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市知识产权发展历程中,2021年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相关政策的出台,政策体系、工作体系的不断完善,多项领域“零突破”……累累硕果源于顶层设计,源于制度保障,源于举措得力。
为此,我们以【踔厉奋发 垒筑知识产权新高地】为主题,分上、下两个篇章回顾过去一整年我市知识产权的“高光时刻”。
专利金奖“零的突破” 2021年6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奖授奖决定。苏州摘得4项金奖,这是苏州首次有2家企业作为第一权利人获得中国专利金奖,实现了零的突破,获奖含金量大步提升。在获奖数量上,一共48件奖项,连续第6年保持全省第一。 丰硕的成果,离不开鼓励创新、服务创新的土壤。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强化知识产权运用保护,以更大力度夯实质量基础,着力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已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和“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为进一步激励创新,我市组织开展了中国专利奖获奖项目专题展览,并对各级专利奖获奖项目发放了725万元奖励,颁发“最美发明家”与“最美设计家”纪念章,提升了企业创新发展的积极性。 ➥ 2021年度,全市专利授权量达185133件,同比增长33.32%,数量排名全省第一,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4677件,同比增长48.12%;PCT专利申请3121件。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85957件,较上一年增加11949件,增幅16.15%;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66.9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3.08件。商标注册量125739件,同比增长38.29%;万企有效注册商标企业数1169.66家,同比增长10.95%。新核准注册“树山杨梅”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 第一次知识产权保护大会 鼓励创新、服务创新,更需要保护创新。2021年7月21日,苏州市委、市政府召开苏州市历史上第一次知识产权保护大会,大会以“构筑新高地、激发新动能”为主题,吹响了苏州踏上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集结号”“动员令”。 在大会号召下,全市上下闻令而动。中国(苏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获批拓展数字智能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领域,成为省内第一家拥有4个预审产业领域的保护中心。至此,我市知识产权服务重点备案企业已超过3200家,通过专利预审的专利授权周期由20个月缩短至2.5个月。 紧随而上的,是中国(苏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苏州市“严、大、快、同”协同保护平台建设单位、苏州市贸促会等单位,启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金秋”行动。去年,“金秋”行动通过发放电子调研问卷、实地走访、线下座谈、线上培训等方式,累计服务企业超150家。 ➥ 2021年,全市共办理802件专利案件,其中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46件(含涉外案件17件)、电商纠纷案件立案284件;查处商标违法案件835件,涉案金额1641万元,罚没金额总计3886万元,移送司法机关43件。
知识产权护航企业“走出去”
知识产权是
创新驱动发展的“刚需”
明天,我们将带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