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公司向运营商收取“进场费”、物业管理公司和一些运营商合作形成一家垄断的局面,这两大问题掣肘“光纤入户”项目的推进。
“提速降费”已成为“互联网+”的关键词,自5月份《关于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指导意见》出台以来,各大运营商也陆续推出具体的降费、免费升级等活动。
而光纤升级改造是宽带提速降费的一大有力举措。今年2月份,工信部就提出了“宽带中国”专项行动的目标,2015年新增光纤到户覆盖家庭要达到8000万户。然而,光纤覆盖和接入开通是两个概念,2014年,中国光纤用户覆盖了2.55亿户,但是实际开通的只有0.68亿户。
据了解,在光纤入户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难点,例如,部分旧小区院线没有预留光纤宽带通道,实际施工较为困难;也有业主认为施工存在不安全因素,拒绝运营商进入。但是问题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物业管理公司向运营商收取“进场费”;二是物业管理公司和一些运营商合作,形成一家垄断的局面。而用户是最大的受害者,电信独立专家付亮表示,尽管各地根据情况已经采取措施,但是仍没有太大效果。
物业收取入场费是行业常态,据悉,物业管理公司向运营商要求的进场费少则几万,多则数十万。进场费成了运营商进入小区的拦路虎。
此外还有“独家垄断”,即小区只能由一家宽带运营商提供。据了解,物业会和一些二级或者三级宽带运营商合作,签订排他协议,收取费用后拒绝其他运营商接入。
直接受到利益损害的则是欲升级光纤的用户。若运营商未能进入,则用户不能升级光纤;若存在垄断现象,用户就没有选择权,且不能以市场价上网;只有部分运营商进入,用户则不能进行自由选择。而在没有物管体系和城市规划的城中村中,通信运营商的选择权几乎为零。此外,如果用户进行搬家,光纤套餐并不能随之迁移。
事实上,2007年,工信部和建设部曾下发通知,表示“要求住宅小区及商住楼的通信管道和楼内通信暗管、暗线同步建设,并预留用于安装通信线路配线设备的集中配线交接间,建成后统一移交给业主。小区内通信配套设施由全体业主共有,物业公司并没有权利来利用这些设施经营牟利。”2013年,工信部和住建部联合印发了《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和《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备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两项标准。
选择哪一家运营商,按照流程需要进行业主大会,半数业主通过才可以执行,但目前这一体系并不完善。而在收费制度上,物价局并没有明确规定,导致出现一些高额收费乱象。
对于如何解决入场难的问题,一方面需要政府牵头制定相关条例,进行协调和监管;此外,业内人士表示,采用第三方管理运营也是一种解决之道,即成立第三方专业机构协调运营商光纤入户前的争端,统一进行住宅通信配套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