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制造制胜未来
用创新创造未来
1月3日,苏州召开
全市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会议
“新年第一会”上
这些高能看点不容错过
▼
会上提出了总体目标
用3年左右时间
力争形成电子信息、高端装备、
先进材料、新能源4个万亿级主导产业
规上工业总产值达5万亿
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推动GDP迈上3万亿台阶
到2035年
基本形成具有世界一流竞争力的
现代工业体系
奋力打造全球具有领先地位的
“智造之城”
摄影:丁嘉一
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定在40%以上,用3年左右的时间,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达47%、55%,规上工业亩均税收提升到35万元/亩。 累计培育年营收千亿以上企业10家、500亿以上企业20家,上市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分别达300家和2.2万家。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升到4.35%以上,三年累计实施500项产业重大技术攻关项目,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2件。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到19%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超3000亿元。 建设100家左右“近零碳”工厂、零碳工厂。
全面实施
“苏州智造”强基提质行动
具体提出“五个强化”
强化产业体系打造
强化企业梯度培育
强化产业创新引领
强化数字技术赋能
强化绿色低碳发展
其中,苏州将强化产业体系打造
坚持抓主流、抓确定性
紧密结合苏州实际
以创新、智能、绿色、安全为方向
加快构建由10个重点产业集群
和30条重点产业链组成的
“1030”产业体系
钢铁产业要向特钢、合金方向聚焦,加快实现关键领域国产替代; 化工产业要走精细化工之路,加大定制化、功能化、专用化等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力度; 纺织产业要巩固化纤领域国内领先地位,推动纺织服装向高端化、品牌化发展; 轻工业要加快培育绿色家电、功能性食品等新增长点,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
支持高端装备在机器人、工业母机及集成化装备、智能建造等方面加快突破; 电子信息要做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核心产业,积极向第三代半导体、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领域拓展; 先进材料围绕光刻胶、功能性膜材料、氟硅化工等细分高端领域持续深耕; 生物医药加快做大产业规模,依托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优势,向大健康领域延伸。
数字经济方面,要大力推动工业软件、算力、信创等发展,培育发展直播经济、跨境电商、平台经济。 新能源方面,要重点布局新型储能、新型光伏等,围绕新能源汽车带动全市汽车产业提档升级,加快发展整车、汽车电子及零部件等重点领域。 同时,精准布局新赛道,在光子、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商业航天、元宇宙等领域抢占先机。
大力发展研发设计、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 加快推进制造业服务化,培育一批服务型制造龙头企业、示范企业。 要加强质量强市建设,每年牵头或参与起草国际、国家、行业标准不少于500项,推动形成一批国内知名、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苏州制造”高端品牌。
同时,苏州还将
强化企业梯度培育、产业创新引领、
数字技术赋能、绿色低碳发展
促进内外资、大中小各类企业优势互补、竞相发展,形成链主“头雁领飞”、专精特新“强雁高飞”、中小微“群雁齐飞”的雁阵效应。到2027年,累计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60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00家。累计推动6000家企业“小升规”,滚动培育“独角兽”“瞪羚企业”分别达200家、800家。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八大工程”,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全要素协同创新。到2027年,力争创建全国重点实验室8家。推动苏州大学、南大苏州校区等在苏高校围绕产业需求布局学科发展。到2027年建设各类市级以上创新联合体超300家。 扎实开展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智改数转网联,打造国内领先的产业数字化发展高地。到2027年,创建灯塔工厂不少于10家、智能制造工厂不少于300家;培育2家本土国家级双跨平台,创建2-3个国家级示范“工业互联网平台+园区”;打造人工智能大模型不少于15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示范项目不少于100个。 要持续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化和绿色低碳产业化,努力探索产业发展和降碳减污双赢的新路径。到2027年,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00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30家。
保证产业供地 苏州提出哪些创新做法?
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
加快实施“工业上楼”
全面推行“数据得地”
苏州提出未来3年每年
新增产业供地稳定在2万亩左右
摄影:维生素
城市与企业 从来都是命运共同体 苏州发展的过去、现在、未来 都离不开企业鼎力支持 会上,市委书记刘小涛 深情表白广大企业 广大长于苏州、生根苏州的企业,你们在这里破土发芽,与我们相伴成长。苏州始终是大家最坚强的后盾,希望你们大胆创新、勇往直前,不断做大做强,为苏州制造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
来源:苏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