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5G与工业互联网已成业界热议话题,而5G与工业互联网碰撞也将产生火花,带来全新的市场机会。
5G将构建十万亿大生态
近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两化融合研究所工程师李亚宁在接受通信世界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5G将赋能工业与工业互联网,有报告指出,2022-2026年5G IIOT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64%。另一方面,工业互联网也将成为5G应用的最主要领域,带动5G产业本身的发展,有专家预测2035年工业互联网会占5G整体收入的80%。总体来说,5G将与产业深入联动,构建十万亿元大生态。
中国信通院李亚宁:5G+工业互联网将带来全新市场机会
从工业应用的技术机理来看,5G把高速移动宽带、大连接、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结合在一起,加上5G网络切片和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将对工业变革带来更多可能。以人工智能为例,一方面,人工智能主要是机器学习可以使运营商以自动化的方式优化无线网络、可推荐网络或网元配置以满足既定目标。另一方面,当前的深度学习离不开大数据和强大的算力支持,5G能够为AI提供海量的数据,同时,5G网络将应用和云端更加紧密结合。5G核心网分布式架构完美匹配应用延伸到边缘的需求,边缘网关将信息直接转发到边缘应用,帮助AI将应用延伸到边缘。
在李亚宁看来,5G工业应用主要呈现两大主要特点与趋势。一是不断从外围向制造业核心环节拓展,也就是说目前主要应用于产品质量检测、系统远程监测等基于视觉的非工业核心领域,随着技术进步与探索的逐步深入,将向工业设备、自动化控制等生产核心环节拓展。二是5G+工业可能主要会是增量的应用。因为工业的网络太复杂,用5G替代既有的网络应用,需统一设备之间的网络协议,而且离散、流程行业特点不同,由底层到上层的工业网络对实时性、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要求各不相同,全部用5G替换难度非常大,也没这个必要性。但如果是做增量应用,做创新性应用,用5G则更容易接入。
成本、产业及人才问题亟待解决
目前业界正在积极探索5G+工业,李亚宁表示,5G+工业现在虽然处于一个非常初级阶段,大多以点状应用为主,尚未大规模铺开,但是企业的积极性很高,一些企业开展了部分场景的5G应用,比如商飞、金风、华为、阿里、宝信、联通等一批领先企业积极探索。基本集中在质量检测、远程监测运维、移动巡检等增强移动带宽类场景,智能物流、过程管理、远程控制、弹性化网络部署等场景还需要实际验证。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5G在工业中的应用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首先是成本,比如工业设备基本上是20-30年的使用寿命,大部分设备不支持无线网络,如果企业要上5G,便需要进行5G网络改造,需要做硬件的升级,这部分成本比较高。其次是产业基础较弱,现在5G基础设施、产业配套还不健全,5G模组、芯片尚未成熟,基于5G融合性工业产品和装备研发进度较慢。最后是人才,目前大部分制造业从业人员对5G技术理解不够充分,绝大部分5G技术的开发人员也很难深入理解工业机理,既懂制造业又熟悉5G,还能够进行应用开发的复合型人才凤毛麟角。此外,制造业领域人才吸引力远不如互联网领域,据了解,互联网/IT行业就业学生比例已是机械制造行业的四倍。
“而要想推动5G等新兴技术的工业应用,需要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要抓紧谋篇布局,做好新技术研究及推广等相关政策布局;二是加快应用推广,梳理一批典型的、靠谱的、有必要性的5G工业应用案例,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创新应用模式,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三是完善产业体系,调动多方主体的积极性;四是健全生态环境,包括标准、人才、公共服务平台等。相信在业界的共同努力下,5G将带动工业等众多行业迎来新发展。”李亚宁最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