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苏州市光电产业商会综合赋能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新闻资讯 企业新闻
新闻资讯

中利科技:戈壁“抢”新能源民企“第一人”

发布日期:2015-07-22      来源:光电产业网      作者:苏州市光电产业商会      阅读:567 次

      

从银川机场驱车一个半小时,抵达石嘴山市惠农区。沿高速公路,一侧,贺兰山若骏马奔腾,雄伟壮观。另一侧,黄河水静静流淌,日夜不息。翻过贺兰山,越过黄河,就是内蒙古大草原。在宁夏,黄河文明、西夏历史、大漠风光交织,又是全国日照资源仅次于新疆的丰富地区。
  作为中利科技集团的子公司,宁夏中利科技有限公司位于贺兰山脚下惠农区落石滩的石嘴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宁夏第一铲煤、第一度电、第一吨钢材、第一片瓷,都来自于这片资源丰富的戈壁滩。如今,中利科技集团看准这里的资源与市场优势,积极抢占西北地区新能源建设高地,成为全国规模型民营企业在此兴建光伏电站、电缆基地的“第一人”。
  710日、11日,“追梦‘一带一路’,探访苏州民营企业‘走出去’嬗变之路大型新闻行动”采访组,第六站来到宁夏石嘴山,走进宁夏中利电缆产业建设工地、光伏发电站,追寻苏州企业在这片戈壁滩上的足迹。


  16个月建成西北电缆重要基地 

    “苏州效率”令宁夏人惊叹


  走进石嘴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一大片乱石苍茫的戈壁滩上,芨芨草吸收日月精华,顽强地生长着。离贺兰山不到2公里的地方,便是正在建设中的宁夏中利科技有限公司工地。烈日下,刚建好的厂房棕色外墙与蓝色彩钢板屋顶格外醒目。
  “夏天是宁夏最美的季节。用16个月建成投产,这是总部给我们的任务,也是因地制宜,抢抓这里室外作业最有利的时机,”宁夏中利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林汉为说。
  总部位于常熟沙家浜的中利科技集团公司,是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主要生产高低压电线电缆系列、光伏产业链系列、光纤预制棒光纤光缆系列、高分子新材料系列、钛金属3D打印和军工电子产品。宁夏中利于去年917日投资兴建,是专业研发、生产各种规格特种软电缆、光伏支架、高分子材料的高新技术企业。今年312日动工,将建设年产5000公里阻燃、耐火软电缆生产线。整个项目总建筑面积达10.4万平方米,分成三期建设,同时配套建设道路、停车场、绿化、环保设施、供配电、给排水、消防等公用辅助工程。目前,一号车间、宿舍、餐厅等一期建设工程已接近尾声。记者看到,工地上的外墙脚手架已拆除,工程进入内部装修阶段。从常熟调到宁夏的建筑工人顶着烈日正在忙碌着,有的在安装铝合金窗框,有的刷涂料,有的在铺设彩钢板屋顶。
  “按现有进度,8月将完成相关配套建设,9月生产线进行安装调试,预计10月将正式投产,”林汉为介绍说,石嘴山电缆项目计划总投资20亿元,计划花3年时间,打造一个西北最有影响力的电缆生产基地。
  “苏州企业家的战略眼光,苏州人的拼搏精神与办事效率,让我们十分感动,”惠农区副区长韩振军说,时间对于电缆产业来说,就是生产力,苏州速度,很多政府部门都说“想不到”。


  戈壁滩风沙大冻土期长

    自然条件再恶劣也要建


  在茫茫戈壁滩,“苏州速度”来之不易。“这里风沙大,冬天冻土期长,戈壁滩的自然环境与苏州相比,要差很多,”宁夏中利综合办经理王霞丽说,“苏州人不怕吃苦,认准了目标就要干好的实干精神,是我选择宁夏中利的重要原因”。
  王霞丽是银川人,大学毕业后在山东当老师。2003年,她偶然去中利科技集团位于常熟的总部参观之后,辞掉教师工作成为中利的一员。2006年因为怀孕生子回到老家。这次看到中利在宁夏投资建厂,她又果断地辞掉了一家央企的岗位,再次回到中利大家庭。她告诉记者,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宁夏中利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遇到许多困难。以项目部门口的大型广告牌为例,平均每两个月都要更换一次——风沙一来,高耸的广告牌总是“难逃厄运”。相比于本地人王霞丽,来自常熟的综合办人事经理张胜更是对不时突袭的风沙天记忆犹新:“刮风的声音‘鬼哭狼嚎’,有一次把工地上的彩钢瓦房全掀翻了,在建的围墙连根拔起,在苏州,难以想象有这样的大风。”除了风沙外,缺水也困扰着企业。工人们告诉记者,眼下工地生活用水尚无法保障,需要回到15公里开外的惠农城区才能好好洗个澡。
  人才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于如何培养出适合企业的人才,宁夏中利有套与常熟总部的“无缝对接”方案——去年12月,电缆项目刚动工,厂房尚未建起,人才的招聘和培训就已启动,21个在银川招聘的大学生被送往常熟总部实训。“经过半年多的实训,他们已经相当熟悉工作的各个流程。接下来,随着宁夏厂房的完工,生产设备将进场调试,这些大学生就将回到这里,从调试开始,伴随着企业一步步进入正轨。这种人才对接模式,一方面锻炼了人才,让他们快速进入状态,同时还为总部补充了人手,另外,在总部的半年实训,还能提高新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有利于人才队伍的稳定。”张胜介绍说。

  日照13个小时的好地方

   争分夺秒边建设边销售抢占市场


  宁夏并非中利科技“走出去”的第一个生产基地。1988年以5000元起步的小作坊式工厂,发展到全国民企500强,得益于“掌门人”、中利科技集团董事长王柏兴始终坚持走一条科技创新、自主创新之路。近年来,根据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和产业梯次转移布局,集团积极向新能源方向转型。2011年至2014,共投资160亿元,开发建设光伏电站总量2GW(吉瓦)以上,投资开发量位于全国民企首位,2015年计划在全球光伏电站建设1.2GW(吉瓦),继续领跑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
  继华东、华南、东北之后,宁夏中利成为中利科技集团在国内的第四个电缆生产基地。记者看到,离宁夏中利不远的贺兰山脚下,3500亩的戈壁滩上,整整齐齐地排满了太阳能板,非常壮观。这是中利科技的另一个10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20147月底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10亿元,已于去年12月份完成并网发电。据了解,未来3-5年内中利科技集团在石嘴山建设光伏电站、电缆生产的总投资将达150亿元。
  “西北地区土地平整,能源丰富,电网接入条件十分优越,这些都是发展光伏、电缆产业最有利的因素,”林汉为说,宁夏平均日照达13个小时。2011年,石嘴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司在这里投资可以享受国家、宁夏回族自治区及开发区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在规划用地、项目审批、工商注册等方面,开发区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区内道路、供排水、天然气、通讯、供热等配套设施完善。同时,随着宁夏创建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的步伐加快,宁夏新能源产业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电网接纳能力进一步提升,宁夏光伏发电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根据基础核算,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宁夏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重要的战略节点,我们发展光电缆产业的空间十分巨大,为此我们争分夺秒,边建设边销售,”林汉为认为,投产后既为当地光伏产业提供必要的配套光伏材料,延伸了产业链,也填补了西部地区光伏电缆制造的空白。依托集团总部的生产,宁夏公司在目前建设阶段已积极开展经营活动,提早布局西北市场,截至目前已经完成3500万销售订单,并计划争取年底前完成1个亿销售。“三期项目建成后预计年销售额达到15亿元以上,预计税收可达1.5亿元。”712日,林汉为赶回常熟参加集团半年度经济会议,将这一好消息带回总部。

  戈壁滩上天赐的绿色能源


  我们飞抵银川的这一天,苏州正严阵以待,备战台风“灿鸿”。下了飞机已是下午6点多,车行在从银川前往石嘴山的路上,就着车窗外依旧耀眼的阳光和一望无际的高粱地,刷着朋友圈里苏州防台实时动态,有种穿越的感觉。
  尽管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尽管当地人一再强调,这里十余年来不遗余力地植树添绿,但初到银川城郊,广袤与苍凉依旧是我们的第一感觉。一路向北,愈近贺兰山,这样的感觉便愈加强烈。
  宁夏中利科技有限公司的电缆项目便坐落在贺兰山脚下,从银川机场车行约一个半小时后,陪同我们采访的王霞丽说:“到了”。透过车窗,眼前的景象让人震撼:延绵的贺兰山横亘在前,挡住了去路,与南方常见的郁郁葱葱的山体完全不同,眼前的贺兰山上满是裸露的岩石,看不见一点绿色;山脚下,我们车行处,是大片的戈壁滩,偶尔可见一两排瘦骨嶙峋的白杨树,除此之外,再无植被。中利电缆项目的厂房便在这样的戈壁上拔地而起,眼下,一号车间主体工程已接近尾声,“在这里建厂房,要从最基本的通电、通水、通气等基础设施开始筹划,建设过程中要克服随时可能出现的沙尘天气,避开整个冬季的冻土期,难度比苏州大多了。”工程负责人介绍说。
  从电缆项目再车行13公里,记者发现,苍凉的贺兰山有了“伴”——山脚下,3500亩的戈壁滩上,整整齐齐地排满了太阳能板,非常壮观。这就是宁夏中利腾辉新能源有限公司的100兆瓦光伏并网发电项目,据悉,这一项目每年能发电1.4亿度,按照每度电0.9元计算,每年产值超过1.2亿元。
  茫茫戈壁滩,在外行人眼里是苍凉,在中利的“大布局”里,却是再好不过的宝地——广阔平整的土地、长时间的光照、光伏电站良好的接入条件。随着今年10月电缆项目一期工程投产后,中利将在宁夏形成更为完整的产业链。随着中利一个个光伏电站项目的并网发电,在茫茫戈壁滩上,阳光,这一天赐的绿色能源,正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电能,点亮无数人家。


  苏企名片 宁夏中利


  中利科技集团公司是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宁夏中利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利科技集团控股子公司,于2014917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经济开发区投资兴建,专业研发、生产各种规格特种软电缆、光伏支架、高分子材料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中利科技集团继华东、华南、东北后位于西北的第四个电缆生产基地。宁夏中利计划总投资20亿元,项目建成后预计年销售额15亿元以上,预计税收可达到1.5亿元。项目建成后大多数职工将从当地招收,可提供1000人的就业岗位。其中一期工程有9条生产线投入生产,可解决当地就业约300人。

(苏州民营企业“走出去”发展系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