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苏州市光电产业商会综合赋能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新闻资讯 产业研究
新闻资讯

充电桩行业深度分析!

发布日期:2017-02-13      来源:光电产业网      作者:苏州市光电产业商会      阅读:731 次

充电桩行业深度分析!


 

   据工信部网站消息,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51.7万辆,销售50.7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1.7%和53.0%。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1.7万辆和40.9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63.9%和65.1%。

   事实上,随着电动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于调整全产业链结构,缓解环境保护压力,实现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然而,充电桩的欠缺已成为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一大现实问题。基础设施的不足加上快速增加的新需求,也使得充电桩可能成为电动汽车产业链中确定性最高的一块“蛋糕”。国家能源局首次规划2017年新增充电桩目标80万个,其中专用桩70万个、公共桩10万个。

   机会:2016年2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连续发布五项重要措施力挺新能源汽车产业。通过督促完善财政补贴等政策推动相关产业发展,鼓励资本进入充电桩建设运营。根据国家发改委规划文件,到2020年,我国将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万个,以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然而,截止到2016年年底,国内仅建成15万个公共电动汽车充电桩,巨大的数量差异一方面表明新能源汽车发展与充电桩配置还不到位;另一方面也表明市场的巨大机遇所在。有人估计,这将是一个千亿元级的市场。

   一大波企业蜂拥而至,其中有供电企业和电力设备制造商,有互联网搅局者,有汽车生产企业,不一而足。他们中有的生产、销售、建设充电桩,有的搭建平台,利用APP为车主提供找桩、导航、预订和支付等功能,有的兼而有之。

   真实情况是,充电运营商普遍亏损。建设一个充电桩(包括线缆和土地使用)的成本在万元以上,这还只是前期的一次性投入。运营商的主要成本在于建桩之后的管理和维护,鉴于现有的充电桩利用率比较低,充电服务费对于运营商来说杯水车薪,因此亏损成为整个行业的“常态”。

   成长:目前国际主流的充电桩运营模式有三种,分别是以政府为主导、以电网企业为主导以及以汽车厂商为主导的充电桩运营模式。

   以政府为主导的充电桩运营模式,代表国家如日本和美国。政府作为电动汽车充电桩的投资主体,组织汽车厂商、电力供应商、设备供应商共同参与充电桩的建设与运营。该模式适用于电动汽车发展初期,随着投资需求增大,政府负担加重将难以维持。以电网企业为主导的充电桩运营模式,该模式适合用于电动汽车商业化运行规模较大,需求与投资相对稳定的阶段。以汽车厂商为主导的充电桩运营模式,即汽车厂商自己投资建设充电桩,很多汽车生产商如特斯拉、丰田是这样做的。该模式适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电动汽车商业化运营条件成熟的阶段。

   我国尚处于电动汽车发展初期,充电桩基础设施不完善,相关的标准还在逐步建立,市场的发展也尚未成熟。在行业建设前期,充电桩建设基本由国家电网公司主导,通过十年充换电技术耕耘和设施投入,累计投资220亿元,建成直流大功率充换电站4906座,充电桩4.4万个,覆盖高速公路1.4万公里。并打造创新服务平台,成立国网电动汽车公司,实行专业化管理。开放智能、互动、高效电动汽车车联网平台,累计接入充电桩超过10万个,其中自营充电桩4.4万个,社会充电桩6.3万个。

   据国网电动汽车公司负责人介绍,国家电网车联网平台通过建设桩电网、车联网、智能电网三个物联网,让电动汽车用户通过互联网享受O2O的方式,最终实现充绿色电,比加油更方便,使电动汽车成为居民出行的首选方式。

   创新:2014年,充电桩建设向民营资本敞开大门,引入社会投资参与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

   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涌入,目前涉及充电桩建设和运营的企业已经多达300多家,其中一部分企业走的是轻资产路线,比如仅提供充电桩位置服务及预约支付功能,或者提供充电桩运营管理平台和解决方案;另一部分则走的是重资产路线,例如充电桩的生产和销售等。

  “我们只需要出场地,充电桩的建设、运营和维护都由运营商来负责。此外,我们还有充电服务费的收益分成。我们相信今后新能源汽车会越来越多,需要为顾客做好基础设施建设,而顾客在等候充电的时候也可以逛街消费。”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南大街管委会总经理常卓平说。

   邵丹薇表示,由于在整个过程中申请者只需提供场地而不需承担建设成本,且建成后申请者将会永久分得一半的充电服务费,“众筹建桩”初期就收到了超过3000个加盟申请。而通过众筹方式,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能更好地发挥充电桩的实际作用。

   充电桩运营企业普遍认为,充电桩运营如果要想实现盈利应该在两年后。但事实上,很多价值都已经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互联网+”的驱动而愈渐清晰。

   有业内人士分析,按照2020年500万辆新能源车的发展目标来推算,充电网络利润空间将到558亿元,其中的增值利润空间可达233亿元。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充电桩的商业价值不仅体现在充电业务上,还包含以充电桩为入口的广告、保险、金融、售车、4S增值服务及汽车工业大数据等。

   因为充电站不同于传统加油站“即加即走”,充电服务时间普遍比加油时间长,在数十分钟至数小时之间,这就给高附加值服务提供了生存空间。在充电期间,充电站可以提供汽车检测、汽车保养维护等服务,还可以通过开发APP,实现手机预约、网上付费、到站充电兼维修保养的流程,打通厂商、消费者到服务商的整个产业链,打造综合服务生态圈。一旦有了足够的用户和数据,又可以通过收取广告费、为客户定制充电方案、收取用户附加费等方式,借鉴淘宝模式增加盈利点,进一步增加用户性,形成自我成长的生态系统。


 

   服务:作为车联网、智能电网的切入口,充电桩运营行业的潜在价值不可小觑,尤其是在智慧城市、智能小区的概念越来越近的当下,充电桩在其中甚至将被赋予“数据采集者”“数据分析师”等多重身份。可以说,充电桩运营的发展前景不可估量,而这也需要企业具备创新的商业模式来与之适应。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升社会生产力综合革命的战略支撑,必须放在国家发展的核心层面。我国正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从过去的被动关注为主走向未来的创新引领为主。充换电服务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正处于融合新形式创新和颠覆式创新发展新时代,产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也产生了新的机遇。

   探索多元化的服务模式,结合互联网技术,提供更方便的自助式服务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利用好小区周边的商圈、单位、停车场等资源,构筑一个充电网络服务体系,实现网络服务化延伸,充电桩的市场前景将更令人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