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苏州市光电产业商会综合赋能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
新闻资讯

苏州制造:如何成为“全球工业大市”?

发布日期:2022-06-07      来源:光电产业网      作者:苏州市光电产业商会      阅读:599 次

文:任泽平团队

导读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中国制造业规模连续12年居世界第一,全球竞争力仅次于德国,强大的制造业背后是众多以“制造业立市”的城市,其中苏州更是全球工业大市,苏州制造成为一张名片。

苏州为什么被称为“全球工业大市”?1)苏州规上工业产值全国第二,工业的核心支撑力是制造业,制造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的98%,高于深圳、上海,经济基础扎实。2)规上工业产值前五大产业中有四个为高端制造业且呈产业集群式发展,分别是计通电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3)制造业实现行业大类全覆盖,制造业行业中类、行业小类覆盖率分别达90.4%、79.3%。

苏州如何成为“全球工业大市”?“全球工业大市”的背后离不开制造业的支撑,苏州制造业成功的秘诀在于“有为政府+市场化导向”的有机结合模式,“长三角区位优势+制造业历史积淀+对制造业的长期坚守+不断改善营商环境”促成苏州制造业规模日益壮大,同时,政府发展意识超前,提前布局制造业向“质造”“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打造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业等创新集群,推动制造业由“大而不强”转向“又大又强”,从而跃升“全球工业大市”前列。

目录

1 苏州:全球工业大市,规上工业产值破4万亿

苏州如何成为“全球工业大市”?

2.1 紧抓长三角一体化、沪苏同城化机遇,承接上海制造业资源溢出 

2.2 拥有深厚的制造业积淀,长期坚守制造业根基

2.3 精准把控趋势+提前布局,推动制造业向“质造”“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2.4 重视打造高水平创新集群,为制造业提供内生动力
3 启示:坚守制造业、积极融入区域一体化、推动智能化数字化转型、聚力打造创新集群

正文

1 苏州:全球工业大市,规上工业产值破4万亿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制造业行业大类占工业行业大类的75.6%,2021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增速高于GDP增速,制造业规模连续12年居世界第一,全球竞争力仅次于德国,强大的制造业背后是苏州等以“制造业立市”的城市。
在国家统计局41个工业大类中,制造业以31个占据75.6%的比重。中国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和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2021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7.4%,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高于实际GDP8.1%的增速,是中国经济长期崛起的压舱石。
2021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达到31.4万亿元,连续12年居世界首位,约占全球比重的三分之一,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中国制造业全球竞争力排名第二,仅次于德国。
中国强大的制造业背后是众多以“制造业立市”的城市,如深圳、上海、天津、佛山、无锡、苏州等,其中苏州更是全球工业大市。

苏州为什么被称为“全球工业大市”?苏州规上工业产值全国第二,工业的核心支撑力是制造业,制造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的98%,制造业投资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95.7%,制造业实现行业大类全覆盖

从规上工业总产值看,2021年苏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4万亿元,达41308.1亿元,同比增长17.2%,超越上海,但以极小劣势逊于深圳,居全国第二;尽管规上工业总产值规模不及深圳,但同比增速高达17.2%,远高于深圳7.5%的增速。

从规上工业总产值构成看,苏州以“制造业立市”,2020年苏州规上工业总产值中,制造业贡献了98%的产值,高于上海、深圳制造业95%、96%的贡献率;同时,苏州前五大产业均为制造业且产业结构多样,分别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汽车制造业,占比分别为29.6%、8.9%、8.0%、7.1%、5.7%,而深圳产业结构单一,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就贡献了61.4%的产值。

从制造业投资看,2021年苏州制造业投资高达1535.5亿元,约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95.7%。

从制造业种类看,根据国家统计局工业分类标准,制造业包含31个行业大类、178个行业种类、609个行业小类。苏州制造业涵盖31个行业大类、161个行业中类、483个行业小类,覆盖率分别达到100%、90.4%、 79.3%,行业分布广、种类众多,是国内制造业体系规模最大、门类最全、配套最完善的城市之一。

苏州如何成为“全球工业大市”?

“全球工业大市”的背后离不开制造业的支撑,苏州制造业成功的秘诀在于“有为政府+市场化导向”的有机结合模式,“长三角区位优势+制造业历史积淀+对制造业的长期坚守+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促成苏州制造业规模日益壮大,同时,政府发展意识超前,提前布局制造业向“质造”“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打造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业创新集群,推动制造业由“大而不强”转向“又大又强”,从而跃居“全球工业大市”前列。

2.1 紧抓长三角一体化、沪苏同城化机遇,承接上海制造业资源溢出 

苏州是与上海距离最近的地级市,长期秉持积极对接上海发展理念,近年紧抓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机遇,主动提出沪苏同城化并被写入国家方案。

从地理位置看,相对南京、无锡、南通、嘉兴等城市,苏州区位优势明显。苏州东邻经济中心上海,市中心距离上海人民广场约85km,不考虑疫情影响,每日往来上海车次达270趟;北依长江,拥有张家港港区、常熟港区、太仓港区三港合一的苏州港以及京杭大运河,2021年全国港口吞吐量排名中,苏州港进入TOP10且是TOP10中唯一一个内河港口。

从发展理念看,由于上海在资金、技术、设备、人才、管理经验方面优于苏州,苏州自80年代起就确定了“要发展、靠上海”的理念,90年代确立接轨上海战略,依靠区位优势、生产要素低成本优势积极对接上海制造业资源,如引进“星期天工程师”、抓住浦东开放机遇引进外资。

从战略机遇看,近年苏州紧抓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机遇,主动提出沪苏同城化理念。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基础上,2020年,苏州首次提出沪苏同城化理念,即沪苏两地分工合作,优势互补、错位发展。2021年,沪苏同城化被写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上升至国家战略。

近年上海制造业占比下降、服务业占比上升,制造业向周边城市转移外溢,苏州凭借区位优势、生产要素成本优势成为主要承接者。从上海看,上海主导产业已由工业、服务业齐头并重转为以服务业为主,中低端制造业不断向外转移。近年来上海工业和服务业占比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占GDP的比重明显下降,从2000年的42%降至2010年的38%再降至2021年的25%;而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快速提升,由2000年的52%升至2010年的57%再升到2021年的73%。工业和服务业占比一降一升一方面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规律,另一方面说明上海中低端制造业向外转移的趋势,从而对周边城市形成资源溢出。从苏州看,由于苏州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发展理念,叠加近年国家战略支撑,其成为上海制造业最主要的辐射区域和资源外溢承接者,一方面利用上海溢出制造业资源实现自身制造业从小到大、由低向高发展,另一方面为上海航空航天、集成电路等高端制造业提供产业链配套。

2.2 拥有深厚的制造业积淀,长期坚守制造业根基

由于良好的自然条件与优越的地理位置,苏州古代、近代形成了以丝绸和棉纺织两大支柱产业为代表的深厚的制造业积淀,是民族工业发源地之一,具备先发优势。汉代到唐朝,由于统治者重视兴修水利、发展商业,叠加苏州的区位优势、自然条件,苏州丝织业逐步发展并出现刺绣工艺,青瓷器制造水平和规模全国领先。唐朝末到宋朝,随着城市经济职能超越政治、军事职能,苏州从手工业、农业转向工商业,生产组织形式由家庭作坊向工商业组织转变。明清到民国,由于经济作物广泛种植、资本主义萌芽,以丝织业、棉纺织业为代表的轻工业快速发展,政府先后创建苏经丝厂、苏纶纱厂、苏经纺织厂等工厂,使丝绸业由传统的放料雇织转向集中生产,从手工生产转向动力机器生产;同时,由于苏州丝绸工艺上乘、款式新奇、质料轻软,丝绸先后大量销往俄国、日本、朝鲜、东南亚、南北美、欧洲等地区,为此后制造业发展及走向全球奠定基础。

改革开放前,前期通过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等,苏州工业得以恢复;后期苏州坚持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保留了制造业的生产要素和产业基础。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等措施,促进国民经济恢复,苏州的工业也得以恢复。1952年,苏州工业产值较1949年增长1.3倍。此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通过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苏州私营工业实现公私合营或合作化,制造业企业的规模由此壮大,制造设备及工艺落后现状得到改善。1958-1976年,尽管苏州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但其坚持“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如70年代初期,苏州大中型丝绸企业仍坚持运转,通过外贸加工收购的形式,以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为出口渠道进行销售,丝织品外贸收购数量仅1966-1971年略有下降,1978年,丝织品出口额高达4197万美元,为全国总量的21%,出口数量占江苏省丝织业的55.2%,占全国丝织业的七分之一。因坚持实施八字方针,苏州在艰难时期保留了制造业的生产要素和产业基础。

改革开放后,苏州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制造业根基,先是凭制造业深厚积淀创造苏南模式,后在对外开放中引进一批高质量制造业外企,此后又在制造业增速明显放缓的情况下坚持发展制造业。改革开放后,苏州凭借此前积累的制造业积淀,以乡镇集体经济的形式发展乡镇企业,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非农化、工业化,创造了著名的“苏南模式”,1985年苏州乡镇工业总产值达99.7亿元,超过全市工业产值的50%。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中央实行沿海开放战略,苏州转向外向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因苏州的区位优势、营商理念、招商引资政策、低成本优势,一批高质量制造业外企先后落地、增资扩容、深耕发展,如松下、美国礼来、德国SEW公司等,推动制造业壮大及上下游产业链逐步完善。2014年以来,由于生产要素成本逐步提高,以欧姆龙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相继转移,2015、2017年规上制造业产值增速一度转负。尽管如此,苏州仍坚守制造业根基,在阵痛中积极寻求制造业转型的途径与方法,随着制造业转型推进,以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企业代替此前迁出企业落户苏州,2020年苏州规上制造业产值增速回到5.5%。

2.3 精准把控趋势+提前布局,推动制造业向“质造”“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实施“质量强市”战略,设立质量奖励资金、建立全国首个质量提升评价指标,从“制造”向“质造”转型。截至2021年10月,苏州各类质量奖项申报及入围数量创历史新高、居全省第一。当前全国乃至全球制造业竞争的重点已非规模竞争,而重在质量较量。从战略层面看,苏州早在2011年即开始开展质量强市活动,而南京较苏州晚了两年;此后苏州将开展活动升级为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在规划层面推出《苏州市“十四五”质量发展规划》《“苏州制造”品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关于全力打响“苏州制造”品牌的若干措施》等高质量政策。从资金投入看,近年苏州在质量综合管理、质量安全方面的资金投入不断增加,根据政府数据,2019年苏州累计发放超9000万元质量奖励资金。2020年苏州出台《苏州市质量品牌建设奖励实施细则》,提高对质量管理的奖励额度。从质量评价标准看,苏州敢为人先,于2020年发布《质量提升评价指标》,该指标是全国首个以质量提升工作评价为内容的标准,推动制造业企业质量提升以及制造业从“制造”向“质造”转型。截至2021年10月,苏州获得江苏省省长质量奖13个、提名奖17家/次,总数居全省第一。

苏州通过开展免费诊断、鼓励技术输出、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贴息奖补等措施,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目前苏州拥有5家被视为工业4.0典范的灯塔工厂,在全国一骑绝尘。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是大势所趋,苏州制造业实力强劲一方面在于其能精准把控制造业发展趋势,另一方面是发展意识超前、提前布局,从而在制造业转型方面拥有先发优势。从转型时间看,早在2012年,苏州工业园区已经开始聚焦大数据产业,通过出台优惠产业政策,吸引华为、微软等世界巨头落地,以科技巨头为核心培育出企查查、天聚地合等具备高成长潜力的创新企业。从细化措施看,苏州为需要转型的制造业企业提供了全流程服务。对缺乏转型方案的企业,为其提供智能制造免费诊断服务;对缺乏技术的,鼓励智能化数字化标杆企业向其输出技术与经验;对缺乏数据的,引进大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并对优秀的数字化平台给予高额奖励;对缺乏资金的,推出“智能制造贷”、提高奖励补贴。从转型效果看,我们以灯塔工厂为例,灯塔工厂是指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领跑行业的工厂,被誉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典范。截至2022年4月,中国有37座灯塔工厂,其中苏州独占5家,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

2.4 重视打造高水平创新集群,为制造业提供内生动力

重视制造业科技创新,2021年苏州科创综合实力连续12年居江苏首位;以园区为平台打造高水平制造业创新集群,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破万亿元。创新集群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高级形态,苏州重视制造业科技创新,2021年科创综合实力连续12年居全省首位。苏州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借助12个国家级开发区,打造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高水平创新集群。以苏州工业园区和昆山为例,苏州工业园区拥有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核心区三大国家级创新载体,助力创新集群发展,目前形成以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纳米技术应用三大产业为支柱的创新集群,其中生物医药产业综合竞争力全国第一,纳米新材料集群入选首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优胜名单。昆山通过加强产业规划、产业政策、招商机制、大院大所、产业基金、高端载体六个环节,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集群,目前形成了以消费电子终端产品为龙头,新型显示、通讯、半导体等产品为支撑的产业生态,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已破5000亿。高水平创新集群为苏州制造业提供了内生动力,在2021年全球科技创新集群百强榜单中,苏州位列全球第63名,集群的科技产出增速居全国第二

3 启示:坚守制造业、积极融入区域一体化、推动智能化数字化转型、聚力打造创新集群

当前中国制造业占比持续下滑,然而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应长期坚持发展制造业、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由于中国制造业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制造业比较优势不再明显,中国制造业比重出现九连跌。但制造业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驱动力,应推出制造业结构性减税政策、土地优惠政策等,推动经济脱虚向实,长期坚持发展制造业。

深入贯彻落实区域一体化、城市群都市圈战略,精准定位区域角色,利用区位优势积极承接溢出资源,实现协调发展、错位竞争。从上海与苏州的发展关系看,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一般较为发达,周边城市制造业较为发达,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城市群都市圈周边城市应顺应城市群化都市圈化大趋势,借助中心城市的资源外溢和辐射效应延伸制造业产业链、降低交易成本,同时,完善交通、通信及公共服务等基建网络,打造服务型政府以提升营商环境,营造更具吸引力的资源外溢环境,加快自身与中心城市生产要素自由流动,通过加强与中心城市的产业互动实现经济借力发展。

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完善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服务方式和保障体系,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是苏州近年来先进制造业腾飞的关键因素,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是大势所趋,应顺应制造业发展趋势,完善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的服务方式及保障体系,如开展智能制造免费诊断服务,设立智能制造顾问制度,为制造业企业梳理转型思路,提供解决路径;强化金融资本支持,鼓励银行对企业智能化改造给予信贷倾斜,推动各银行机构设立智能化改造专项贷款;发挥标杆企业、成功案例的示范作用,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充分利用园区优势打造创新集群,活跃创新生态,从而提高制造业自主可控的能力。苏州在改革开放前期以代工、粗加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主,没有形成自主品牌,受2014年部分企业关闭或迁出影响,制造业增速放缓,此后苏州开始转型之路、聚力打造高水平创新集群。拥有自主创新的制造业技术、建设创新集群是应对外部冲击的有力武器。应借鉴苏州经验,以园区为平台,以科技型企业为创新主体,将院校、科创载体、服务平台、研发机构连接起来,集聚优质科技创新资源;同时,建立对科创企业与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设立制造业细分行业专项创新基金,提升创新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