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黑天鹅会遮蔽“中国光谷”武汉的芯片、光通信、面板吗?
作者/IT时报 李玉洋 钱奕昀 钱立富 孙妍 李丹琦 李蕴坤
编辑/挨踢妹
图片/东方IC 网络
来源/IT时报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犹如一只黑天鹅,掠过了2020的农历庚子年。
何时复工、如何复工成为各行业迫在眉睫的难题,而疫情究竟会对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更是许多人心头沉甸甸的大石。
此次疫情爆发的中心——武汉,作为中部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的“龙腰”, 被视为“中部崛起”的领头羊。光谷、钢铁、汽车、面板、通信和电子⋯⋯这些与武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关键词,如今随着疫情发展,将面临怎样的挑战?而作为产业链上游企业的聚集地,武汉疫情又会对下游厂商带来何种影响?
带着这些忧思,《IT时报》记者分头对疫情包围下的武汉半导体、通信电子、面板等产业进行采访,答案有喜有忧:尽管受延期复工、劳动力短缺等因素影响,相关企业产能扩充会在短期内放缓,但原材料备货基本充足,且很可能在疫情后迎来“报复性反弹”。
01
武汉芯
工厂不停工,芯片不涨价
IT时报见习记者 李玉洋 钱奕昀
武汉,中国半导体核心城市之一。
占全球半导体产值1/3的存储器行业历来为国外企业垄断,三星、铠侠、西部数据、美光、英特尔和SK海力士六家占据了全球超过99%的NAND Flash市场份额。
2016年,武汉光谷成立湖北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武汉存储器产业强势崛起,力争突破国外企业垄断。
目前,武汉已集聚了100余家芯片企业,涌现出烽火科技、梦芯科技、芯动科技等30家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本土企业,形成了以存储芯片、光电子芯片、红外芯片、物联网芯片为特色的国家级“芯”产业高地。
武汉研发的三维闪存芯片,其中32层芯片已实现量产,这是我国首批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32层三维闪存芯片。
长江存储、武汉新芯和武汉弘芯是我国重要的晶圆厂,这些晶圆厂除了每年的岁修外,一般全年不停工。自1月23日武汉宣布封城至今,这三家企业也没有停工,长江存储员工对《IT时报》记者表示,产能恢复了一半。
然而,武汉作为全球电子产业的供应链枢纽之一,依然不可避免地受到疫情影响,甚至可能对全球电子产业的供应链产生连锁反应。
长江存储:没有停工但扩充停滞
2月10日,长江存储的员工李先生告诉《IT时报》记者:“工厂的研发和生产在春节期间一直正常运转,没有停工,只是产能在一半左右。公司现在考虑的是尽最大可能生产,计划逐步恢复产能,但面临的主要问题还是人力不够。”
据了解,长江存储在武汉的工厂有4000-5000人,留守的大约有1000人,目前工厂采用分区隔离管控措施,只有住在公司对面宿舍的人员才进入工厂上班,避免外界病毒的带入。
东吴证券报告显示,长江存储现阶段产能为1万-2万片/月,占全球总产能1%左右。1月16日,长江存储曾在市场合作伙伴年会上表示,2020年上半年,一厂(指一座12寸晶圆厂)产能规模大概在5万片/月左右,年底前规划设计10万片/月。更大产能的二厂,也在逐步规划中。
然而,由于疫情带来的影响,产能扩充计划和人员报到工作都停滞了。
“芯片是一个需要大量研发的行业。目前,研发、生产人员大量未到岗,只能勉强维持现有生产线,新装机扩充计划被迫停滞。而年前完成的新员工招聘工作,人员报到也无法进行。”李先生说。
“今年芯片产能的扩充计划还是比较大的,但疫情带来的装机、人员、物流限制,都将影响产能扩充计划。半导体存储行业又是一个研发性行业,研发进度也会受到影响。对于武汉存储器企业来说,追赶国际企业的步伐可能会因此放慢。”李先生对此有些担心。
短期内芯片应该不涨价
对于储存器芯片这个极度敏感的行业来说,1%-3%的行业产能波动,就能够在市场上引起价格波动。那么,储存器市场会出现一波“涨价潮”吗?李先生认为,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不过武汉地区的产量毕竟有限,相较于全球芯片市场来说,影响不会很大。
集邦咨询冉玄同认为,短期内,这次疫情对武汉半导体企业的影响不是很大,一是这些企业春节前有库存备货,二是企业生产线都是24小时不停地运作,疫情之下,也会拿到政府一些特殊的通行手续。
但对于疫情后续影响,冉玄同认为,需要看疫情持续时间,“重点担心的是上下游供应链会出现问题,如果产业链下游需求减少,就会影响上游的生产和供给,现在终端需求减少的苗头已经显现。”
西部证券一份研报也指出,晶圆厂由于自动化程度高,人员密集程度比较低,人力缺口相对不高,但如果疫情持续时间较长,原材料的短缺会对晶圆厂造成较大影响。
红外测温产业逆势上升
在消毒、隔离与检测等众多防疫手段中,检测是阻止病毒突破防线的一个重要关卡。除了全国各地一抢而空的口罩外,红外体温检测仪成了各线疫情战场极为紧缺的资源。
电子创新网CEO张国斌认为,红外测温设备需求的暴涨,将促进红外传感器、内存芯片等电子元器件产业链的发展。
华中数控是一家总部位于武汉红外体温设备制造商。2月11日,《IT时报》记者致电该公司,一名员工表示武汉工厂每天大约能生产70台红外体温设备;而其市场策划部另一位负责人表示,武汉工厂红外体温产品线几十名员工,从除夕开始加班生产,因为红外体温设备订单量大,他们还把佛山工厂一条产线进行了升级改造。其他产线原先通知2月14日复工,如今又延期了,具体时间仍在等通知。
“但因为武汉封城,采购元器件和对外发货都很困难,所以武汉工厂生产的1000多台红外体温检测仪主要发往湖北省内。”这位负责人说。
02
武汉光
被“挡”了一下,但5G仍是“光源”
IT时报记者 钱立富 孙妍
在武汉市东西部,有一条科技含量满满的交通干道——光谷大道,大道沿线分布着中国信科、长飞光纤、武汉新芯等重要国内通信企业。再将视线范围放大,光谷大道所在的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称为“中国光谷”,拥有国内最大的光通信研发基地、光通信器件生产基地和光棒光纤光缆生产基地。
武汉市发改委主任许甫林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武汉的光纤光缆生产规模居全球首位,光电器件占国内市场份额达60%。
疫情的发生,给武汉、湖北乃至全国带来了非常巨大的影响。相关企业复工延迟,也让国内光通信行业发展受到影响。
但同时,此次疫情催生了云会议、云办公等5G应用的加速落地,为5G产业链整体发展带来促进作用。
光通信:短期内影响产能
长飞光纤、烽火通信这两家武汉企业,一直处在中国五大光纤生产商名单上。
光纤预制棒是光缆生产的最源头项目,核心原材料。据知名市场调研机构CRU(英国商品研究所)分析,长飞光纤和烽火通信在湖北(主要是武汉)的光纤预制棒产能占到中国的35%,相当于全球的20.3%。
光缆方面,虽然武汉的地位不如光纤预制棒那样重要,但也具有相当重的分量。据CRU分析,武汉生产的光缆占中国国内市场的18.5%和全球产量的9.7%。如果再加上与武汉相距200公里左右荆州的光缆产能,占比分别上升至20.9%和11%。
毫无疑问,光纤重镇武汉在现阶段的停工,会对国内和全球光纤光缆产量产生影响。
但这种影响是短期的、可控的。
虽然目前武汉仍是国内最重要的光纤生产地,但国内市场对其依赖度近些年有所下降,一方面,长飞光纤这类武汉企业已在国内多个地方建设了生产基地,另一方面,国内还有其他多家重量级的光纤企业。
以长飞光纤为例,除了武汉工厂,还在辽宁、甘肃、四川、广东、江苏、上海等地和国外的印尼、南非等地设有生产基地。
“武汉是我们总部,也是我们的原材料生产基地,向位于其他省市的生产基地供应原材料。目前武汉工厂还没有复工,原先说是2月14日复工,但现在要看具体情况了。”2月11日,一位长飞光纤内部人士对《IT时报》记者表示。
据这位人士介绍,上海等地的长飞光纤生产基地在2月10日都已经复工,而且春节前储备的原材料能够支撑一段时间。他表示,“因为受到返工人员隔离期的影响,这些基地的产能目前还没有完全释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产能会逐步上来。”
业内人士认为,基于国内光通信产品的库存和全国产业链的联动,这个影响不会持续太长时间。从全国产业链库存来看,不同产品线均保持了1至3个月的库存水平。
在光通信全年市场预期向好的情况下,疫情短期的产能影响,有望在随后几个季度消除。
“淡季”对全年影响有限
东方证券分析师张颖认为,武汉光通信产业一季度甚至上半年度经营业绩将受到影响, 但所幸一季度并非利润“大季”,对全年业绩影响有限。
方正证券的研究报告表达了同样的观点。这份报告显示,全国通信板块公司主要集中在7个省份:广东省(45家)、北京市(18家)、浙江省(13家)、上海市(12家)、湖北省(10家)、福建省(7家)和四川省(7家)。以疫情严重的湖北为例,2018年第一季度该省通信板块上市公司的收入在全年占比为20%,净利润占比为21%。再以广东为例,2018年第一季度通信板块上市的收入在全年占比为18%,净利润占比21%。考虑到第一季度一般是行业淡季,因此,企业复工延迟对整体业绩的影响程度有限。
根据招商证券研报,2018年第一季度收入在全年占比数据显示,烽火通信为17.53%,长飞光纤为21.7%,包括这两家企业在内的武汉通信类上市公司,疫情受影响程度都是中度。
从A股市场表现来看,长飞光纤、烽火通信股价近段时间走势和大盘基本持平,并未被看空。
5G应用加速落地
从中长期来看,光纤产业仍然向好,因为5G会带来强劲需求。
通信业资深人士陈志刚认为,上半年5G网络建设进度将会延缓,但这并不会整体影响中国5G网络建设的进度,考虑产业链已经储备的物料、器件、生产产能,大概率是按照三大运营商公布的网络建设计划已经完成了储备,疫情过后将会“报复性”恢复生产。
同时,在此次抗击疫情当中,5G已经大放异彩,全方位助力抗击疫情,多项5G应用加速落地:5G+直播催熟“云监工”、5G+云会议为战“疫”一线提供高效沟通桥梁、5G+VR加持远程医疗、5G+AI减少医患交叉感染、5G+热成像构筑第一道防线。
中国电信和央视频合作开通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5G+光纤双千兆直播,上亿观众成为“云监工”,大家都说,看直播不是为了消磨在家隔离的时间,看的是希望。这可以说是5G商用以来最大范围的一次直播尝试。
此前,视频云会议受限于网络承载能力、设备成本等条件,并未得到广泛应用。如今,疫情隔离反倒为此打开了一个窗口。20小时内,中国电信武汉公司抢通了26个定点医院、24个方舱和隔离点的视频会议系统。各个医院、疾控单位通过这一方方屏幕、一个个摄像头,实现疫情防控进展、诊疗方案的共诊,让这一成熟的应用焕发新生。
疫情在加速这些5G应用落地,而这些应用的落地成熟又会反促5G建设的加速,推动5G产业链形成良好闭环。
03
武汉屏
春节库存充裕手机新品发布或受影响
IT时报记者 李丹琦 李蕴坤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让武汉成为全国疫情的重灾区。在疫情持续蔓延的影响下,1月23日,武汉封城;1月29日,湖北省宣布,全省各类企业复工时间不早于2月13日24时;2月13日,湖北省又宣布延期复工,全省各类企业复工时间不早于2月20日24时。
从2008年至今,武汉光谷用了10年时间,投资近千亿元,布局建设了5条从LCD到OLED、从硬屏到柔性屏的新型显示面板生产线。
目前,光谷已经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中小尺寸显示面板基地,湖北省人民政府网的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武汉显示面板产业总产值有望突破千亿元大关。
目前武汉汇聚了TCL华星、京东方、天马等一线面板企业,受疫情影响,武汉的面板企业正面临怎样的冲击?
春节满产满销
天马、TCL华星、精测电子、尚赛光电等一批武汉新型显示企业,是华为、小米、TCL等国产品牌显示面板的核心供应商。
TCL华星生产中小尺寸的T3、T4工厂设于武汉,前者定位于高端智能手机屏及平板电脑显示屏,后者为第6代LTPS-AMOLED柔性生产线,主要生产3~12英寸高分辨率柔性和可折叠式智能手机用显示面板。
在2月3日天风电子召开的疫情对面板行业影响专题电话会议上,集团副总裁兼董秘表示,TCL华星整个春节期间无休,前端的制程和中后端都是满产满销,深圳的T2、T6产能为300K(30万),武汉地区T3、T4的产能合计为48-50K(4.8万到5万),还有正在爬坡的产能都是满产,没有受到春节停工的影响。
另外,目前华星的人数为2.7万,其中武汉工厂的人数占一半,前段制程和后段轮班人员,基本能维持目前的生产。
武汉天马是处在疫情中心的又一大型工厂,工厂拥有一条G4.5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LCD液晶显示器)生产线及彩色滤光膜生产线,目标市场定位于中小尺寸显示市场,产品主要应用于移动终端消费类、工控类显示屏及模块,公司G6 AMOLED 生产线正式向品牌客户出货,产品主要应用于高端智能手机和差异化平板电脑等。
在2月4日召开的疫情对面板产能影响的电话会议上,深天马董秘透露,公司五地七公司春节期间连续生产运营,生产经营持续稳健。另外,武汉天马4.5产业基地主要由彩膜厂、面板厂和模组工厂三部分组合,前两者是主要的生产线,厂内生产以自动化为主,人员负责设备、工艺的稳定运行,假期期间连续生产,春节期间超额完成了生产计划;模组方面,春节期间安排多人留岗连续生产,春节前基本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
京东方方面,据媒体公开报道显示,其各地工厂的生产经营一切正常。不过,京东方此前表示,“武汉10.5代线将进行月度生产计划调减,预计产能释放进度将有所放缓,由此可能会进一步加剧2020年全球超大尺寸显示屏供需关系持续紧缺局面。”
上游物料供给或成风险变量
尽管武汉面板企业工厂仍正常运营,但在疫情严峻的背景之下,工厂面临着上游物料供给短缺、人手不足等问题。
TCL科技方面人士表示,受人员复工影响,如果后段模组的生产人员在两周时间内无法按期到岗,或将出现一些订单无法交付的情况。除此之外,如果疫情长时间发酵,或者交通管制一直存在,上游物料的风险将会成为风险变量。
“上游物料目前有一部分需要从外地运输至武汉,如果疫情蔓延时间很长,有些物料可能会出现局部短缺的情况。目前公司正在积极和地方政府、武汉政府沟通,同时供应商也在做相应安排。”该人士说道。
武汉天马方面则表示,2月整月,预期面板是满产状态,因为春节前的面板材料库存是充裕的。
记者从疫情对面板产能影响电话会议上还获悉,受疫情影响,武汉天马短期内材料、人员返岗有一些紧张,但公司提前把一部分产品转移到公司其他基地、模组厂做连通生产。
物流方面,受武汉封城影响,物流运输有一定的瓶颈,武汉天马的应对方式是通过接驳的方式进行支持。在中后段模组产出方面,节后返岗人员因为隔离和人工招聘有限制,模组2月产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另外,由于复工时间推迟,间接使模组材料供给受到影响。预计2月第二周的时候会遇到瓶颈,第三、第四周需要观察疫情的变化及供应商产能恢复的情况。
2至3月模组出货会受到人力短缺及供应链材料的影响,预计3月下旬会将面板库存生产成模组,对客户形成出货以弥补1至2月疫情导致面板出货的减少。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面板产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由于原材料的供应出现短缺,相关产能的缩减或将使得其价格延续此前的涨价周期,预计2020年2月份32-75寸面板价格再提价1-3美元,维持较高的景气度,进而为入局的企业带来一些业绩利好。
手机新品或将调整
根据集邦咨询发布的数据,武汉面板厂涵盖生产大尺寸面板的10.5代以及生产高端手机面板的6代柔性AMOLED产线,主要是面板前段生产,包含京东方B17产线、TCL华星T3、T4产线和深天马的6代线。
这4个产线中,京东方武汉10.5代正处于起步阶段,2019年9月方从建设期进入运营期,目前有限的投片对于电视面板整体供需影响有限。该生产线项目是京东方第二条10.5代TFT-LCD项目,总投资460亿元,设计产能为12万张/月,主要生产65和75英寸、分辨率8K和4K液晶显示面板。
受疫情影响,中怡康公司公布的第4周(1月20-26日)数据显示,LCD、OLED电视的零售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下降。国内彩电市场继续承压前行。
TCL华星武汉6代厂是其辖下唯一一座LTPS产线,目前在手机LTPS LCD面板的供给地位仅次于深天马,与京东方在伯仲之间。后续若该产线出现问题,可能对手机用LTPS LCD面板供给造成一定波动。
在1月的前两周,整体市场表现虽同比去年有所提升,但受疫情影响,本应为销售旺季的春节假期遭遇“冷场”。
IDC预计,1至2月的国内整体市场将面临同比约40%的大幅下滑。另外供应链调整能力也将面临考验,因为2至3月正是众多国内厂商旗舰产品发布以及量产前的最终测验阶段,也是上半年内计划发布产品的调试阶段。而随着上半年产品计划的变化,中期甚至远期的产品规划或许也将需要调整。
彩电业受影响较小
集邦咨询研究副总邱宇彬表示,目前面板前端Array投片基本上都还维持在满载的状态,但面板后段模组与下游品牌与代工厂的生产状况有着很高的不确定性。
首先,原计划2月10日多数中国城市预计恢复生产,随着疫情扩散暂时没有减缓迹象,宣布封闭式管理的城市日益增加,能否如期复工变量仍大。
其次,即使复工,由于交通与物流管制的冲击,关键材料与生产人力后续的到位情况同样十分严峻。针对面板价格影响部分,WitsView(集邦咨询光电研究中心)判断除了TV面板延续1月涨势的趋势明确外,Monitor与NB面板价格因为不确定性因素仍多,是否让已经开始下跌的价格出现支撑还有待观察。
被问及面板对于下游产业链的影响时,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影响并不大,“跟往年相比,今年春节来得早,无论是手机还是电视,本身1至2月就处在淡季期间,此次疫情对国内零售在短期会有微小的影响,但对海外的影响偏弱。”
“今年的疫情肯定会对中国家电业造成负面影响,只是影响有多大的问题,” 家电产业分析师刘步尘说道,华星光电以小尺寸液晶面板为主,对家电业的影响相对没有对其他产业的影响那么大,通过二三四季度的努力,可以一定程度上追回前期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