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经历了从针对特定企业(如中兴、华为)的“精确打击”,到如今覆盖整个产业链的“全面封锁”的演变。
2025年9月29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发布的新规,将“实体清单”的效力进一步扩大,明确了“50%股权穿透原则”,即任何被列入实体清单的公司的子公司、合资企业,只要其股权超过50%,都将自动适用相同的出口管制。
这一规则的实施,标志着美国试图从根本上切断中国高科技制造业获取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的任何可能路径。
美国贸易代表杰米森·格里尔在吉隆坡与东盟经济部长会面,强调将芯片供应链“带回美国”的重要性。
来源:南华早报
新加坡政府不容忍企业故意利用其与新加坡的关联来规避或违反其他国家的出口管制。这适用于我们所有的贸易伙伴。——新加坡贸易和工业部(MTI)
马来西亚是全球半导体封装和测试的重要基地,对美国的技术和市场有较高依赖度。面对美国的出口管制压力,马来西亚采取了主动调整的务实策略。
马来西亚大力发展半导体产业园区,旨在提升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
来源:Nikkei Asia
2025年7月14日,马来西亚贸易和工业部宣布实施新的AI芯片出口许可制度,要求出口商在出口前至少30天通知政府。这一举措被视为马来西亚在“弥补监管空白”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
与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相比,其他东盟主要国家在应对美国出口管制时表现出更为谨慎的观望态度。这些国家普遍强调需要政策透明度和一致性,并对单方面限制可能对本国产业造成的损害表示担忧。
中国制造业各行业脆弱性指标热力图
(数据来源:SpaceMV分析模型)
综合脆弱性排名前五的行业分别为:
1.半导体制造 (8.55分)
2.航空航天 (7.55分)
3.通信设备 (7.30分)
4.人工智能 (7.25分)
5.智能手机 (6.90分)
中国制造业行业脆弱性综合排名
(数据来源:SpaceMV分析模型)
这些行业普遍存在对美国核心技术和关键供应链环节的不同程度依赖,以及替代方案的“稀缺”,使其在美国的出口管制大网下,显得尤为脆弱。
美国出口管制对中国制造业的时间维度影响分析
(数据来源:SpaceMV分析模型)
未来,中美科技竞争的格局将更加复杂。中国能否成功突围,不仅取决于技术攻关的进度,更考验其整个国家创新体系的韧性和效率。
这场“科技长征”已经开始,结果将深刻影响未来数十年的全球经济与科技版图。
[1] Tom’s Hardware. (2025, May). SMIC Faces Chip Yield Woes as Equipment Maintenance and Validation Efforts Stall. https://www.tomshardware.com/tech-industry/semiconductors/smic-faces-chip-yield-woes-as-equipment-maintenance-and-validation-efforts-stall
[2] Stanford University FSI. (n.d.). Mapping U.S.-China Technology Decoupling and Dependence. https://sccei.fsi.stanford.edu/china-briefs/mapping-us-china-technology-decoupling-and-dependence
[3] MERICS. (2024, April 9). Huawei is quietly dominating China’s semiconductor supply chain. https://merics.org/en/report/huawei-quietly-dominating-chinas-semiconductor-supply-chain
【特别声明】
来源:SpaceMV
3. 本公众号尽可能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但并不保证其绝对无误或最新。若图文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嫌图文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