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是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是新时代改革发展的生力军。党的二十大围绕民营经济作出许多重大论述,再次重申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两个健康”,第一次明确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指出,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工信系统工作部署会要求,总结2022年数字产业工作,明确2023年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今天(2月3日),全市数字产业推进会顺利召开。市工信局副局长万资平,各县级市(区)工信部门相关负责人,相关行业协会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2月1日 由科技部战略规划司牵头 会同上海市科委、G60九城市科技部门齐聚苏州 召开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专题会议 共同谋划推进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务实举措
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发挥民营经济 领先优势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 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吴政规字〔2023〕1号
2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副部长郭婷婷、综合司司长杨涛、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徐兴锋、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外国投资管理司负责人孟华婷介绍2022年商务工作及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 为进一步加强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高质量安全治理水平,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的通知》(国发〔2021〕30号)等文件要求,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制定了《全国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2023年版)》。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公安部等十七部门近日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机器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聚焦10大应用重点领域,突破100种以上机器人创新应用技术及解决方案,推广200个以上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创新应用模式和显著应用成效的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打造一批“机器人+”应用标杆企业,建设一批应用体验中心和试验验证中心。推动各行业、各地方结合行业发展阶段和区域发展特色,开展“机器人+”应用创新实践。搭建国际国内交流平台,形成全面推进机器人应用的浓厚氛围。
苏州“新春第一会” 发出最强音、吹响集结号 号召全市上下 以“探路者”的姿态 和“挑大梁”的自觉 走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前列 当前 苏州正在大力推动 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建设 “探路者”已经在路上 要在“元宇宙”中“挑大梁”
关于实验室能力验证的四问四答。
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新冠疫情散发多发影响,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实施国家、省、市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有效应对内外部挑战,全市经济运行走出了“平稳开局、承压见韧、快速修复、持续向好”的非常历程,显示了苏州经济稳中有进的发展韧性和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