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苏州市光电产业商会综合赋能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
新闻资讯

工业4.0 认清现实 切忌盲目跟风和过度炒作

发布日期:2015-04-30      来源:光电产业网      作者:苏州市光电产业商会      阅读:291 次

从德国提出“工业4.0”的概念,到李克强总理访问德国开启中德两国“工业4.0”的合作,再到今年工信部推出纲领性文件“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和“先进制造”的概念正在日渐深刻地影响到我国传统的工业生产领域。

 

并非革命性概念

在轰轰烈烈的跟风热潮中,我们需要冷静地分析与思考。“工业4.0”虽由德国提出,但其实各个国家都在做类似的事情,例如我国提出的“两化融合”及“两化深度融合”,其目的、路径及大多数内容与“工业4.0”基本一致。展望未来,“两化融合”或者“智能制造”必将成为工业发展方向,并且其影响力还会延伸到方方面面。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人们对“工业4.0”的理解并不全面,绝大多数企业宣传的“工业4.0”案例基本上只是实现了企业内部的全面信息化与自动化,即“工业3.0”,较为领先的企业可以实现自主的智能决策,但绝大多数都不一定达到了全面自动化,更有甚者购买了几套工业机器人或者安装了一条生产线就宣称实现了“工业4.0”。此外,还有不少文章在对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进行报道时都要加上“工业4.0”的字眼。以上种种现象说明了一个问题:人们并不很了解“工业4.0”这个新生事物,以至于误以为“工业4.0”很快就会实现,而且只要与其相关就值得疯狂投资。

 

“工业4.0”是一种非常先进的生产方式,归根结底是一个通过顶层设计整合各种技术手段以实现工业生产效率最大化的前瞻性战略,目前阶段距离最终实现还有相当长的道路,需要企业、科研人员、政府通力合作,尤其是在我国工业大而不强的背景下,实现起来更是道路曲折。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而不发展“智能制造”,因为现在我国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在其上进行推广恰恰最为合适。

 

在德国,“工业4.0”并不是一个与传统相割裂的革命性概念,而是在德国企业全面实现自动化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必然结果。德国工业企业生产过程的信息化、自动化水平非常高,人们对生产过程的干预很小。当企业的生产制造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后,如果还要继续发展并保持领先优势,就不能仅在企业内部思考问题,而是需要将相关企业连通起来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这才是“工业4.0”提出的初衷,它并不是一种革命性的生产方式,而是在优异生产水平基础上进行的创新。

 

认清我国的“工业2.0”现实

回看我国,在工业最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完全实现企业信息化、自动化的企业仅占少数,在京津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也仅有知名外企和部分国家重点扶持的大型国有企业可以达到这一水准,其他区域虽有类似高水平生产企业,但平均水平很低,人才短缺、技术水平低和创新能力差等问题普遍存在。所以我国工业基础比德国、日本、美国等传统工业强国落后很多,可纳入先进生产方式的企业基础相当薄弱,我国若要实现“工业4.0”或者“智能制造”所畅想的美好工业未来,相比上述国家还存在一个较大劣势:发达国家已全面实现“工业3.0”,即以信息化、自动化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相对于我国更加容易。为此,我们需要对“工业4.0”实现过程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有清晰的认识,政府、企业、媒体等要杜绝头脑发热和盲目投资。

 

不过这并不代表我国需要先完成“工业3.0”再推进“工业4.0”。由于信息、通信等技术日新月异,我们可以也应该走一条与传统工业发达国家不一样的道路,即借助新技术一边在高水平企业间推进“工业4.0”,一边完成落后企业的智能化、信息化改造。

 

当然我国也具备一些快速推进“工业4.0”的独特优势。首先,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转型,我国工业具备了一定条件,总规模非常庞大,且优秀的企业基本能够支持与整个系统连接。其次,政府大力推动,近两年国家层面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以及细分领域的专项规划等政策已经或将要陆续出台。我国独特的制度优势,决定了我国可以更准确、更高效地集中力量发展某一领域。再次,我国互联网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对于与互联网、移动物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结合紧密的“工业4.0”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技术优势。同时,2014年我国仅装备制造业产值规模就突破了20万亿元,占全球的比重超过1/3,居世界首位,工业领域的巨大市场潜力也对“工业4.0”的实现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需做好顶层设计

我国迈进“工业4.0”的过程中有一些问题值得注意。第一,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各种资源,避免重复或过度投资以及浪费。要有计划、分步骤、分阶段地予以推进,以试点推进全局,每阶段设定主要工作内容与阶段目标,防止盲目快进。要理性应对,防止过度炒作导致的民间资金疯狂涌入,控制投资风险和泡沫。第二,打好工业基础,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强化市场竞争,改造提升或淘汰落后产能。企业要从自身角度出发,提高生产、库存、管理、决策的信息化、自动化水平。只有大多数工业企业发展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后才拥有实现“工业4.0”的产业基础。还应注意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升服务在企业价值中的占比,促进各行业技术之间的交叉融合等。

 

总之,不论是“工业4.0”还是“智能制造”或者“先进制造”,都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通力合作,将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最优分配,需要各种社会角色坚定信念、立足于自身条件做好份内的工作。只有这样,中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的梦想才能最终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