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下午3点,本报从苏州市统计局一季度苏州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苏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紧扣“两聚一高”目标要求,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经济运行开局良好,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进。
一季报中,工业生产稳步提升,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固定资产投资低开回升,市场消费稳中有升,对外贸易回升向好,财税形势比较稳定,市场环境有所改善。
一季度,苏州实现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84.8亿元,增长10.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434.8亿元,增长8.5%,较去年同期提高7.4%,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速为2012年以来最高;工业用电量25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较去年同期提高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1.4亿元,同比增长10%;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9%,涨幅较去年同期回落0.9%。城镇就业人数新增3.89万人。
从一季度运行情况来看,苏州经济发展呈现了科技创新活力、转型升级力度、新经济引领作用、民营经济贡献及民生推进力度等五方面的增强。全市财政性科技投入19亿元,同比增长30.3%。2月末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24万件,其中企业占比达91.3%,同比提高4.1%。全市新兴产业实现产值3617.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8.7%,较去年同期提高0.8%。其中新材料、软件和集成电路、智能电网和物联网行业产值分别增长21.2%、11.7%和10%。光纤、智能手机产量分别增长30.1%和21.1%。全市工业机器人产值同比增长28.1%,重点纳米企业产值增长42%,网上零售同比增长69.4%。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77.3亿元,占比为62.5%。新增个体户5.25万户,同比增长40.9%,新增私营个体注册资金1235.56亿元,增长63.2%。全市完成城乡公共服务支出347.7亿元,增长27.7%。
市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吴蔚处长会上表示,目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有企业生产成本压力加大,原材料价格上涨明显,行业分化比较突出,进出口增长还存在不确定性等,下阶段需继续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金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