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苏州市光电产业商会综合赋能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新闻资讯 企业新闻
新闻资讯

“智改数转”典型案例:太仓市同维电子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2022-04-02      来源:光电产业网      作者:苏州市光电产业商会      阅读:1458 次

太仓市同维电子有限公司是上市企业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08年4月,注册资本35000万元,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公司专业从事高速接入智能网关、新一代WIFI、4/5G移动网络设备、通信专网应用设备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同维已经形成在通讯终端产品方面完整的研发体系和生产线,产品涵盖7个大类100多个品种,核心产品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是国家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领域的龙头企业。

通过创新性的产品设计和高标准的产品质量,公司的产品销量和主要产品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从2010年投产初期的年销售额2.03亿元,发展到2020年的33.85亿元。截止到2021年10月,公司总产值29.52亿元,销售收入30.05亿元,利润3824.78万元,预计全年完成34亿以上的销售额。

公司发展至今,也荣获多项资质荣誉,包括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管理创新示范企业、江苏省示范智能车间、江苏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苏州市智能工厂(培育)等。

图1  太仓市同维电子有限公司

01
智能设备应用

同维以标准化、精益化、数字化、智能化推行智能制造,推进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项目,着力打造智能化生产基地。在现有自动化基础上,同维通过寻找合格供应商生产符合要求的非标设备,提高自动化水平。同时,工厂针对生产特点开展基础技术的应用研究,重点围绕拆解合并工艺流程、梳理整合产品制造工艺等,实现精益化生产。



图2  同维电子生产现场

02
工业软件赋能

同维按照人体结构进行智能制造的整体运作体系设计:以公司决策层(BI)作为大脑,实时掌控体系运作,由ERP系统和MES系统组成人体躯干,由工厂端PLM系统串联工控软件、物联网等作为腹部形成执行终端,以自动化生产、精益管理作为人体的两条腿,以电子采购、电子销售作为人体的两条手臂。该制造模式符合电子行业发展需求,可将现有信息化模式进行商业化运作。

图3  同维电子智能制造架构

03
数据互联互通

为保证数字化供应链供需的顺畅和平衡,同维在与上游供应商的数据交互中建立了供应商门户系统,该系统能够按照主计划,自动推送要货需求,并记录交易达成过程,最终将确定的预发货清单传输到收货平台,通知仓储部门收货。该系统能够协助企业建立稳定的供应链,规范跨企业供需达成信息交流格式,减少信息不一致。

同维还与下游客户建立EDI系统,保证与上下游企业的数据串联,实现基于云的设计、供应、制造和服务环节并行组织与协同优化,完成各产业之间的网络协同以及集约化生产管理的目标,并打造网通行业网络协同智能制造新模式、新标准。



近两年,同维在智能制造装备方面投入8000余万元,其中软件开发应用投入600余万元。每天源源不断地产生并被收集的几TB级的生产数据给生产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帮助,极大提高了制造效率。

具体而言,在进行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后,产品实行全生命的研发周期管理,各研发环节连接更加紧密,整个研发周期缩短32%。业务流程的优化和集成使得产品生产周期减少15%,原材料库存减少20%,不良率降低27%,人员绩效提高6%,对推动和支撑电子制造业发展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