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苏州市光电产业商会综合赋能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新闻资讯

《苏州市“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

发布日期:2016-10-31      来源:光电产业网      作者:苏州市光电产业商会      阅读:2253 次

近日,《苏州市“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正式发布。按照规划,“十三五”时期,我市将在纳米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六大重点领域加强前瞻性产业技术和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同时,重点推进110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实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技术高端攀登等六大工程。

根据目标,到2020年,全市创新综合实力居国家创新型城市前列,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初步形成。其中,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左右,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6件以上,万人拥有高层次人才数200人以上。

布局六大产业领域创新推动形成产业科技创新高地

今年8月召开的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特别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作专题辅导报告。在谈及苏州的创新优势及下一步创新之路该如何走时,周济表示,苏州的一大优势就是经济总量大、企业众多、产业基础雄厚,苏州的创新要充分发挥好这一优势,打一场万企创新、产业升级的攻坚战。

市科技局副调研员、资源配置处处长谢再鸣表示,《苏州市“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最大的特点就是用创新来引领苏州的产业发展,把苏州打造成为产业科技创新高地。为此,规划在领域布局上提出,围绕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在纳米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六大重点领域加强前瞻性产业技术和核心关键技术突破,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力争到“十三五”期末,六大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大幅提升,其中,微纳制造、第三代半导体、创新药物等若干领域具备较高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之所以选择这六大领域,是充分考量了我市的产业发展目标、现有的创新资源集聚在哪些行业等因素,选择的产业领域都具有形成完整产业链的趋势。”谢再鸣说,从产业创新高地来看,上述产业领域的某一技术是完全可以占据全球制高点。

六大产业领域细分了27个子项,且每个子项都明确了重点支持的发展方向。按照目标,到2020年,微纳制造、第三代半导体、创新药物等重点领域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50%。成长起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企业,全市拥有5000家高新技术企业、15000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

推进110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

实施六大科技创新工程

日前,《苏州市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实施方案》正式颁布。方案提出将实施科技重大项目重点工程作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的主要举措,要布局建设一批重大创新载体、组织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创新项目、培育打造一批高水平科技产业园。经过梳理和优选,有总投资551亿元的110个项目入选。

《苏州市“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十三五”时期要重点推进这110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其中,重大创平台载体44项、企业重大研发产业化项目55项、重大创新团队4项、新型研发机构7项。“这些项目,在‘十三五’时期都是要完成的。”谢再鸣说。

同时,规划提出,聚焦完善创新体系、打造产业创新高地的总体目标,要组织实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技术高端攀登、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科技人才智汇苏州、科技金融深度结合、科技成果惠民富民六大科技创新工程。

如,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包括全面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打造高水平创新型企业集群、建设高能级的科技基础设施这三个方面。谢再鸣介绍说,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虽然我市企业众多,但创新能力还不强,突出表现在创新投入强度不高和结构不尽合理,大中型企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额比例一直徘徊在1%左右,不到发达国家的四分之一。

为此,规划提出,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充分发挥企业在产业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完善创新型企业培育机制,建立覆盖企业初创、成长、发展等不同阶段的政策扶持体系,促进形成较大规模数量的具有核心技术和综合竞争力的高水平创新型企业集群。到2020年,力争全市落实科技创新优惠150亿元、累计有效高企5000家,服务科技型企业20000家。

落实六项保障举措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2016年苏州市级科技计划延续了2015年的创新做法,不设具体领域要求,继续设置五个专项。在资助方式上,强调要加大后补助和间接支持力度。同时,今年的科技计划增设了多个支持方向。如,在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中,增加了对重大创新团队的支持。对立项的重大创新团队,三年内给予1000万元——5000万元的科研经费,团队成员享受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相关政策。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为此,《苏州市“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提出了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完善政策精准服务,协同创新集聚资源,培育保护知识产权,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加强组织合力推进等六项保障举措。其中,深化科技投入与计划管理机制改革方面,就提出要加大财政性科技投入力度,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建立适应不同科技创新主体的财政科技经费支持机制。优化整合市级科技计划,建立健全以创新需求为导向、公平竞争为原则的科技计划体系,促进科研项目和资金配置的统筹协调。

培育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则提出要促进知识产权创造,鼓励企业完善职务发明奖励和报酬制度,采取知识产权入股、股权期权奖励、岗位分红、利润提成等方式,激发研发人员创造积极性;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强化知识产权行政与司法保护衔接机制,积极争取支持在苏试点建设知识产权法院,推进专利、版权、商标“三合一”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试点工作等。

谢再鸣说:“创新绝不仅仅只是指科技创新,而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通过创新,助力全市的转型升级、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