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由江西省送变电公司承建的溪洛渡左岸——浙江金华±800千伏特高压工程赣1标段正式竣工,对于中国电力行业来说,这一工程具有重大意义,这一智能电网工程作为国家“十二五”重点工程,是一条连接我国西南水电基地和东部负荷中心的能源大通道,建成投运后,将对促进西南水电资源开发,推动我国电力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这条线路起于四川宜宾,止于浙江金华,途经四川、贵州、江西、湖南、浙江,线路全长1600多公里,投产后每年可向浙江输送清洁水电400亿千瓦时。
在溪洛渡左岸-浙江金华±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中,新技术不断出现,这是一个重要的亮点。这个工程是由由国家电网公司负责组织,中国电力科学院及甘肃送变电工程公司负责实施的,其中1250平方毫米大截面导线展放实验在溪洛渡左岸-浙江金华±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赣5标段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是我国首次在送电线路架设中采用1250平方毫米大截面导线。
大截面导线技术的的好处非常多,首先,其的应用可提高线路输送功率,有效降低线路损耗、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等,降低工程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是实现电网节能降耗和促进环境保护的重要技术举措。
此次实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大截面导线的研制生产及施工方面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为跨区电网直流工程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对提高我国输电线路施工技术水平、促进电网升级,推动电网建设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甘肃送变电工程公司十分注重大截面导线技术上的研发,在此前参与的±800千伏向家坝—上海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等工程的施工中就曾多次成功进行了大截面导线的展放。
随着技术难关的不断突破,中国的智能电网不断进步,已经进入世界智能电网国家的前列。就在10月17日在韩国大邱落下帷幕的第二十二届世界能源大会上,中国也展示了在中国在智能电网方面发展的成就。
世界各国都承认,世界能源的重心已经转向中国、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国家,解决能源难题方案应从能源供应转向需求管理,通过发展技术和补贴政策等支持能源平衡供应。为保障能源安全,各国应加强智能电网和能源储存系统的构筑,同时实施可信赖的能源政策。
第二十二届世界能源大会共有来自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500多名政企界人士和专家与会,与会各方围绕会议主题“保障明天的能源安全”展开讨论。此次会议引发了各国对智能电网的再次关注,对于国民经济基础设施的电网以及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的能源及其运输、配置、转换等等,各国异常重视。
发展智能电网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目标,以实现经济的高效发展,支持电力供需平衡和环境友好。坚强智能电网是坚强电网与智能控制紧密融合的现代电网,涵盖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环节,搭建了功能强大的能源转换、高效配置和互动服务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能够将煤炭、水能、风能、太阳能、核能等一次能源转换为电能,实现多能互补、协调开发、合理利用;能够在更大范围优化能源配置;能够与互联网、物联网、智能移动终端等相互融合,服务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发展。
近年来,世界各国在发展智能电网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许多突破和重要进展。除我国的坚强智能电网外,美国、欧盟、日本等在电网升级改造、新能源发展、分布式发电、电动汽车、储能装置、互动服务等方面也取得了新突破。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原来没有联网的专业需要连在一起,不同的国际标准需要相互协调,这样才能保证今后的投资安全,各国都能得到益处。
2010年国家电网制定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规划》,明确了坚强智能电网发展技术标准路线图,是世界上首个用于引导智能电网技术发展的纲领性标准。国家公司对坚强智能电网的推进阶段作了具体定位:一个目标,两条主线,三个阶段,四个体系,五个内涵,六个环节。非常详细的对于坚强智能电网的推进做了相应的规划。要求“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将投资5000亿元,建成连接大型能源基地与主要负荷中心的“三横三纵”的特高压骨干网架和13回长距离支流输电工程,初步建成核心的世界一流的坚强智能电网。
在电网智能化水平持续提高的支撑下,国家电网接纳新能源的能力显著增强。我国自2009年提出发展坚强智能电网以来,国家电网已建成智能变电站220座,正在建设新一代智能变电站,能够减少占地面积40%左右;到目前累计安装智能电表1.5亿只,实现客户用电信息采集近1.6亿户;建成电动汽车充换电站353座、充电桩1.5万个,在环渤海、长三角地区形成了城际充换电服务网络。
我国在智能电网发展的进程中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推动智能电网和智慧城市的发展,需要不断分析成功经验,从而实现由小及大、由课题研发到现实应用的进步,需要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决策过程、创新的商业模式以及完善的政策体系,对此我国正不断朝这个方向积极做出努力。
中国在智能电网方面为全世界做出了表率和贡献:比如在制定标准方面,中国近些年来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中国已全面掌握特高压交流和直流输电核心技术和整套设备的制造能力,在大电网控制保护、智能电网、清洁能源接入电网等领域取得一批世界级创新成果,还参与编制了包括特高压交流电压在内的19项国际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