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再次更新“最终用户清单”。在本次更新中,新增了多家中国企业,同时将2家已列入的中国企业移出清单。
日本自2023年起已逐步收紧对高端半导体制造设备的出口管制,2025年进一步将“最终用户清单”作为限制手段。该清单的核心目的是防止技术被用于“军事用途”,但中国方面指出日本未提供充分证据,属于“以国家安全”为名的贸易歧视。
今年2月,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首次大幅扩容清单,涉及将42家中国实体列入了出口管制的“最终用户清单”, 使受日本出口管制的中国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组织数量达到约110家。
这些企业或实体机构主要分布在半导体、人工智能、光刻机及量子计算等关键技术领域,涉及低温冷却器等核心部件。日本要求自5月起,对清单内实体的相关产品出口必须逐案申请许可证。
据悉,日本经济产业省近期根据最新信息修订了该清单,并增加了需要确认其贸易状况等的外国实体信息,例如正在研发常规武器的实体。该清单将于2025年10月9日生效。根据最新信息,修订后的名单共包括15个国家和地区的835个机构(增加87个)。
此次,日本已在“最终用户清单”中新增多家中国实体(具体数量未公开),并在同一天将2家企业移出。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日将多家我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最终用户清单”回应称:
“中方注意到有关情况,日方在缺乏事实依据的情况下,将中国企业无理列单,损害两国企业利益,中方对此坚决反对。中方敦促日方,立即停止列单中国企业的错误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