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苏州市光电产业商会综合赋能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
新闻资讯

国目前配电网发展状况如何?未来发展走势分析

发布日期:2015-12-18      来源:光电产业网      作者:苏州市光电产业商会      阅读:292 次

停电?电压不稳?你家会遇到这样的用电问题吗?相信会有越来越多人回答“很少”甚至“完全没有”。这是因为我国的电网,尤其是配电网的发展水平,越来越成熟。国家电网公司日前公布了“十三五”配电网发展规划,将多措并举提升配电网建设水平。未来,更可靠、更清洁、更智能的配电网不仅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还能让我们每一个用电人直接受益。

国家能源局在今年9月发布了《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表示将通过实施这项计划,有效加大配电网资金投入。而这笔投入资金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该计划表示,2015~2020年,用于配电网建设改造的投资将不低于2万亿元。

为什么国家要在建设改造配电网上下这样的“血本”?那是因为配电网,相对于输电网来说,它的发展完善水平与我们广大客户日常用电的感受息息相关。配电网建设水平越高,我们可能遇到的低电压、短路跳闸和停电等用电问题就会越少。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我国目前的配电网发展状况。

近年来,从总体上说,我国电网结构日趋合理,供电安全水平有效提升,投资力度不断加大,电网规模也快速增长。2011~2014年国家电网公司完成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建设投资6257亿元(其中农网投资4055亿元),2015年安排投资2150亿元,“十二五”配电网建设投资占750千伏及以下电网比例超过60%。110~35千伏配电网的变电容量达到14亿千伏安,线路长度为72.5万公里。10千伏配电网的配变容量为8.5亿千伏安,线路长度为318.9万公里。110~35千伏变电容量、线路长度分别达到2010年1.8、1.7倍,10千伏配变容量、线路长度分别达到2010年的1.8、1.2倍,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另外,110、35千伏容载比分别为2.01、1.89,农网户均配变容量由2010年的0.99千伏安提高到1.57千伏安,供电能力总体充裕。2011~2014年累计新增售电量22663亿度,新增负荷14205万千瓦,全面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用电需求。

当然,目前这样的规模和发展水平还不够,“十三五”期间,我国生产、生活用电水平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配电网建设改造在扩大内需中的作用。今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新增中央投资,扩大有效投资工作,李克强总理专门强调加强农网改造的重要性,提出要追加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农村电网改造升级。8月,城镇配电网建设改造,农网改造升级均纳入“稳增长防风险”支持范围,国家先后下达中西部农网中央预算内计划,城镇配电网和东部七省市农网专项建设基金计划。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配电网建设改造的指导意见》和《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正式印发,对全国配电网建设改造工作提出总体要求。

今年上半年,按照国家加快配电网建设改造的工作要求,国家电网公司编制了《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日前,国家电网公司发展策划部在于北京召开的CIGREC6中国专委会工作会议暨2015配电技术研讨会上公布了公司“十三五”期间的配电网发展规划,主要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建立技术标准体系

制定以《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为核心的各类技术标准,初步形成涵盖一次网架、配电自动化、设备物料、电源和多元化负荷接入等全方面,贯穿规划、设计、运维、检修等全过程的技术标准体系。

解决农网薄弱环节

加快解决农村“低电压”问题,加强网架建设,提高供电能力。因地制宜使用配变,缓解季节性负荷引起的“低电压”问题。逐步解决县域电网与主网联系薄弱问题。做好边远贫困地区电力建设。

稳步推进配电自动化建设提高故障定位能力和可靠性水平

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已有26家省公司、76家地市公司开展了配电自动化建设,配电自动化覆盖率达到16.2%,涉及3.9万条10千伏线路,主要位于网架成熟地区。系统应用地区,平均倒闸操作时间缩短至8.3分钟;非故障区域平均恢复供电时间缩短至11.4分钟。

加快配套电网建设保障大规模新能源和分布式电源接入

开展电网适应性研究,完善技术标准、简化管理流程、出台服务意见、加强配套电网建设,努力满足新能源、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需要,国家电网已成为全球风电接入规模最大、光伏发电增速最快的电网。

加快信息化集成应用

实现配电网规划计算分析方法、模型、数据、工具“四统一”。统一开发部署配电网规划计算分析软件,实现供电可靠性计算、技术经济比选等量化分析。开发应用一体化电网规划设计平台,实现负荷预测、供电区域划分、成果管理等配电网规划基础功能,进行配电网数据集成试点。

实现配电网与用户双向灵活互动

建设智能互动服务体系,加大智能电表等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的覆盖范围,掌握用户用电行为,引导分时有序用电,提供定制电力、能效管理等增值服务;积极开展电能替代,倡导能源消费新模式。

加大科技创新,建设试点示范工程

结合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通信等新技术,逐步构建以电网为核心的能源互联网平台,促进电力流、信息流与业务流的深度融合;推广应用先进传感器、自动控制、电力电子、信息通信和“即插即用”并网装置等新技术、新设备,建设智能配电网试点示范工程,提高电网智能化水平。

可以发现,以上措施中既有相应的标准体系设计,也有不少科技创新的方法,不仅设法全面提高配电网质量,也在加强整体配电网的智能化和交互化水平。随着这些措施的推行,不难想见,下一个五年,我国配电网的发展水平将上一个新的台阶,而直接受益的也将是我们每一个用电的人,更可靠、更清洁、更智能的配电网将让用电这件事儿变得更加轻松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