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苏州市光电产业商会综合赋能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赋能服务 科技创新
赋能服务

科协代表之家丨韦冬:传好优秀工匠接力棒

发布日期:2024-06-26      来源:光电产业网      作者:吴江光电产业科协      阅读:218 次


0cdfa620bad249468c5f477e087391d2.jpeg

韦冬是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东通事业部装备研发总监,从一线操作工,到苏州市高技能突出人才、江苏省企业首席技师、江苏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江苏省产业教授,他从一个中专生成长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并获评“吴江时代新人”。

从一线工人到核心研发

1996年,18岁的韦冬中专毕业后进入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此时的亨通光电正处初创时期,主营业务是光纤光缆的生产销售,韦冬从事的工作是电器维修,属于比较“边缘”和“底层”的工种。

即便如此,刚入职时,韦冬还是稍显吃力。因为他在学校学的是汽车维修,和电器维修并不是一个门类。但这并没有难倒韦冬,仅仅过去3年,他就通过自学和实践,拥有了精湛的电器维修本领。之后,他又在电器维修的岗位干了5年,成了企业里小有名气的维修工。

“韦冬,你别干电器维修了,搞研发吧!”2004年,企业领导的一番话彻底改变了韦冬的职业发展方向。韦冬只有中专学历,是一个只会把坏掉的电器修好的工人,他能研发先进的设备吗?韦冬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他可以!

原来,亨通集团生产光纤光缆的装备中,前两道工序的设备都是进口的,后两道工序的设备是国产的,企业领导希望自主研发一套生产光纤光缆效率更高的设备。研发小组一共3个人,韦冬是领头人。他们先去多家企业参观、调研,然后开始自己设计。3人几乎吃住在企业,全部心思都扑在设计上。半年后,成缆工序设计成功了,比以前的设备效率提高了50%。

接着,韦冬带着小团队乘势而上,继续夜以继日研发设计生产线,他们又成功了。生产线的生产效率整体提高了50%,成为亨通光电第一条自主研发的生产线。

2009年以来,韦冬带领团队完成了成都亨通、西安亨通、广东亨通、巴西亨通等生产基地自有化装备的运用与推广,投入自行研制设备180余台套,完成进口生产线迭代国产化12台套、设备改良及智能化改进项目380项,为公司创收超过1.5亿元。

成为国家级技能大师

实现自身的“凤凰涅槃”从来不是韦冬刻苦钻研的最终目的,带领更多工匠走上职业技能的康庄大道才让他有了真正的收获感。

2012年,为适应新时代技术升级、产业工人素质升级的要求,亨通光电筹建了技能大师工作室,韦冬成为工作室负责人。2016年,工作室通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认定,韦冬成为国家级技能大师。之后,借助工作室这个平台,韦冬先后培养了高级技师5名、电气工程师8名、技师12名、高级工120名。其中,1人在2015年全国技能大赛中获得第二名,1人获得吴江区CAD赛组第一名,另外,还有多人获得苏州市“姑苏高技能重点人才”称号。

“看到团队成员在各类比赛、评比中获得优异成绩,是我最有成就感的时刻。从最初的5人,到现在的70多人,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成了推动工作室发展的‘原动力’,也让工作室成为更多人实现‘工匠梦’的舞台。”韦冬说。

推动企业“智改数转”

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是韦冬从一线操作工中脱颖而出的本质要素;把本职工作和公司发展目标甚至国家战略结合起来,是韦冬成为国家级技能大师的核心所在。

为了助力国家早日实现“双碳”目标,高温天以来,韦冬奔波忙碌在亨通光电的各个车间。“为了节能降耗,我们在车间顶部增加了无动力风机用于车间散热。此外,对于未生产或无生产计划的生产线进行智能加温控制,降低热源产生。同时,我们优化了车间7.2米直径大风扇的原控制,实现了自动检测周边环境温度,智能控制风扇转速,提升员工体表舒适感的同时也能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韦冬说。

近年来,由于国际国内人工智能发展迅速,将人工智能运用到企业生产中来,成为很多企业减少成本、提高效率的新途径,也成为“制造强国”的有效路径。韦冬开始了新的挑战:推动企业“智改数转”。

这几年,韦冬带领工作室团队完成了100公里多头着色机与机械人组合生产线的开发与应用,解决了长距离光纤的着色与人工搬运切换的自动化问题;研发出无人值守自动排线臂,改变了护套收线必须配置护套收线员的现状,大大减轻了员工劳动强度,提高现场生产作业效率;完成了智能立库、自动输送线等智能化系统的研制与运用,提升了公司生产流转效率……

此外,韦冬的工作室还研发并推广16项智能化系统,其中,12项为自主研发的原创项目,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力量。

韦冬坦言,智能化项目原创研发中经常会碰到瓶颈,由于原创设计基本没有成功应用的案例可借鉴,“碰壁”问题就成为家常便饭。“我们的解决办法就是‘挑刺’,对已完成及未开展的工作进行复盘与推敲,反复微调技术路线。有一次,单单一个转向传动轴的结构设计优化,我们就进行了12次,对一套电机驱动的PLC控制设计调整5次、8次也是常态化的。”韦冬说,这种“挑刺”虽然让工作室成员“苦不堪言”,却培养出了更多的优秀工匠。

曾经立志成为“出色技术工”的韦冬,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职业生涯会冠上“国字号”。但熟识他的人,对他取得再大的成就都不见怪。26年来,韦冬把工匠精神演绎得淋漓尽致。他也用自己的经验和学识,将本领传授给更多的技能人才,让更多“出色技术工”成为专业领域的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