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工业互联网质量创新联合体揭牌暨光电产业碳足迹平台研讨会”在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江苏分院举办。吴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吴江区工业和信息化局指导,中国共产党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委员会、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江苏分院、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苏州大学能源学院、江苏省能源研究会联合主办。
吴江区工信局副局长王小寒、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江苏分院院长冯泽军、苏州大学能源学院党委书记严冬生、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吴石亮、吴江区市监局质量科科长陆遥等出席。根据吴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安排,苏州市光电产业质量创新联合体、苏州市光电产业商会应邀参加。
会议以“碳”寻新 “质”未来为主题,聚焦党建引领下的绿色低碳融合发展。来自政府部门、高校院所、认证机构及企业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光电产业碳足迹管理的新路径与新方法。
会上,举行了“国家工业数字化碳管理江苏平台”发布仪式,该平台将依托数字化手段提升碳足迹数据的透明度和核算效率。“工业互联网质量创新联合体”正式揭牌,将进一步加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质量创新与绿色低碳协同发展。
会议现场还举行了多项签约仪式:江苏分院与CQC、SGS签署产品碳足迹核算及认证合作协议;与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苏州大学能源学院达成可持续发展与低碳创新战略合作等。
吴江区作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致力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光电线缆产业作为吴江区千亿级支柱产业,其碳足迹管理对全区乃至全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吴江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已走在全省前列,未来区将继续深化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为全区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会上,陆遥科长介绍推荐了在光电线缆碳足迹标识认证方面开展的创新性工作。2024年9月,光电线缆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被增补为省级质量认证创新试点示范项目,并得以迅速开展;2024年10月完成团体标准立项公示;11月认证规则在国家认监委备案;12月标准正式发布并发出全市首批3张碳标识认证证书。创新性地采用了数字化碳管理平台和区块链技术,以亨通力缆为试点,开展了首个通过全生命周期数字化采集的碳足迹核算工作,为建设本土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次活动旨在搭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对话平台,汇聚各方智慧,共同探讨推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和数字化发展的策略与路径。
(苏州市光电产业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