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依然在蔓延,让全球为之揪心。人们注意到,这次抗击疫情时,中国用上了不少高科技装备。
人工智能助力体温检测
由于这次春运返程高峰期与疫情防控关键期重叠,如何做好春运期间的疫情防控就尤其重要。面对密集的人流,高铁站、机场等交通枢纽采用传统的手持式“额温枪”“耳温枪”显然难以满足需求,不少地方都增加了高效的红外人体温度快速筛检仪,以快速检测出体温异常的旅客。据介绍,这类设备利用红外技术,能对大规模移动人群进行快速体温测定,它们通过非接触式红外测温方式,只需要在人流密集场所进行快速扫描,就能精准地完成人体温度测定。进而再通过画面上呈现出的不同颜色,直接判断“异常温度”。这种设备不但可以24小时不间断工作,而且还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接触性传染的概率。
对于每天往来旅客数十万计的火车站等交通枢纽而言,这些公共场所环境复杂,如果红外检测仪仅能判断异常温度,背景温度或旅客携带的高温物品很容易误触警报,浪费检测的人力且阻碍通行效率。因此今年不少相关企业已经提出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精准识别检测区域内的旅客,与周围环境切割开来。
超算支持疫苗研发
随着疫情的持续,很多民众也非常关心疫苗等相关药物的研制进展。在此领域,中国近年来不断发力的超算中心已经开始全力以赴。据介绍,无论是对病毒进行基因测序,找到病毒来源以及传播宿主,还是研制病毒疫苗或者特效药,超算中心都大有用武之地。例如传统的新药研发需在实验室中对数百种药物成分进行生物测试,这一过程往往要耗费不少时间,超算可以极大加速这个过程。此前在研制埃博拉病毒的特效药时,英国科学家就利用超算运行专门的软件,该软件中记录了100万种药物成分的数据,并且会将这些数据与埃博拉病毒的关键蛋白数据进行配对,最终找到能影响这些蛋白发挥作用的成分。然后再通过生物测试进一步验证电脑选出的最佳成分。
目前中国多个超算中心正在发力协助中国疾控中心研发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科研人员正在利用超算进行靶点探寻、新药筛选、先导物及试验优化、药理毒理等研究工作。例如1月24日中山大学药学院罗海彬教授提出“需要大量计算资源进行抵抗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筛选和病毒突变预测”的紧急需求后,深圳超算中心迅速协调了大量计算资源。此外,阿里云、腾讯云也相继宣布免费开放算力,支持病毒基因测序、新药研发、蛋白筛选等工作,帮助科研机构缩短研发周期。
大数据协助疫情管控
大数据也成为这次疫情管控的得力助手,当前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进行精确翔实的数据归集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能有效助力政府进行科学化决策。据介绍,各地利用大数据,可以分析疫情暴发后多少人流向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多少人流向内陆广大农村,了解他们的分布态势,从宏观上预测多少人可能被感染,帮助政府决策物资投放和管控手段。同时还可以精确掌握散落在各地的隐性传染者。例如基于大数据可以获知在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关闭前,有多少曾去过那里的人,通过跟踪他们的信息,进而获得精准防控能力。据介绍,曙光云计算抚州中心开发的疫情排查管理上报系统就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可精准管理来自病源地的人员,确保跟踪到位,切实找准并切断传染源,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
不过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曾光表示,大数据的排查很重要,但实施起来并不容易,特别是在人流密集的地方,疫情防控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运用大数据时也需要人与人的交流与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