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大国人才 ,作者大国人才
近期,各地两会陆续召开
全国31个省区市政府工作报告相继发布
明确了未来五年奋斗目标
以及2023年的重点工作
聚焦人才领域
各地将会有哪些新举措?
一起去看看
北京:全面增强首都人才凝聚力 ●实施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方案,面向全球招贤引才,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努力打造世界一流人才之都。 ●支持企业与在京高校院所共建产教融合基地、特色研究院、交叉学科实验室,加快培养高精尖产业急需紧缺人才。 ●深化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体制机制改革,以务实举措把服务做到人才心坎上。 天津:优化创新要素供给 ●深入实施“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升级版,创造条件吸引更多人才来津。 ●继续实施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培训计划,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推进职称制度与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有效衔接,实现技术和技能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加快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健全“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开展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加快形成“以用立业”为导向的科技创新格局。 河北: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 ●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外专百人计划,开展“百名院士河北行”活动,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新建院士合作重点单位30家。 山西:加快引育高素质人才队伍 ●优化人才引进政策,健全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创新柔性引才模式,充分向国有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用人主体放权,加强人才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服务保障,努力造就一流的战略科技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 ●加强企业家人才队伍建设。 ●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大力破除“四唯”倾向,试点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建立青年科技人才稳定支持机制,让各类人才大展身手。 内蒙古:人才引育要再加强 ●对于已引进的院士、杰出青年等人才要想方设法为他们发挥才干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也要用好政策、好环境吸引更多人才“凤凰南来”、“鸿雁北归”。同时要善待本土人才,让他们安心干事创业、竭诚奉献家乡。 ●提升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与高质量发展的契合度。 ①职业教育要注重与龙头企业“握手”,推行“订单式”培养,实施“工匠班”计划,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重点推进40个企业与职业院校深化合作,布局建设3个高技能人才综合培养创新港,启动产教联合体、共同体和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力争今年新增5个校企共建学院、创立职业本科院校; ②高等教育要把精力集中到提升办学质量和研发能力上来,加强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布局建设16个现代产业学院、专业特色学院和未来技术学院,打造一批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和关键技术科研平台,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辽宁:高质量做好人才工作 ●深入实施“兴辽英才计划”和“百万学子留辽来辽”专项行动,“带土移植”引进300个高端人才团队,支持引育1000名左右各类拔尖创新人才,建设国家重要的人才中心。 ●优化人才发展生态,解决好人才医疗保障、子女就学等后顾之忧,让各类人才安身、安心、安业,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推动放权松绑,赋予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健全人才评价体系,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让更多千里马在辽沈大地竞相奔腾! 吉林:大力激发人才活力 ●落实好人才政策3.0版,多元化推进落实高层次人才收入倍增计划,完善人才激励政策配套细则,强化人才服务制度保障。 ●制定汽车、医药等产业专项人才支持政策。叫响“创业有你、就在吉林”“奋斗有我、就在吉林”,实施“吉人回乡”工程,搭建对接服务平台。 ●下放省属事业单位三级专业技术岗位自主评聘权限。 ●高标准建设“长春人才创新港”。 黑龙江:围绕建设创新平台引才聚才育才 ●用好用足“新时代龙江人才振兴60条”,实施头雁、春雁、龙江学者等人才支持计划,积极申报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全方位培育引进留住用好各类优秀人才,厚植人才创业沃土,充分释放创新活力。 上海:大力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 ●加快建设战略人才力量,强化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世界一流大学、高水平研发机构、行业领军企业等平台的人才集聚效应,聚焦“高精尖缺”,实施海内外顶尖人才引育、科技领军人才队伍提升、青年科技人才队伍锻造、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振兴等工程,持续壮大科技创新“四支队伍”。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开展国家科技人才评价综合改革试点,推动落实海外人才出入境、停居留等保障措施,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营造高品质的人才生态。 江苏:加快建设人才发展高地 ●实施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支持计划和产业链人才攻坚计划,发挥人才攻关联合体作用 ●打造“宁苏”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 ●建设一批省级特色产业人才集聚区,实施更高水平的全球引才聚才计划 ●持续推进海外人才来苏工作便利化,更好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浙江:大力招引培育人才 ●新引进“鲲鹏行动”专家40名左右,新引育领军人才、优秀青年人才各500名。 安徽: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 ●突出高层次人才对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作用,依托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科创平台,广泛集聚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人才“引育留用”机制。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新增技能人才30万人。 福建:坚持人才引领驱动 ●全面落实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构建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体系,夯实创新人才支撑。 ●强化人才战略布局,支持福州建设数字经济人才基地、厦门建设海峡两岸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基地、泉州建设先进制造业人才基地,鼓励各地探索建设富有特色的人才平台,推动形成人才发展“雁阵”格局。 ●强化高端人才培养引进,造就更多特级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青年拔尖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技能人才,更加精准、更大规模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专业人才、青年人才。 ●强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健全新时代科技特派员机制,以6家省创新实验室为试点,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加大科研经费管理、编制管理、人才交流等方面松绑力度。 ●强化人才环境营造,完善薪酬、住房、医疗、配偶安置、子女教育等精准服务体系,徙木立信,展现最大的诚意全力打造求贤若渴的浓厚氛围,让人才心有所向、身有所归、业有所成。 江西:提速建设中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大力实施“双千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设立高层次人才专项基金,完善人才分类评价和职称评审机制,省人才发展集团正式运行。 ●推进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山东: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打造济青人才集聚平台,建立用好顶尖人才引进“直通车”机制。深入推进泰山、齐鲁人才工程,开展青年人才集聚专项行动,吸引青年人才70万人以上。 ●深入实施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建设计划,实施一流学科建设“811”项目,打造5家科教融合协同育人联合体,加大工程硕博联合培养力度,办好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 ●深化百万工匠培育行动。完善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机制,让各类人才放开手脚、创新创造。 河南:强化人才引育力度 ●深入实施“中原英才计划”、青年人才倍增行动、顶尖人才突破行动。 ●实施重点高校学术校长引进培养专项行动,积极招引海外一流人才,新建中原学者工作站30家左右,新设一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和创新实践基地。 ●出台更具含金量的人才支持措施,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办好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 ●深入实施“楚天英才”计划,坚持“引育用留”多措并举,深入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国家试点,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定权,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发展环境 ●五年内集聚50名战略科学家、500名科技领军人才、2500名卓越工程师、10000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打造最具活力、最富吸引力、最有竞争力的一流人才高地。 ●全面落实8个重大人才工程、8个专项人才行动,深入实施“芙蓉计划”。 ●引导高校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做好全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参赛备赛工作,造就一批卓越工程师、湖湘工匠、高技能人才。 ●聚焦种业、先进计算、北斗规模应用等优势前沿领域,以及优势产业集群,培养引进一批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和创新团队。 ●紧盯高水平开放需求,培育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经营管理人才和招商引资人才。 ●健全人才分类评价体系,优化全周期、全要素、全流程服务,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 ●支持长沙创建国家级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 ●深入实施人才强省建设“五大工程”,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能力,清单式引进高精尖缺人才。 ●携手港澳链接全球高端创新人才,探索“居住在港澳、工作在广东”“居住在广东、工作在湾区”等多样化引才用才模式。 ●实施制造业人才“十百千万”专项行动,组建产业创新人才联盟。优化实施人才优粤卡制度,解决好人才的住房、社保、子女教育等后顾之忧,打造一流人才发展环境,努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优化人才“引育留用”生态,坚持“厚土培植”、“带土移植”。 ●实施“广西人才小高地”、“院士工作站”等重大人才项目,支持人才向企业流动,打造一批人才团队示范平台、示范园区。 ●支持企业利用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地区创新资源开展研发活动。 ●力争国家级高层次创新人才数量达120人以上,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达50个以上。 ●时不我待“抢人才”,统筹实施“四方之才”汇聚计划和“南海人才”开发计划,力争引进人才15万,加大培养、使用本土人才力度,进一步发挥本土人才与引进人才叠加优势。 ●深化基层教育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激励机制改革。优化职称评审标准,扩容境外职业资格认可目录清单。 ●打造陵水海归小镇。 ●实施高水平人才集聚计划,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靶向引进高精尖缺科技人才和海外优秀人才。 ●厚植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大科普力度,以市场化社会化手段营造全民创新创业创造的浓厚氛围。 ●深入实施天府峨眉、天府青城等重大人才计划,实施战略科学家和院士后备人才培养专项,优化外籍高层次人才服务管理政策措施,引进培养一批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 ●紧扣重点领域、重大工程加快培养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培养造就更多卓越工程师、天府工匠。 ●加快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优化实施“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实施高校毕业生留黔行动、“银龄计划”,办好贵州人才博览会,新增人才资源30万人。 ●大力培育本土人才。加大各类人才资格认证培训力度。发挥贵阳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示范带动作用,建设毕节等人力资源开发培育基地。 ●举办首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持续优化人才服务。 ●加大人才市场建设力度。落实重点人才“蓄水池”等政策。 ●完善人才有序流动机制,引导人才到产业和基层一线创新创业。持续推进青年友好型成长型省份建设。 ●实施产业急需人才引进、产业人才培养、园区人才汇聚、卓越企业家培养“四大工程”。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持续提升腾冲科学家论坛影响力,努力打造国际品牌化的“科技达沃斯”。 ●建设国际人力资源产业园。持续开展“百万大学生兴云南”行动。 ●深入实施兴滇英才支持计划和人才安居行动,推行兴滇惠才卡,打造“彩云英才荟”人才服务品牌。 ●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高等教育振兴行动,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办好特殊教育。 ●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高原适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国家级科创平台和大科学装置落地西藏。 ●坚持“育、引、用、留”并重,不断强化人才支撑。 ●大力推动人才治理体系、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创新,着力实施“三秦英才”引进计划、科技创新人才攀登计划,围绕产业链引进创新团队和企业家经营团队,支持西安建设国家“3﹢N”人才聚集平台,努力培养造就更多一流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 ●继续推行“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新型项目组织方式,在人才培养认定、分类评价、股权激励等方面大胆创新。 ●用心用情做好人才服务保障,想方设法解决人才住房、就医、子女入学等方面需求,营造自由探索、宽松包容、安心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深入实施“陇原名师”工程,培养一流教师队伍和人才队伍。 ●推进科技人才评价工作,加大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力度,设立企业工匠创新创业人才和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项目。省级科技重大专项由企业牵头承担的比例不低于70%。 ●推进“昆仑英才”行动计划和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举办“项目+人才+平台”科技引才活动,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的氛围。 ●积极支持“才聚宁夏1134行动”,支持海归小镇等人才平台建设,推动“塞上工匠”等人才选树活动,培育引进各领域急需紧缺创新人才1万人以上、创新团队15个以上。 ●着力推动审批、包抓、帮扶、落实等机制创新,以及政策、方式、模式等全方位创新,努力形成“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生动局面。 ●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全方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 (本刊记者牛睿彬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