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苏州市光电产业商会综合赋能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赋能服务 科技创新
赋能服务

“海峡光缆1号”实现两岸通信“直航”

发布日期:2013-03-20      来源:光电产业网      作者:苏州市光电产业商会      阅读:721 次

【通信产业网讯】(记者 王彦彬)投资2500万美元,以中国联通为主导,联合两岸七大电信运营商共同投资建设并运营的“海峡光缆1号”近日宣布竣工。该海缆连接大陆福州至台湾淡水,是迄今为止第一条直接连接大陆和台湾本岛的海底光缆系统。项目建成后,将建立起大陆与台湾之间的直达电路,大幅增强两岸通信能力,彻底摆脱两岸通信依靠国际海缆的现状。

  如果说此前开通的厦门金门海缆实现了两岸通信“直航”的“小三通”,海峡光缆1号则真正实现了两岸通信“直航”的“大三通”。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刘利华在竣工仪式致辞中指出,“海峡光缆1号”工程竣工,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动两岸产业合作,共同造福两岸人民的重要战略举措。海峡两岸七家电信运营企业共同投资建设、运营“海峡光缆1号”,是继去年两岸开通厦金直达光缆后,两岸通信领域合作的又一重要成果,必将对推动两岸产业合作产生积极影响。

  两岸七大运营商共同投资

  自2000年起,海峡两岸有识之士就开始酝酿建设一条横跨台湾海峡的海底光缆。2009年由中国联通、台湾远传电信、台湾大哥大和台湾国际缆网公司率先发起,并于2009年11月签署了“海峡光缆1号”项目的《合作谅解备忘录》。随后,中华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相继加入该项目。两岸七大运营商都加入了“海峡光缆1号”项目。2012年11月6日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不到三个月即宣布竣工。

  此项目也受到了国台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海洋局、交通部等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得到来自福建省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被列为福建省重点建设项目。福建省副省长张志安对此项目竣工评价为“一线牵两岸,三通再提速”。

  在实施过程中,“海峡光缆1号”项目还得到了台湾岛内各界友人的帮助和支持。两岸同胞充分发挥中华民族的智慧,跨过历史遗留的障碍,解决诸多现实的难题,最终使项目得以实施。可以说,“海峡光缆1号”是“两岸三通”工作的又一重大进展。

  “海峡光缆1号”起点为大陆福州长乐市,终点是台湾新北市淡水区,与史料记载1886年清朝时期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修建的电报电缆路径基本一致。海峡两岸的华夏子孙携手同心,重修海缆,再续血脉,必将作为一个里程碑事件载入两岸通信史册。

  张志安指出,希望两岸通信业进一步把握机遇,为两岸建起一座现代化数字化的特殊桥梁,使两岸沟通更便捷,交流更密切,更好的造福两岸民众。福建将一如既往支持和推进海峡两岸通信交流合作,进一步拓展闽台合作空间,共同谱写两岸交流合作的新篇章。

  3米深埋保障安全

  “海峡光缆1号”投资2500万美元,起点为大陆福州长乐市,终点是台湾新北市淡水区,全长约270公里(其中海中段205公里)。“海峡光缆1号”海中段部分全部采用了3米深埋的技术。

  参与施工建设的中英海底系统有限公司(SBSS)副总经理蔡海民介绍说,理论上讲,“海峡光缆1号”是比较便宜的,因为海中段只有200多公里,因此采用无中继技术;其次只有福州和淡水两个登陆站,相对大型海缆系统,有多个登陆站相比设备要少得多,因此建设成本较低。

  海缆深埋技术是SBSS的强项,SBSS累计完成16000多公里海缆埋设,3米埋设有5000多公里,超过世界上3米埋设总量一半以上。

  在后续扩容上,中国联通国际部网络处经理李云峰表示,“海峡光缆1号”一期装机容量为160G,随着需求逐渐扩容至6.4T,满载后可同时实现160万路视频通信。

  通信“直航”意义巨大

  此前,两岸之间的电话业务主要是通过亚欧光缆、中美光缆和亚太二号光缆等实现。

  李云峰表示,“海峡光缆1号”实现了两岸通信“直航”,正式商用后,将提高两岸通信质量,极大降低成本,具体资费降低多少还需要多方运营商共同协商。

  “海峡光缆1号”的竣工,将极大满足了两岸通信空前频繁的需要。据统计,从1989年两岸互办电信业务开始,业务量逐年大幅度上升。对台电话业务量从当年477万分钟,2007年上升到21亿分钟。随着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两岸互动更加频繁、经贸交流不断深化,两岸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通信业务量会越来越多。

  “海峡光缆1号”将成为两岸同胞情感沟通的新桥梁。在两岸实现全面直接“三通”后,通信的“直航”既是两岸关系进一步和平发展的见证,更将为两岸沟通交流提供更佳的条件和新的助力。

  刘利华提出,各相关企业要继续加强沟通协调,做好后续维护防护和运营工作,并以此为基础,共同推动两岸信息通信产业合作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迈进。电信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维护网络安全,做好支撑服务,为两岸交流合作营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