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苏州市光电产业商会综合赋能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赋能服务 公平贸易
赋能服务

中国海底光缆近三十年发展历程

发布日期:2024-05-06      来源:光电产业网      作者:苏州市光电产业商会      阅读:1446 次

1994年4月20日,一条64K国际专线开通,中国实现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成为国际互联网第77个成员。

三十年时间,互联网几乎改写了一切,无论是经济脉动还是社会生活。而互联网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海底深处的光缆。它承载着全球约99%的洲际通信数据流量,使得跨洋通信转瞬实现。没有海底光缆,互联网只是一个局域网,世界各地的人们无法紧密连接在一起。

中日海底光缆从中国上海南汇至日本九州宫崎,距离长达1252千米,是1990年由我国邮电部电信总局、日本KDD公司和美国AT&T三方签约共同建设的国际通信工程。在经历了两年8个月建设后,于1993年12月15日正式建成并投入运营。

中国海底光缆之路,由此起步。

                           b7ac362884db0fd25bf5efb6b7df9707.jpg

中日海底光缆是一条极其重要的国际通信线路,它不但连接中日两国间的通信,而且直接通过太平洋光缆系统与世界各地沟通,主要用于中国、日本和美国间的国际长途电话业务和数字电路业务。

ff65e2bd0734486d341c5f3fca0eee44.jpg

上面这张照片真实记录了31年前中日海底光缆建设时的场景:数百人站在海岸滩涂的淤泥中,头顶着烈日,手拉肩扛,将海缆一点点拉向岸边接头点。当时因为滩涂上都是淤泥,布缆船在距离岸边接头点3千米的地方搁浅,同时由于缺乏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只能采取了“土办法”,靠人海战术将海缆拖回岸边,经过20个小时的艰苦奋战,终于获得成功。


当时国际通信以话音为主,海缆容量也是以通话线路多少来衡量,中日海底光缆的总容量为7560条通话线路(约560Mbps),是1976年10月开通的中日海底同轴电缆(容量为480路)的15倍以上。中日海底光缆的开通,使得当时中国国际通信能力增长80%以上,为促进上海经济振兴和加速浦东开发开放创造了良好条件。

时间来到1995年1月,秉承着学习技术、填补中国国际海缆建设空白、引进国际先进海缆安装装备及实现市场化国际化运营的初衷,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电信总局与英国大东电信有限公司共同合资组建中英海底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英海底”),公司成立初期便配备有国内首艘海缆船邮电一号和首艘动力定位国际海缆安装船福莱。


7dc81cb77730b620d63075f40d3ebeaa.jpg合资协议签字仪式

这30年来,伴随着我国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中国海底光缆的通信能力和建设能力都有着巨大跃升。中英海底作为中国连接国际海底通信系统建设的主力军,现已累计安装超过7万千米海缆,参与130余个国内外重点项目,包含几乎所有连接中国的国际通信海缆系统建设,积极助力中国三大运营商网络强国建设。标杆项目包含亚洲直达海缆ADC项目、亚太二号海缆项目、中美海底光缆项目及中美跨太平洋直达海底光缆项目等。

自1997年至今,中英海底同时负责横滨维护区8万余千米海缆的维护抢修,多次参与国家重点通信保障工作,包含上海进博会保障、二十大重点通信保障、全国两会通信保障及亚运会通信保障,切实保障国家互联网通信稳定。


937de470ca119ef06c6c4c1dd0ccd7a1.jpg中英海底福泰号

1f793c86636ac5ddc7c46e2e78691e2d.jpg

                                                                                                中英海底大马力水下机器人“海狮四号”

1995年,中英海底成立元年即成功交付了中韩海底光缆系统。该系统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电信总局和韩国通信部共同投资建设,分别在中国青岛和韩国泰安登陆,全长550千米。该系统是中韩两国首条海底光缆系统,亦是国际互联网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

876329f96e5d7247bed88ce628c4420f.jpg中韩光缆青岛登陆后合影

1999年,中英海底共计交付中美海底光缆系统(CUCN)超过3600千米海缆安装。该系统连接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全长约30000千米,共有9个登陆站,是重要的国际海底光缆系统之一。

2001年,中英海底成功交付亚太二号项目,安装超过4800千米的海底通信光缆。亚太二号国际海底光缆系统,全长达1.7万千米,连接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该系统由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日本KDDI、NTT、韩国电信、香港电讯、中华电信、新加坡电信、马来西亚电信、澳大利亚电信等26家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国际通信公司发起投资建设。
2007年,中英海底成功完成中美跨太平洋直达光缆系统(TPE)青岛登陆。该系统为第二个直接连接中国和美国的海底通信系统,使中美间互联网不再通过日本中转,大大提高网速;同时,中美间电话容量也得到极大的扩充。


02f3983a4f014a7584634ff0df67bde7.jpg中美跨太平洋直达光缆登陆青岛奠基仪式

1998年至2017年,中英海底先后参与东南亚-中东-西欧海缆系统3期、4期及5期建设。东南亚-中东-西欧系统连接全球三大洲,为“一带一路”沿线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提供坚实支撑。

2021年,中英海底完成PEACE海底通信系统近2600千米海缆安装。该系统经由红海和地中海连接巴基斯坦、埃及、肯尼亚和法国,总长度超过12000千米。该项目交付将解决目前欧亚非三大洲之间海缆路由长、时延高等问题,加速区域内各国的整体信息化进程。同时,该项目也是海底通信领域首次全部由中国公司参与,全面践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发展。

88fcf1c2fdd70537bc9554c0e6628dfe.jpgPEACE系统马耳他登陆

2023年,中英海底承接并完成亚洲直达(ADC)国际海底光缆系统超过80%的海光缆安装工作,并顺利交付汕头段登陆。亚洲直达海缆是一条由中国电信主导,联合日本、香港、新加坡、越南、菲律宾、泰国六家主流境外运营商发起的海底通信工程,海缆系统全长9988千米,致力于在亚洲地区提供高速、稳定的海底通信网络,并支援因大量传输和密集带宽应用产生的庞大数据增长需求。它的建设与运营有效促进了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国际通信合作,有力支撑了数字经济合作。

797aeca8da7b6db488e4e3c19e51e26a.jpg亚洲直达(ADC)国际海底光缆系统汕头登陆

通信技术演进永无止境,海缆系统也是如此。据中国海底电缆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陈亮介绍,目前随着波分复用和空分复用技术的发展,海缆传输系统单波长速率不断在提升。“现在,海缆传输容量达到了数百Tbps的水平。如果仍以语音通话路数作参照比较,100Tbps容量就可以供大约28亿人同时通话,而当初中日海底光缆仅可容纳约1万5000人同时通话。”他说道。从1.5万到28亿甚至更高,可见海底光缆通信能力提升之快速。

在通信能力大幅提升的同时,我国海底光缆数量也在不断增多。截至2023年底,我国共参与建设24个国际海缆系统,投资建设的现役国际及港澳台通信海缆共17条,购置或租用了30余条国际海缆,建设境外通信网络节点230多个,国际通信网络可直达或转接至全球任何方向,真正实现全球互联。
“现在光缆在岸滩登陆时,不会再‘手拉肩扛’,而是通过机械化牵引方式进行,有时甚至采用水下定向钻孔的方式进行登陆布缆”。陈亮说道。

b23e380b9f84d394a83f11efea3d735e.jpg

中国海底电缆建设有限公司内展示着的领航者水下机器人,就是近年来我国海缆建设水平快速提升的缩影。领航者水下机器人是近几年自主研发并投入使用的海缆施工尖端设备,已经装配到“天翼海工”海缆施工船上,解决了该领域“卡脖子”难题。到达海底后,领航者水下机器人能够自动搜寻到海缆,然后放下冲埋刀等进行挖沟作业,它还配置了机械手、液压钳,可以完成湿插拔等精细作业,也能在水下对海缆进行切割,以便进行海缆修复。

9293705bb513d923829fa74384a4e870.jpg

硬装备、硬实力提升的同时,施工团队的战斗力也在不断提升,推动我国海缆通信建设水平整体跃升。“最早,海缆建设基本依赖国外海缆总承包商。而现在,国内基础电信企业已经作为亚太区域的主导方开展国际海缆建设的全流程工作。国内通信厂商也在光纤传输设备、海缆专用设备、光纤光缆生产制造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参与到国际项目的竞争和实施中。”陈亮表示。

三十年前,人们很难想象,互联网会如此深刻地改变中国,让我们这个地域广袤、人口众多的国家紧密连接;会如此深刻地改变中国与世界的交往方式,让中国与世界成为同呼吸、共命运的共同体。
三十年来,中国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拥有全球最多的网民和移动互联网用户,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数据资源价值加快释放,数字经济规模全球第二,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

今天,互联网潮涌东方,世界已可以清晰聆听到新时代中国的铿锵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