1万多名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不论二十年前的小小线缆厂还是如今长成大树的国际性大企业,无论企业遭遇到怎样的困境,崔根良始终将企业员工的冷暖放在第一位,企业再苦也不能损害职工的利益。

  1992年,七都工业园区内的某纺织厂效益不好濒临破产,需要裁减一大批员工,一时间乡里沸沸扬扬。崔根良一听说,便对纺织厂施以援手以保证工人的正常工作,可惜最终还是裁了上百号人。当时正值电缆厂有所起色,崔根良便自掏腰包对这些下岗工人进行教育培训,全部接纳进了自己的厂子里干活。这批下岗工人来到亨通后,个个敬职敬业,辛勤工作,在他们的想法里,崔老板是给他们雪中送炭的好人,自己能做的就是对亨通忠诚努力。

  而在亨通力缆公司工作多年的施娟,也永远忘不了她的老板对这群员工的关爱。1998年,施娟还是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当时的她没有任何积蓄,既买不起房子也成不了家。崔根良了解情况后,决定要帮助亨通大家庭中有相同情况的一批员工,于是决定建造人才公寓,再以极低的价格卖给他们,同样还同意他们先从公司的账户上借钱买房,这解决了一大批新参加工作员工的后顾之忧。

  目前,亨通集团共拥有员工1万余人。在这样一个关心下属的老板手下干活,崔根良的员工们常说:“在亨通干活,环境好、待遇高,富有人性化,感觉上我们不是在为崔总打工,而是崔总在为我们打工。如果崔总不干了,只是财富少了一些,可我们却要面临失业困窘的局面。”

  的确,崔根良也曾与同行交流中谈起,如果企业经营有闪失,做亏了,我对不住这一万多人和背后的一万多个家庭。他还常常对股东们说,我们的员工或家庭有困难,绝不能将责任推向社会、推给政府。他说:“企业发展和员工幸福,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都是亨通人,在一个企业里干事业、求发展,一定要共建共享、共同富裕。”

  也正是出于对这万千员工的责任心,崔根良在企业经营管理上要求近乎完美。自创立那天起,崔根良就提出“企业管理现代化、现

  场管理军事化、质量管理标准化、

  营销管理法制化、服务管理星级化”。不仅企业内部管控严格,对亨通客户更是诚信尽心。崔根良一直与亨通人分享一个观念,“我们一定要像珍爱自己的生命那样,去珍惜企业的信誉,取信于客户,取信于市场。”而位于接触客户第一线销售部门的亨通人正是这么做的。

  亨通光纤的销售总监孙雄章回忆,几年前,光缆产业一直处于产能过剩状态,光缆原材料光纤的销路也一度停滞不前。为了开拓市场,亨通光纤除了给内部提供光纤原料外,还将产品服务提供给众多的外部客户。可是自从2014年第四季度开始,随着4G的推进,光纤的需求量猛量增加,亨通生产的光纤仅够供内部生产所用。“但是按老总的意思,市场不好的时候客户们帮助了自己,现在市场转好,就算贴钱也要守好承诺。”孙雄章说。于是,亨通光纤每个月平均花费1100多万元从外部购入20万芯公里的光纤,提供给外部客户。虽然这笔生意明显是亏损的,但是亨通光纤以诚待客,再次感动了客户,维护了亨通集团的信誉形象。


  C

  回馈社会的“慈善心”

  崔根良,这是个吴江本地老百姓都知道的名字。

  20多年来,回馈乡里,尽可能给父老乡亲做点实事,也是崔根良内心最朴实的想法。2008年5月,老家桥下村里的公路因年久失修而破败不堪,崔根良听说了这个情况,特地赶回村里现场考察。不仅村里的公路凹凸不平、常年积水,村民门前的小路仍是石子路,出行十分不便。崔根良当即就决定个人出资36万元给村里修公路,还将路修到了每家每户的门前,如今平整的“户户通公路”运行已经八年,成为村里的一段佳话。不仅如此,村里看着他长大的老人,逢年过节时都会收到崔根良送来的慰问红包,困难家庭老人每次的慰问金都是上千元。村里老人都说,这个娃不忘本,不仅有出息,心肠也好得很。

  20多年来,崔根良始终奉行“真善不为人知”的理念,视慈善为回报社会的终身事业。而对于社会弱势群体,崔根良投放了更多的关注。2011年,崔根良捐资5000万元成立了江苏省首家由民政部直管的非公募慈善基金会——亨通慈善基金会,专门帮助真正有困难的人。据了解,亨通慈善基金会的所有慈善款项全部来自非上市公司以及崔根良个人。迄今为止,用于公益慈善累计捐赠超4.8亿元。崔根良也被授予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捐赠个人”、中国十大慈善家荣誉称号。

  记者了解到,当崔根良领导的亨通还是普通乡镇企业的时候,就作为福利企业吸纳残疾人就业,至今已累计接纳吴江地区3200多名残疾人就业,在如今的亨通集团里还有300余名残疾人正在就业。亨通集团积极对残疾人员进行工作培训,授之以渔,将他们安排在力所能及的岗位。

  2011年,崔根良在政府一次工作会议中了解到,吴江还有四百户残疾人家庭需要依靠低保生活,连基本的电器设备都没有。崔根良听在了心里,一回到公司就找来了亨通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徐云峰,让他摸摸底,看看吴江的残疾人家庭有多少还没有电视、洗衣机、冰箱“三大件”的,由亨通来助他们圆梦。至今,亨通“助残圆梦”捐赠家电活动已连续实施五年,累计为全区残疾人家庭捐赠了495台液晶电视机、410台洗衣机和227台冰箱。

  回馈乡里,这对有着慈善之心的崔根良来说远远不够。2007年,他响应省政府号召,与苏北经济贫困村开展村企结对挂钩,进行长期扶贫活动,多年来,为八个贫困村新修了水泥路、桥梁、村部办公及村民活动场所,累计捐资600多万元。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大地震时,崔根良正在北京首都机场候机回上海。当听到这一消息时,他立刻指示随行人员“换航班,去成都”。到达震区后,崔根良顾不上到成都的子公司察看受灾情况,组织骨干员工加入到灾区抢险救灾行列,送达灾区的首批通信光缆正是来自崔根良的子公司——成都亨通光通信有限公司,亨通旗下各公司员工捐款捐物,累计达1000多万元。

  2012年,崔根良受习近平总书记支持赣南苏区发展的号召,启动针对江西赣州、吉安等革命老区里的25家养老院的“鹤轩安耆”工程,为养老机构进行基础生活设施改建。完善供水及电路照明系统、改造厨房锅炉设施、增设完善淋浴房卫生间等设施,还为每个养老院配备生活用车,解决老人的日常出行问题。据了解,该项目受益老人达3000多人。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患病儿童,亨通慈善基金会也伸出了援助之手,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有不少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他们因为经济原因无法顺利康复,基金会立马拿出了300余万元,承担了100名云南少数民族患病儿童的所有诊疗手术费和包括陪同的家长来回北京的所有费用。对于这种“家庭来说,不能只是支援一部分费用,他们可能就差这点路费,难以踏上治疗之路。”亨通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张波说。

  “我知道,全国上下做慈善公益事业的优秀企业和爱心人士很多,我和他们相比,其实做得很一般、很普通,只是在尽应尽的责任。我会在慈善公益事业这条路上坚持不懈走下去,努力发展亨通慈善事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一份努力。”崔根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