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工业技术持续获得突破的同时,核电重启步伐进一步提速。发改委4月初批复了中核集团“华龙一号”落地项目福清5、6号机组,并正式上报国务院。这是今年来继红沿河后发改委核准的第二个核电项目,中核集团内部设定的目标开工时间为4月底。
2014年11月发布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而截至2014年,我国在运及在建的机组不足5000万千瓦,增长空间值得期待。随着核电重启,2015年核电将迎来史无前例的投产高峰,核电产业链需求将会激增。
由于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和高性价比,因此,核电成为了我国“走出去”战略的主力军。一系列消息也证明了这一点:中国自主核电技术“华龙一号”今年有望出口英国;今年以来,我国与法国、阿根廷、南非等多个国家签署了核电站领域的合作协议;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王晓涛确认,中国将在巴基斯坦承建6座核电站,并有可能向巴方出口更多的核反应堆,随着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巴基斯坦,中巴核电合作有望加速推进。
据了解,在“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之中,不少都是核电发电量占比6%以下的国家。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核电出口将持续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