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汇集了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麦肯锡公司(McKinsey & Company)等国际权威智库和咨询机构的最新研究成果,从第三方客观视角深入分析美国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
CSIS关于芯片出口管制局限性的专业分析(来源:CSIS官网)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在2025年4月的最新报告中,对美国芯片出口管制政策进行了深度评估。CSIS的分析师Sujai Shivakumar、Charles Wessner和Thomas Howell指出,虽然出口管制在短期内对中国半导体生态系统造成了显著冲击,但其长期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管制的三大战略目标与现实效果对比:
规避机制的普遍存在
CSIS的研究揭示了出口管制面临的结构性挑战。报告详细分析了多起规避案例,包括通过空壳公司欺骗台积电制造AI处理器芯片,以及GPU走私网络。这些案例表明,技术出口管制在面对小型、高价值产品时存在天然的执行困难。
中国的技术自立进程
CSIS特别关注了中国在外部压力下的技术突破。
报告指出,华为在被制裁后不仅没有衰落,反而在2024年推出了搭载先进半导体的新产品。
更值得注意的是,华为Pura 70系列智能手机已实现33个组件的中国本土化,仅有5个组件来自海外。
布鲁金斯学会中美技术竞争专题研究(来源:布鲁金斯学会官网)
布鲁金斯学会汇集了13位不同领域的专家,对中美技术竞争进行了全方位分析。该机构的“全球中国”项目负责人Ryan Hass、Patricia M. Kim和Emilie Kimball强调,维持现状既不可行也不具吸引力,美国需要在技术竞争的各个方面采取全面性措施。
美国的非对称优势与挑战
布鲁金斯学会的分析指出了美国在技术竞争中的独特优势:发展联盟方法以加速创新的能力。然而,报告也指出了美国面临的关键挑战:与中国在技术投资方面的战略清晰度相比,美国在自身技术优先事项上缺乏同等水平的明确性。
中美技术战略对比:
布鲁金斯学会特别关注了开放数字环境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报告认为,开放的数字环境为美国及其伙伴提供了战略优势,但也创造了脆弱性,如对虚假信息的易感性。
麦肯锡关于半导体产业机遇与挑战的分析(来源:麦肯锡官网)
麦肯锡在2025年4月的报告中指出,全球半导体公司计划到2030年在新工厂投资约1万亿美元。然而,该机构的详细成本分析揭示了地理位置对半导体制造成本的巨大影响。
不同地区晶圆厂建设成本对比:
麦肯锡的分析深入到运营成本的具体构成,揭示了不同地区在长期竞争力方面的差异。在美国,直接劳动力占晶圆厂总成本的30%,维护成本占20%,而这两项成本都显著高于亚洲水平。
国际智库对美国出口管制与中美技术民族主义的分析(来源:相关研究报告)
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本质上是美国出口管制政策与“中国制造2025”产业政策之间冲突升级的具体表现:
1.超越单一工具依赖:CSIS强调,出口管制无法替代确保美国半导体领导地位所需的综合产业和研究政策措施。
2.加强国际协调:布鲁金斯学会建议美国充分利用其联盟优势,与国际伙伴协调出口管制、标准制定和投资导向。
3.关注长期成本效益:麦肯锡提醒,地理多元化虽然提高供应链韧性,但需要考虑长期成本竞争力。
4.创新能力提升:CSIS认为中国已展现出在外部压力下加速技术创新的能力。
5.生态系统重构:布鲁金斯学会注意到中国正在构建独立于西方技术的完整产业生态系统。
6.成本优势持续:麦肯锡的分析表明,中国在制造成本方面仍具有显著优势。
半导体制造设备是技术竞争的核心焦点
共同观点: 中美技术竞争是长期趋势,不会因短期政策而根本改变; 技术脱钩存在巨大的经济和创新成本 ;需要在安全关切与经济效益之间找到平衡。
主要分歧: 对出口管制效果的评估存在差异;对中国技术自主能力的判断不一 ;对未来竞争格局的预测各有侧重。
对全球产业的影响
国际智库普遍认为,美国出口管制对全球半导体产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1.供应链重构:推动全球供应链向多元化和区域化方向发展。
2.创新模式变化:促使各国加大自主研发投入。
3.标准分化风险:可能导致全球技术标准的分化。
基于国际智库的分析,未来中美技术竞争可能呈现以下特征:
1.竞争常态化:技术竞争将成为中美关系的长期特征。
2.创新加速化:外部压力将推动双方加速技术创新。
3.合作选择化:在某些领域仍可能保持有限合作。
4.影响全球化:竞争效应将扩散到全球技术生态系统。
国际第三方智库的专业分析为理解当前中美科技竞争提供了宝贵的客观视角。这些分析表明,技术竞争的复杂性远超简单的“脱钩”或“遏制”概念,需要更加精细化和长期化的战略思考。
[1] Shivakumar, S., Wessner, C., & Howell, T. (2025, April 14). The Limits of Chip Export Controls in Meeting the China Challenge.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https://www.csis.org/analysis/limits-chip-export-controls-meeting-china-challenge
[2] Hass, R., Kim, P. M., Kimball, E., et al.(2021, December 23). U.S.-China technology competition. Brookings Institution. https://www.brookings.edu/articles/u-s-china-technology-competition/
[3] McKinsey & Company. (2025, April 21). Semiconductors have a big opportunity—but barriers to scale remain. https://www.mckinsey.com/industries/semiconductors/our-insights/semiconductors-have-a-big-opportunity-but-barriers-to-scale-remain
[4] Allen, G. C. (2023). China’s pursuit of defense technologies: Implications for US and multilateral export control and investment screening regimes. 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
[5] Branstetter, L. (2024). Export controls and US-China technology competition. Brookings Institution Working Paper.
【特别声明】
3. 本公众号尽可能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但并不保证其绝对无误或最新。若图文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嫌图文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