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特朗普执政时期,美国对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强硬举措,目的就是要遏制中国的发展。尤其是在芯片等半导体产品出口问题上,特朗普政府费尽心思的打压中国企业,无理行径令人愤怒。在这样一个高度全球化的时代,特朗普政府的做法明显违背了民众意愿和社会发展潮流。而今新上任的拜登政府或许意识到了加强与中国合作的重要性,近日中美达成了一项共识,或将是好的开始。
中美成立半导体行业工作组
据环球时报消息,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CSIA)3月11日在其官网发布了一则重磅消息。在经过中美双方多轮磋商后,决定共同成立“中美半导体产业技术和贸易限制工作组”。
据悉该工作组的成立后,将在中美两国半导体产业间建立一个高效、便捷的信息共享机制,方便双方就半导体行业领域相关政策、发展动向等信息进行沟通交流。基于此消息,有猜测称,拜登政府为缓解“芯片荒”问题,很可能将放宽对某些中国企业的出口限制。
中美或将加强半导体行业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成立工作组的消息发布后,中国半导体相关企业的股价均出现了上涨,这也暗示着未来中美间半导体产业合作或将愈发紧密。半导体是美国第四大出口产品,在全球占据了重要份额,能为美国带来相当可观的收益。
但自从美国实施禁令,限制芯片等产品的对华出口后,尽管美国政府达到了目的,但也让美国企业失去了极具吸引力的中国市场,营收骤减37%,损失严重。为此,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也曾多次明确表示,反对特朗普政府干预市场的禁令。
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迅速
在特朗普政府的干预下,中国再次因“卡脖子”难题而陷入困境。中国虽然是半导体进口大国,但自主生产的芯片却极少,主要还是因为国内企业芯片技术落后。目前为彻底摆脱这种现状,中国政府已协同相关企业及中科院,决心攻克多项“卡脖子”技术。
目前我国从事半导体贸易的企业超过了4.4万家,其中有25%的企业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与半导体贸易相关的企业注册量大幅增长,在这一年内新增的相关企业就超过了9300家,年增速达到了23.8%。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中国对于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具有热情且投入良多,近年来更是加快了发展步伐,加强与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合作对于今后推动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未来在工作组的协同工作下,势必能够弥补中美政府间的沟通缺失,促进两国半导体产业的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