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称,在新冠病毒在全球扩散的背景下,工业机器人的存在感提高。机器人厂商着眼于今后经济活动的恢复,计划推销和供应主力产品。为了维持工厂的运转,自动化和省人化需求再次受到关注。瑞士的重型电机设备厂商ABB以及日本的川崎重工业和安川电机等厂商,均为了在全球最大市场中国站稳脚跟而布局。着眼后新冠危机的主导权之争在水面下展开。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4月23日报道,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统计,中国的工业机
在急诊中心,集巡逻、配药、消毒等功能于一身的5G防疫机器人穿梭忙碌;在地铁、火车站,5G+热成像人体测温设备对来往旅客进行快速体温筛查;在工厂门口,在5G健康一码通上刷身份证,就可以校验员工健康码状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一个个5G应用,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在生产生活的多种场景中让人们看到新技术的无限潜力。 网速快,或许是很多人对5G的第一印象。事实上,5G
受疫情影响,4月手机需求将弱于3月,5月需求将弱于4月。而半导体关键元器件不是要多少就能随时有多少,因此反倒形成平滑增加趋势。 在一季度大部分公司业绩实现调涨之后,进入第二季度,手机产业链砍单声再起,压力渐渐显露了出来。 这从近日相关上市公司陆续发布的公告和业绩会上的表态也可见一斑。全球手机镜头龙头公司大立光在法说会(新闻发布会)上就透露,预估接下来二季度出货均价和总体量将下行。
按照中国移动最新公布的数据来看,他们已经是全球一大5G运营商了。截至2020年2月底,中国移动5G用户数为1539.9万,2月当月净增866.3万,5G基站数已经超过8万个。根据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的数据,该国目前一共建设了9.284万个5G基站,其中最大运营商KT通讯占了32628个。如果是具体到5GAAU,那么韩国总计建设了大约23个5GAAU, 对比中国移动的
4月20日,阿里云宣布未来3年将投入2000亿元,用于云操作系统、服务器、芯片、网络等重大核心技术研发攻坚和面向未来的数据中心建设。届时阿里云的数据中心和服务器规模将扩大到现在的3倍,或将打造成全球最大的云基础设施。 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表示,阿里云对未来有信心,对数字经济有信心。云智能是阿里云的核心战略之一,阿里云已经坚持投资11年,不会因为疫情而减少投入,反而要加大投入。 阿里巴巴旗下的达
4月16日,芯谋研究首席分析师顾文军在上海某高档楼盘发现了好几位熟悉的面孔,在微博上感叹:随着科创板半导体股票的解禁,今年浦东的豪宅要涨一波。 科创板上海芯片企业的扎堆,反映的是上海在全国芯片产业的龙头地位,亦是长三角半个世纪以来的风云际会。 01 中国芯片,一半在长三角。 据21经济研究院与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的《长三角数字一体化发展报告》,2018年,长三角地区的集成电路
工信部召开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推进专家研讨会 4月17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5G网络、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专家研讨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肇雄出席会议,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江小涓、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龚克、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吕薇、国研中心
发改委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联合相关部门,深化研究、强化统筹、完善制度,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出台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的有关指导意见。 二是优化政策环境。以提高新型基础设施的长期供给质量和效率为重点,修订完善有利于新兴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准入规则。 三是抓好项目建设。加快推动5G网络部署,促进光纤宽带网络的优化升级,加快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建设。稳步推进传统基
随着5G规模化商用时代的加速到来,与之相关的各行业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5G产业链丰富,贯穿整个光通信行业。而为了能在5G时代分食更大的蛋糕,行业相关企业早已进行谋篇布局,并且不断拓展产业链。迈入2020年,光通信行业收购事件不断涌现,从运营商到光纤光缆厂商,再到设备、器件厂商,都出现了颇具规模的收购事件。 运营商 中国移动入股亚信科技 4月14日,亚信科技发布公告称,中国移动国际控股有
4月1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 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549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第二产业用电量375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1%;第三产业用电量70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9.8%;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9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3%。 1-3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15698亿千瓦时,同比下降6.5%。分产业看,第一产