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气、通信……现代生活缺一不可。城市里纵横交错的市政管网、通信线缆、电力管线都需要用到塑料管道,它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七都是塑料管材生产企业集聚地,江苏诺贝尔塑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诺贝尔塑业)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作为一家专业从事塑料管道制品研发、生产制造及智能管网融合应用的综合型企业,近年来,诺贝尔塑业服务于通信运营商、电力电网、市政建设等领域,积极打造智慧化工厂,在不断提升自动化生产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以可靠的品质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市场的信赖。截至2022年,公司位居苏州市通信管材行业综合实力第一位。
智能加持,降成本提质量
走进诺贝尔塑业的PVC生产车间,偌大的车间里只有一名工作人员在操作室里操作电脑、发出指令,其他的工作全部由机器自动完成。这套PVC集中供料系统可以实现从下料、称重到混料的全自动操作,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公司总经理孙丽华告诉记者,两年多前,这些工作全部都是由人工完成,不但劳动强度大,粉尘还会带来职业病风险。“人工的称重、混料其实还是存在一定的误差的,而且很容易出错,导致产品质量的不稳定。所以我下定决心要把这一块的自动化做起来。”
2021年,诺贝尔塑业投资500万元,根据车间的空间和产品的需求进行自动化产线的定制,使用之后效果立竿见影。“原本这个车间一班4人,实行三班倒,一共要有12名员工,现在只要2名操作电脑的员工上长白班就可以,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而且以前人工混料,机器一直开着很费电,现在电费也节省了很多。”与人力和电费的节省相对的,是产品质量的持续稳定和可追溯体系的建立。对此,孙丽华觉得“机器换人”这条路走对了。
近年来,诺贝尔塑业不断拓展自动化产线版图,工厂自动化率达80%以上。其中,集自动化生产线、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等关键技术于一体的PE/PP管材5G全连接工厂产线改造项目入选2023年度苏州市5G全连接工厂项目。“以前,一条产线上平均有2到3名工人,现在两条产线上才一名员工,但产能却提升到原来的3倍。”孙丽华骄傲地说。
智力助攻,加大研发力度
除了走自动化生产之路,近年来,诺贝尔塑业还与高校开展紧密合作。一款高性能非开挖聚丙烯MPP材料的诞生,就是企业与上海电力大学开展校企合作的成果。“这款MPP材料将PP材料和玻璃纤维进行改性融合,利用玻璃纤维来提升PP材料的物理性能,从而在满足产品性能的前提下,可以减少原料的用量,实现节约成本的目标。”孙丽华介绍。
2020年,诺贝尔塑业与上海电力大学开展校企合作,在科研仪器设备、专家技术团队、专业化技术服务等领域开展合作,优化了商用PVC材料的配方设计方案,对新品管与未改进的PVC-U管进行了对比关联试验,优化了管材的制品指标和特性,改进了生产工艺,提升了PVC管材产品的质量。通过高校力量的加持,诺贝尔塑业显著改进了PVC管材的物理性能,形成了高性能PVC-O管量产化的改进工艺成型方法,完成了PVC-O管的开发和制备。
“接下来,我们还将与武汉理工大学在新品研发、材料检测、共建实验室等方面进行合作,为高校科研成果提供落地平台,更重要的是提升企业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永葆青春活力。”孙丽华表示。
智慧赋能,做产品更做服务
七都有大大小小100多家管材生产企业,用孙丽华的话说,这是一个准入门槛相对较低的产业,常规的产品大家都能做。如何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并且让企业行稳致远,孙丽华的理念是做产品更要做服务。
“在材料、产品大同小异的前提下,服务才是最核心的竞争力。”孙丽华说,传统的管道一旦被挖断,无法第一时间精准定位受损点位,因此,智能管网一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如果在管道铺设前,从设计环节就介入,通过管道与通讯的集成,一旦管道异常,就可以精准施策,甚至可以提前预警。”孙丽华告诉记者,如何实现科技的加持,如何建立服务的团队和网络,如何让市场接受这样的新生事物,都是她在不断思考的问题。但她相信,只要有过硬的技术、优质的服务,这样的产品一定能很快推向市场,而她也在为这样的发展趋势做着精心的准备和布局。
“如果一个企业始终没有创新的产品拿出去,那这个企业是不会有发展空间的。”孙丽华表示,诺贝尔塑业将以积极推动企业上市为契机,不断完善各项规范体系,持续加大创新力度,永远走在行业尖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