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锋院士:我们需要反思什么是“基础研究”
发布日期:2023-03-21
来源:光电产业网
作者:苏州市光电产业商会
阅读:244 次
文 | 《中国科学报》记者 陈彬
“经过4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制造大国,这一成绩有目共睹。但我们不仅要做‘大’,更要做‘强’,当务之急是考虑如何高质量发展。”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钱锋表示,这样的道理对于高校未来的发展同样适用。他表示,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高等教育投入的加大,国内高校在科研上的确迈上了更高的台阶,最直观表现便是高校顶刊论文发表数量的增加。然而,“发表顶刊论文与将科研成果‘落地’转化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钱锋坦言,在此问题上,我们需要反思什么是“基础研究”。在他看来,高校的基础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自由探索和纯兴趣导向类,即科研人员完全根据自身兴趣、在好奇心驱使下进行的研究,其目的在于揭示现象、规律和事物的本质。第二类则是以热点问题和国家重大需求为目标导向的科研,是在解决国家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重大需求时必需的基础研究。最直观的例子便是在新冠疫情期间相关研究的爆发式增长,以及面对光刻机这样的“卡脖子”问题时,我国科研人员的协同攻关。在钱锋看来,科学研究,尤其是后一种研究类型要想取得突破,首先要做的是掌握相关课题的基础性原理,在将原理问题研究透彻后,才能攻破一些核心技术,并将其与工程应用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我国高校能在顶刊频繁发文,这说明在一些基础研究方面已经具有相当高的水平,但这并不能与掌握该领域的核心技术完全画等号。”以他所熟知的化学和材料领域为例,钱锋表示,目前我国在相关领域的论文发表量已经高居全球第一,其中当然不乏顶刊论文,但为什么在一些国家级重大项目中高端材料制造等方面依然会被“卡脖子”?这值得我们深思。钱锋坦言,对于两大类型的基础研究,我们都应强调其重要性,不能有失偏颇。但站在国家层面,现阶段更需要强调以目标为导向的科研。具体而言,便是围绕国家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卡脖子”问题,通过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进而迈过科技门槛,最终引领国际研究。在此过程中要逐渐形成一种“全链条创新”,即从理论性基础研究到应用性基础研究,再到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应用,最后完成相关科技创新的产业化。“目前,针对该链条上的各个环节,我国在相关机构设置上均已有所侧重。”钱锋告诉《中国科学报》,其中,高校主要针对的是理论性基础研究和应用性基础研究环节,这也是整个创新链条的开端和基础。从这个角度说,高校发挥的是一种基础作用。这要求国内高校要持续加大对于事关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健康发展的重大科研命题的深入挖掘,通过发挥自身有组织科研和多学科集成方面的优势,在基础科研领域发挥更大作用。同时,还要与创新链条上的其他环节形成呼应,将自身充分嵌入其中,而非脱离于整体科研链条之外。“当然,在这方面不仅需要高校自身努力,也要在国家层面通过制度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保证创新链条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钱锋最后说。《中国科学报》 (2023-03-14 第3版 高教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